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集体退房事件冷思考:敏感时期的尴尬维权
“中海城业主集体退房”成为最近西安楼市最火的话题。之所以成为话题,吸引眼球的“爆点”成为主因,“协警向业主挥拳”、“保安打央视记者”这一个个极端事件不仅让中海城,更让维权的业主成为话题的中心。
事件还原:
9月20日,在西安南三环的中海城销售中心门口,身穿印有退房二字白色体恤的业主们手拿横幅,向开发商表达退房的要求。但是,售楼部的大门紧闭,保安一字型在门口排开,没有一个业主可以进去。
张先生是去年购买的中海城三室房子,当时因为是团购,购买的价格只有7500元左右。他表示,当时和他一起买的很多人的成交价都在8000每平米左右,和如今的优惠房源每平米的差价在1000-2000元。但是在问道是否是因为房屋降价这个原因进行维权的时候,张先生表示否定,他说,此次来维权的都是购买大户型的业主,而降价主要在小户型,对他们的影响不大。
在维权的横幅和彩页上,“合同欺诈、房屋质量”等问题是业主们退房的主要原因。在合同欺诈方面,张先生表示,当时置业顾问就是让他们在合同下面签个名字,根本不让看前面的内容。也有业主表示,当时合同上确定的装修材料和最后成品房屋用的材料并不相符,他们曾拿瓷砖去建材市场进行咨询,瓷砖的价格完全低于当时每平米1500元的装修标准。
在房屋质量方面,“42天三次大火”是业主对房屋质量质疑的主要证据。三次着火分别发生在3月15日、4月5日、4月22日,这三次火灾的原因众说纷纭,但不管原因如何,中海城监管不力造成火灾是肯定的。“建造过程中都这样疏忽,我对中海城的信任在一点点被消磨,而且他们还一次次的掩盖错误,敷衍我们,这是我们最不能忍受的。”维权现场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大爷略有激动的说。
9月22日,就在维权进行到风口浪尖的时候,中海城施工现场一50吨塔吊发生侧翻,一人被困后救出。该信息就像是又一个炸弹,扔进了中海城维权业主群中。
中海城80后业主小白表示,自己攒了几年的首付,买了一套77平米的小户型,想的是以后能给妈妈住,没想到现在房子成这样,又是大火又是事故,“本来选中海是因为品牌,放心,现在失望死了,就想退房。”
事件衍生:
中海,中国房地产中数一数二的国企,也许正是因为这个身份,此次维权才会格外引人注目。简单的业主维权经历了激化的矛盾便成为舆论的热点,房地产维权难道注定是开放商和业主之间的你死我亡?
不少媒体报道,中海城的年初价格一直是8000每平米左右,但是如今已经降到了7000每平米,不少业主可能损失10-20万,因为降价退房的质疑四起。
向业主核实,多半均表示不是因为降价,但是也有部分维权业主曾经购买的房屋降价。中海城的销售表示,他们最近最大的优惠就是清盘一口价45万起,而且这个优惠也不是长期的。
名叫“大龙V5”的网友表示:“买房本来就是风险投资,因为降价就要求退房时不对的,这和商场买衣服是一样的,不能说因为打折就退衣服。”
名叫“还让不让人活了2012”的网友表示:“质量问题,该赔。因为降价,胡闹。”
名叫“流浪的胡子叔叔”的网友表示:“如果是自住房,降价又不会影响到居住。如果是投资,那么就应该有房价下跌的意识。”
也有房地产业内对此事件发声。微博大V雨林笔记表示,西安发生多起“散步”事件,表面上,一是严重质量问题、一是促销降价问题。实际上,西安“黄金楼市”形势已变:楼市进入白银时代、行业调整是必然。
进入5月以来,中国的房地产形势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变,原来的火热已经由理性代替,购房者和开发商向成熟迈进。在这个敏感时期,尤其是下半年过半,房企走量为主的时期,降价已经成了常态,如果由业主因为降价和开发商“维权”,双方僵持不下,那么这样的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维权来自于矛盾,矛盾来源于沟通不畅。问题出现,如果双方没有站在平等的地位进行沟通,那么激化就是必然的。
“业主拉横幅‘散步’,说白了就是沟通不畅的极端产物。如果开发商能像当初‘笑脸相迎’对待购房者的态度对待业主的不满,那就没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
- 热点资讯
- 2025-06-10中办、国办: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引导支持社会力量运营长期租赁住房
- 2025-06-12曲江新区:融合创新推动文旅产业蓬勃发展
- 2025-06-20西安楼市新政:优先供应“好房子”地块
- 2025-06-10楼面价11707元/㎡!绿城竞得奥体核心板块最后1宗住宅用地
- 2025-06-30央行:加大存量商品房和存量土地盘活力度,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