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毁中国房地产 :年轻人为什么一定要买房
对于有购房能力的年轻人,买房无可厚非,我们鼓励他们买房,一来“安居才能乐业”,为创造和谐稳定的生活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二来可以刺激房产经济的发展,促进房地产业的繁荣。
对于没有购房能力的年轻人,则建议不要买房。没有购房能力,却“打肿脸充胖子”,霸王硬上弓,会带来很多负面效应:
首先,没有购房能力的年轻人购房,是一人购房多人“受刑”。没有那个金刚钻,还想揽瓷器活,自然要借助外力。为了凑房款,他们四处“搜刮民脂民膏”,不但父母的存款被系数“抢”走,其他亲朋好友也被扰得鸡犬不宁,原本和谐稳定的正常生活完全被打乱了。
其次,购房使购房者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还来不及享受家的温馨,就顶着房奴的帽子,卷入无休无止的“锱铢必较”的省钱大运动中。然而,即使节衣缩食、一分钱分成两半花、发扬愚公精神,也难移债务大山。
最后,房子成为购房者生活和事业的双重绊脚石。一旦购房,购房者的生活重心发生战略转移,从享受生活、提升自我转移到首付、按揭,一切以“首付、按揭”为中心。大部分工资都用来支付债务,购房者既没有更多的财力、物力提高生活品味、拓展生活空间,也没有足够的魄力和勇气改变当前的工作现状,如跳槽、创业等。这是因为,每月的按揭需要购房者有一个稳定的收入曲线,倘若收入曲线出现断裂或者陡然下降,他们的按揭还款就打水漂了。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是呈阶梯性的,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只有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才有可能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住”作为人的生理需求,属于最基本的需求,所以,住房是实现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更高层次需要的重要资本,这与我们前面所讲的“安居才能乐业”异曲同工。但是,很多年轻人出现认知误区,把住房片面理解为买房,没有购买能力也要硬着头皮买,最终导致种种不良后果的出现。而事实上,租房一样可以满足“住”这一生理需求,并解放了房奴,使他们可以放开手脚向更高的需求层次迈进。
- 热点资讯
- 2025-06-10中办、国办: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引导支持社会力量运营长期租赁住房
- 2025-06-12曲江新区:融合创新推动文旅产业蓬勃发展
- 2025-06-20西安楼市新政:优先供应“好房子”地块
- 2025-06-10楼面价11707元/㎡!绿城竞得奥体核心板块最后1宗住宅用地
- 2025-06-16央行:5月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增加834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