保障房建设开工率不到三成 考验其政策执行力
按照计划,今年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必须在10月底前全部开工。但从部分城市今年以来保障房开工情况来看,成绩并不乐观,一些城市开工率不到三成。记者调查发现,资金难题依然是制约保障房建设的一大障碍。(6月6日《新京报》)
国土部和监察部曾联合发文,强调全力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要严格土地供应,落实资金,加快进度,强化工程质量。据住建部部长姜伟新介绍,为完成今年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中央安排了补助资金1030亿元。如今,不仅保障房存在质量问题的消息不断传来,保障房建设的进度也比较缓慢。
住建部上月曾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方在6月6日前必须公布保障房的项目进程,包括年度保障房计划、开工项目以及竣工项目信息等。如今,保障房进程公布大限已到,距离中央提出的保障性住房10月底前全部开工的最后期限,也只剩下4个多月时间。而一些城市保障房开工率不到三成,保障房建设进度实在不容乐观。虽说中央给予保障房的补贴不多,地方政府保障房建设资金缺口较大,但这不是保障房开工率严重不足的理由。
虽说住房消费已经进入了市场化时代。但是让百姓“居者有其屋”,政府责无旁贷。给困难群众提供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是政府责任的体现。正如上海社科院专家卢汉龙所言,福利分配不是政府对公众的恩赐,而是一种公共职责的承担。同样,保障房供给不是恩赐,而是责任。政府从土地财政中切出一块蛋糕,下决心压缩“三公”消费与其他公务经费支出,再向保障房业主适当收取费用,保证保障房按时开工,并非不能完成的任务。政府在保障房建设方面须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并持续给力。像最低生活保障一样,做到应保尽保。不让困难群众“望房兴叹”。
与保障房开工率不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少地方对商品房开发很“给力”。据国土部部长徐绍史介绍,去年全国土地出让成交总价款2.7万亿元,同比增加70.4%。整个“十一五”期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7万多亿元。一方面,政府卖地收入高企,商品房开发高烧不退;另一方面,中央布置的保障房建设开工率严重不足。在住房产品供给的问题上,少数地方政府实际上涉嫌选择性作为。此前媒体曝光的商洛市商州区以配建廉租房项目的名义向上要补贴,却只开发商品房项目仿古一条街,根本就不盖廉租房,就是地方选择性作为的一个例证。
面对保障房建设开工率不足三成的现实,一方面地方政府要克服困难,加大力度,加快进度,不折不扣完成保障房建设、供给任务。另一方面住建部、国土部等部委要督促地方政府尽快开工建设保障房,对于保障房建设迟迟不开工,建设、供给缩水的地方,不仅要曝光、约谈,而且要纳入政绩评价体系,提高违规成本,启动问责程序。相关部门除了督促保障房按时开工、竣工以外,还要督查保障房建设质量,提醒地方政府把有限的保障房“精确”分配给困难群众。
- 热点资讯
- 2025-09-18十二连跌!西安房价继续下跌 多楼盘以价换量
- 2025-08-25迎开学!西安这些新学校即将亮相
- 2025-09-11公租房报名!西安市住建局最新通知
- 2025-08-26滨江翡翠城 | 117㎡四室端厅享豪宅体验,新品样板间全城绽放!
- 2025-08-28关于印发西安市住宅工程“先验房后收房”工作指南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