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房产网 > 旧数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甘蓝育种技术 获得突破性进展

2011年12月20日 08:16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花粉培养诱导胚状体技术是目前世界各国开展植物育种和改良的重要手段之一,但这一技术在甘蓝育种研究工作中却无法有效利用:一是甘蓝出胚材料比例极低;二是能出胚的甘蓝材料产胚比例极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张恩慧教授率领的科研团队成功创建了甘蓝花粉培养技术体系,破解了“双低”瓶颈,使甘蓝育种技术研究获得突破性进展。这一成果于12月11日通过了陕西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

  植物花粉培养的学名叫植物游离小孢子培养,它是利用植物花蕾中游离态小孢子诱导培养获得小孢子再生植株的一项技术。该技术在一些作物育种中已得到有效利用,但国内外研究表明,甘蓝小孢子培养较其它作物困难,“双低”成为这项技术有效利用的最大障碍。探索并创建甘蓝小孢子培养技术体系,是世界各国甘蓝育种研究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2006年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张恩慧教授率领的科研团队承担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和陕西省农业科技攻关计划“甘蓝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体系建立与资源创制”项目。经过潜心研究和艰苦攻关,团队破解了甘蓝小孢子培养中难于出胚的世界性难题,创建了“甘蓝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体系”。首次发现一种特殊的苯基脲衍生物作为小孢子培养基添加物,对解决甘蓝小孢子培养“双低”问题最为有效。甘蓝出胚材料比例由以往的不足10%提高到80%,平均每个花蕾产胚数量由以往的不足1个提高到8个以上,胚状体形成试管苗比例达到91%,试管苗移栽到大田的成活率达到98%以上。团队利用该技术创制了一批甘蓝新资源,其抗病性、耐裂球性和叶球颜色等目标性状突出,用其配制的‘春优50’、‘春优55’等一批甘蓝杂种一代品种,性状高度一致,杂种优势显著。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专家组成的成果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研究目标明确,技术路线正确,研究方法先进,数据翔实可靠,创建的甘蓝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体系与创制的甘蓝资源研究成果达到了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标志着甘蓝育种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对提高我国甘蓝育种效率及其产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责任编辑:靳军
声明:凡注明"来源:三秦房产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三秦房产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三秦房产网立场。
热点资讯
2025-04-09最新!西安地铁9号线支线规划曝光
2025-04-14新一代金茂府 以“未来人居”致献智识人士
2025-04-02源邸滨湖2025湖岛美术馆首展,正式启幕
2025-04-03国际顶尖设计团队齐聚 地建嘉信臻境2025经纪人峰会共话未来人居新趋势
2025-04-14长龙航空国内航班4月25日起转场至T5航站楼运营

更多>>推荐楼盘

[正荣·紫阙台] 17263 城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