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房产网 > 新闻中心 > 地市要闻

城中村拆迁群众人均月收入二千 财产猛增20倍

2011年11月20日 09:55   来源:华商网
       11月16日,西安黄雁村安置楼华豪丽晶小区内。村民为了提高房租的收益率,将单元房隔成多个单间办成家庭宾馆。像这样的小宾馆在这个小区内有30余家。

  一座座倒下的砖瓦房,抹去了城中村曾有的记忆。

  当“新居民”满怀激情再次迈上征途,才发现思想、知识和观念的更新速度,还远远落后于社会发展的速度。

  为改变眼前困局,“民间高手”正用自己的行动,也在彷徨中寻找着希望和出路。

  城中村改造给被拆迁群众带来更多实惠

  据了解,被改造的城中村户均安置住房4—5套,人均住房面积大都在100平方米以上,而且水、电、气、有线、宽带、绿地、广场等设施一应俱全,保洁、保安服务到位。

  经过城中村改造,村民普遍实现了房屋增值。在碑林区西荷社区,转为居民的石青云女士算了一笔账。她家6口人,城中村改造前,有房屋21间,房屋价值24万元左右。改造后,她家分到安置房6套共700平方米、商业房65平方米,房产总价值达485万元,财产性收入增长20余倍。

  据未央区统计,完成整村拆除的村民,人均补偿安置房屋面积104平方米,户均安置房面积349平方米,价值达223.20万元。城中村改造为被拆迁群众都分配了不低于10平方米的商业用房面积,按每月每平方米50元租金保守计算,每人每月将有500元的商业租金收入,安置房屋除自住外,户均至少有两套以上用于出租。据测算,被拆迁群众人均月收入2000元左右,比改造前普遍提高。

  房租

  房间少了租金高了,租房更像做生意

  9月5日,天下着雨,西荷社区的贺强带着一个租客去自家的一套房子里“看房”。9月7日,这套60多平方米的房子以1600元/月的租金被人租走。

  贺强家里5口人。他说,拆迁前,自家在原西何家村有栋4层楼,三十多间房一部分租给房客,一部分开了个小旅馆。2005年后村子改造分到了5套房,还有一套商铺。除小两口和父母各住了一套房子,另外3套租出去了。

  贺强算了笔账,没拆迁前,以30间房算,每间月租金150元,假定全部出租,租房月收入4500元。而现今3套房对外出租,每套1600元/月,租房月收入为4800元。“和以前一样,房租还是我们家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房间少了,但租金高了……”

  拆迁时,每户村民宅基地面积大小不同,得到的赔款与补偿也不一样,分了多少房子和门面,许多人避谈这个话题,一些村民说,租房收入变化不大。

  在祭台村社区,李军家有两间门面房对外出租,这是当时拆迁后,政府给他的补偿之一。地理位置相对优越,但李军说,没拆迁前,租房都是房客来看,然后口头协议,交了租金就可以。但拆迁后,出租门面房,他要和周围其他从市场购买的门面房房东对比价格,租金涨幅的因素很多,“麻烦得很!”有时要和城管、工商等打交道。“租房还真有点像做生意。”

  经营

  有钱了,可没能力做更大的生意

  33岁的杰涛是雁塔区大雁塔街道办事处后村村民。村里等待回迁的村民,多数在外租房住。杰涛虽然年龄不大,但已在曲江买了房子,开着一辆新买的奔驰轿车。

  杰涛说,自己小时候家里经济状况很不好。父亲患有眼疾、母亲手有残疾,哥哥是个老实本分的农民。在他印象中,他家算是村子里最贫困的家庭之一。由于没经济来源,盖不起新房,一家几口都住在几间低矮的平房内。初中刚毕业自己就外出打拼,贴补家用。为了挣钱,他当过售货员、勤杂工、出租车司机。2003年,他又四处借钱贷款包出租车,当年不但还清了外债,还赚到了不少钱。这让他的信心更足了,接着又包了第二辆、第三辆。

  后来,他发现土建工程很赚钱,又从工地小工开始,虚心学习土建工程的操作方法和流程。凭着诚实守信和踏实肯干,他渐渐在圈内有了名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主动找上门让他承建工程。

  面临拆迁款补助砸向自己,杰涛陷入了纠结。他说,想开公寓酒店,但自己没有文化,连电脑也不会用。同时,又不清楚该到哪儿咨询、求助谁,他将这些问题归结到文化底子薄。所以,现在只是想想罢了。

  就业

  少技能无学历,新居民就业没优势

  尽管安置已有3年了,但在原本住在城南某城中村的小宋看来,还有一些问题让拆迁村民忧心:养老保险没人交、转居民户口后医保费用上升等。为此,她决定选择外出打工。但此时她发现没有在社会上混口饭吃的技能,没有能拿得出手的学历。“这可怎么办?”她说,这种感触是原来在家租房从没遇见的窘境。

  据了解,按照市政府规定,各区都制定了城中村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方案。小宋说,虽然对失地农民有过技术培训,但村民参与热情并不高,“作用不大,教编织,谁用呢;教计算机,简单的几乎就是些开机关机;烹饪,15个半天,能学到啥,所以没啥人去。”

  大雁塔街办后村村民杰涛也表达了对村民的担忧:因为当时城中村条件太好,每户家里有一套房出租,不用很辛苦就能够养活一大家人。所以很多人就变得懒惰,没有上进心,一旦遇有什么变故,就会变得很迷惘,不知所措。

  杰涛介绍,现在村民几乎都上班了,有的干保安,有的干保洁。但年龄大的人就比较难,他们只能靠政府发的老年补助。整体而言,村民就业没有优势。

责任编辑:贾晨 王世华 李彪 宁军
声明:凡注明"来源:三秦房产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三秦房产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三秦房产网立场。
热点资讯
2025-06-10中办、国办: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引导支持社会力量运营长期租赁住房
2025-06-12曲江新区:融合创新推动文旅产业蓬勃发展
2025-06-20西安楼市新政:优先供应“好房子”地块
2025-06-10楼面价11707元/㎡!绿城竞得奥体核心板块最后1宗住宅用地
2025-06-30央行:加大存量商品房和存量土地盘活力度,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热点资讯
  • 本周
  • 本月

更多>>推荐楼盘

[正荣·紫阙台] 17263 城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