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西安城市更新的“未央样板”
2020年12月8日,未央区举行“团结安置社区暨十大民生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启动了团结村和枣园村安置社区建设,实现了“当年启动拆迁、当年完成拆除、当年开工建设安置社区”的目标任务,区域环境显著提升,群众满意度达到95%以上,2021年1月27日,完成团结村、枣园村城市更新项目市级部门评估验收,未央区用实际行动强力推进区域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追赶超越新篇章。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年,又是未央区城市更新工作的开局之年,一年来,未央区紧紧围绕迎“十四运”工作大局,积极推动“五大片区”发展,提出“奋战‘一三五’、建设新未央”的奋斗目标,厘清了赶超思路,凝聚了发展共识,举全区之力,启动枣园、团结、北三环四村等大体量项目,城市更新工作在坚定的信心和决心下强势开局,未央区经济发展迈入新征程。
提前谋划 高效推进
区域高质量发展迈入新台阶
时间紧,任务重,为了加速拆建进度,顺利推进迎接“十四运”的步伐。未央区坚持“最好的位置、最好的设计、最好的质量、最好的配套”的理念,形成了“一项良策、一支队伍、一把尺子”的工作思路,有效保障了拆迁工作的高效推进。综合以往拆迁经验,未央区城市更新工作在成立组织结构和摸清底数实情上提前谋划,成立了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片区拆除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指挥部,区级领导进驻片区一线,全程督导跟进拆迁工作,抽调纪委监委、公安、土地、工商、税务、执法等区级部门干部脱产助力片区拆迁,合力吃透村情,科学制定方案,细化工作任务,明确时序进度。
未央区团结村片区城市更新改造项目,是我市迎接“十四运”,提升城市面貌的重点项目,也是未央区今年服务“十四运”的 “重头戏”。在对团结片区的征迁工作中,拆迁指挥部联合村组干部提前走村入户,在村域平面图上详尽绘制了谭家村和团结村1000余户居民的居住位置、家庭人数、成员构成等重要信息,全村党员、委员代表、村干部、残疾人分别用不同颜色的符号标注,部署对点、对人、对事的包户小组,为及时解决问题、高效推动工作开展提供了强有力地组织支撑。
依法依规 公开透明
打造城市更新的 “未央样板”
未央区在城市更新工作中,始终把群众福祉放在最高位置,以市委提出的“四最”要求为基本遵循,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严格执行公平、公正、公开的工作原则,坚持一项政策讲到底,区、街、村、组四级联动,逐一走访入户,结合村民实际情况,将政策讲细讲清讲透;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全过程公开补偿方案、房屋评估、协议签订等一系列程序标准,最大程度的保障合法利益。
公开透明实施拆迁,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好评和支持。2020年7月,提前5个月完成枣园村整村拆除,拆除面积110万㎡,整理土地约1000亩;2020年9月,提前3个月完成团结片区整体拆除,累计拆除面积268万㎡,整理土地约4000亩;2020年11月以来,又圆满完成北三环沿线郑家寺、湖北庄、草店、新光4村联拆,拆除面积115万㎡,整理土地约1600亩,同时,配合经开区、浐灞生态区,完成了柳林村、上庄村、夏家堡村、赵村的整村拆除,未央区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城中村基本实现“清零”,城市空间延伸到渭河沿岸,打造了西安城市更新的“未央样板”。
科学规划 品质推进
创建和谐人居社区
高质量高标准推进安置房建设,不仅是着力提升城市宜居品质、打造国际化建设中心城区的有力抓手,更是未央区委、区政府让百姓从“有的住”升级为“住得好”的承诺。为此,未央区严格按照“四最”要求高标准开展安置社区建设,在项目启动时就提前考虑安置社区规划,排定建设工期计划,确保把最好位置留给群众,36个月内完成安置社区建设。
在团结村完成整村拆除以后,第一时间组织群众自主选择安置区域,待群众把安置地块确定之后,其余土地才用于商业开发。在规划设计上,选定国内领先的浙江绿城利普集团,用最新的理念规划设计安置社区,安置楼均为两梯两户、两梯四户,容积率不超过2.8,采用公建化外立面,做到了最好的设计。在配套保障上,坚持先行配套安置社区周边的市政道路、学校、社区卫生服务站、绿化景观,以及水电气暖、5G基站等基础设施,让群众回迁时就能够享受到便捷的生活。在建设质量上,安置社区由政府直属国有公司组织实施,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全力打造出全市新时期回迁安置的样板项目。
- 热点资讯
- 2025-06-10中办、国办: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引导支持社会力量运营长期租赁住房
- 2025-06-12曲江新区:融合创新推动文旅产业蓬勃发展
- 2025-06-20西安楼市新政:优先供应“好房子”地块
- 2025-06-16央行:5月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增加8347亿元
- 2025-06-10楼面价11707元/㎡!绿城竞得奥体核心板块最后1宗住宅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