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融资又现凉意,需在供需双向加力
4月,我们监测到,房企信用债融资又显现出一股“凉意”。
自2022年底监管部门提出“房企股权融资优化5项措施”政策以来,共有A股和H股合计37家上市房企发布了股权融资信息,目前只有个别H股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已经落地,A股上市房企股权融资仍有待进一步“靴子落地”。
目前,对房企股权融资的支持还在流程审批阶段,尚未形成真正的资金支持。近期,房企融资又现偏冷。因此,笔者认为,接下来如果想要延续房地产市场前两个季度的回暖态势,就需要在供给和需求双向再加力。
中指研究院监测,2023年4月,房地产企业非银融资总额为728.2亿元,同比下降5.4%,环比下降20.7%,均出现了明显下降。4月,房地产行业信用债融资为408.5亿元,同比下降5.1%,环比下降38.8%。
4月,房企信用债发行显现放缓,发行总量同环比均有所下降,其中,万科、绿城、美的、滨江等非央国企成功完成了信用债发行,但美的发行的12亿元中票不仅要有中债增全额担保,中信证券、中债增和交通银行三家机构还设立了信用缓释风险凭证。当前,民营房企发行期限较长的债券仍需要较强的增信措施,表明投资人对民营房企信心有待进一步恢复。
中指研究院统计,自2022年相关部门推出“三支箭”等政策支持房企融资以来,商业银行与房企签约支持授信超过6万亿元,多家房企申请注册发债超过1400亿元,37家A股和港股上市房企提出股权融资。但就目前落地情况,笔者建议未来还要加大支持力度,开辟绿色通道加快审批。另外,房企的增信发债要采取央地联动进行扩容、扩围,以促进更多中小民营房企受益。
此外,当前要延续前两季度的楼市表现,仅仅从供给侧支持房企融资,只能是暂时的“输血”权宜之计,并没有从根本上缓解房企流动性问题。房企流动性困难的真正解决,要靠“自我造血”,比如提升销售业绩,加大现金流回款力度,让市场真正“暖起来”,这就需更多刚需和改善性购房需求政策进行支持。
当前,在一线城市,支持刚性和改善性需求释放的政策空间仍然很大。比如,在一线城市,降低限购社保年限要求,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降低利率,提高普通住房认定标准等政策仍有调整空间。
因为一线城市市场变化具有示范及带动效应,只有一线城市房地产销售实现明显回暖,其他二线及、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才会有可能彻底回升并企稳。
- 热点资讯
- 2025-04-25越秀西安 | 94亩,越秀携手高科落子沣东高新科创融合区,领袖西安第六盘
- 2025-04-30越秀西安 | 三代同堂换房记:从蜗居高新到143㎡四代洋房,我们等了十年!
- 2025-04-28央行上海总部:2025年一季度长三角地区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增加2528亿元
- 2025-05-06引爆五一!实景美学样板间开放的背后,看紫雲境如何重构主城生活标准
- 2025-04-27加速建设!一批安置房、酒店迎来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