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荒"——央行的解释自相矛盾
周小川接受《第一财经日报》的专访,就前一段中国货币市场“钱荒”问题给出了一些解释,并认为“市场基本正确的理解了央行的意图”。但我不敢苟同。第一,如果真如央行所言,市场流动性足够,那利率不可能大幅攀升;第二,周小川将利率暴涨的责任推给商业银行,指责商业银行6月初为“年中冲业绩”而大量放贷,从而形成流动性紧张,并声称央行任由利率上涨是对商业银行的“教训”。
这种冠冕堂皇的说法实际自相矛盾。如果央行是因为商业银行超额储备足够而拒绝干预利率,那市场利率为什么会如此暴涨?所以,一定是商业银行流动性不够,因为大银行拒绝拆出资金。
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在接受凤凰网和路透社采访时说:“我看这次不是‘钱荒’,是‘心慌’……大银行要发挥稳定市场的作用,也希望政策的预期更加清晰,更加稳定。”
我认为,姜建清说得很好。中央银行必须加大政策透明度,必须及时出面澄清市场谣言,避免以讹传讹,形成系统性的金融风险。更关键的是,央行可以“教训”商业银行,但简单的窗口指导、差别准备金、定向票据都是可以“差别教训”的工具,为什么要用如此高强度、放大系统性风险的方式“教训”?难道中国的金融市场还不够脆弱吗?
7月2日,央行再次停止归拢资金的所有操作,拒绝对冲正回购或央票到期所释放的流动性。其实,央行这一动作本身已经表明市场流动性并不充足。但许多人还在高叫“流动性并不短缺”,我们不知道这究竟是出于无知还是别有用心。现在,更荒谬的说法又出现了,居然认为“钱荒是央行的实弹演习,这是为以后应对国际上的若干变数做准备……不管如何,央行的行动值得赞赏”。
我想,稍微懂一点经济知识的人都不该给出这样的判断。利率、汇率、市盈率是金融市场上最重要、最敏感的价格信号,没有哪个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央行敢于如此“调控”市场——短短20多个交易日之内,平白无故把利率拉高10个百分点。
对于此次危机,外国人当然很高兴。因为,中国经济由此加速滑向深渊,这为他们的捕猎行动创造了契机。外国舆论开足马力盛赞中国政府的做法,我们的一些学者也不断随声附和。我希望政府冷静,因为这样的诡计我们看得太多了。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前三天, IMF 还在发布报告称赞亚洲四小龙、四小虎的政府首脑如何开明,如何推动经济取得辉煌的成就。但紧接着,就是灾难。
- 热点资讯
- 2025-10-16西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进一步做好住宅工程“先验房后收房”工作的通知
- 2025-10-20安置房项目,进展刷新!
- 2025-10-23千载文脉 风骨自成丨陕西保利x西安美术学院 伞开美至
- 2025-10-19西安的好房子——众邦·长安郡 全实景现房盛大开盘
- 2025-10-17与千亩公园为邻,实景再兑现!大明宫金茂府三期家境渐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