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为购房者说话 再看中房协“上书门”
中房协“上书”国务院:暂缓再出楼市新政
8月12日,中房协副会长朱中一在海南博鳌的一个会议上透露,中房协已多次“上书”国务院,建议暂缓出台新的紧缩性房地产调控政策。朱中一表示,在目前的调控新政下,土地购置、开发投资等指标均在下降,房地产上下游产业亦受波及;加上今年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需暂缓出台新的紧缩性调控政策。
中房协曾在7月份再次“上书”,希望稳定市场局势,发挥现有政策调控作用,并采用编制“‘十二五’住房规划”等长期手段来调控房地产市场预期。
朱中一认为,当前需要暂缓出台紧缩性调控政策的主要理由之一,就是房屋交易量在迅速下滑。
“房屋交易量迅速下滑的情势,正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蔓延。”朱中一表示,同时要警惕的市场信号是,由于有效供给减少,房价在高位盘整,从而带来了房租价格的迅速上涨。
朱认为,土地供应不足和开发商拿地不积极,将可能成为影响2011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的大问题。今年上半年,全国土地供应完成计划还不到三分之一。
上半年40个重点城市的房地产统计数据显示,在土地购置面积上,8个城市出现同比下降,其中深圳同比下降99.7%,而在土地开发面积数据中,9个城市下降幅度超过50%。
中房协建议,地方政府应适当调整土地出让底价,加快完成土地供应计划。换言之,就是建议地方政府降价卖地。
除此之外,由于房地产紧缩性调控带来地方土地财政下降,进而影响到了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的进展。对于住房保障工程建设进展滞后的问题,朱建议,除了加紧督查之外,更要让地方政府结合实际,将保障性住房和当地商品房、租赁房市场规划结合起来通盘考虑。
在以往的房地产周期性调控中,中房协曾屡次建议地产调控政策。2008年9月,值房地产市场因受紧缩性调控政策的影响而陷入低迷之时,中房协即曾建言国务院“救市”。
而当下,此轮房市调控又行至最微妙时刻,作为房地产企业利益代言人,中房协提出的暂缓新紧缩政策出台的建议,引发市场关注。
广州富力地产董事长李思廉表示,下半年没有必要出台进一步紧缩的调控政策,关键是把已经出台的调控政策执行好就行了。李的观点亦得到民生银行副行长梁玉堂与华远集团董事长任志强的赞同。
任志强表示,下半年房地产市场销量会下降,开发商打折促销力度会加大,但是整体行情肯定不会好于上半年。
不过,经济学家樊纲却在博鳌举行的同一会议上就此问题提出不同看法。樊纲说,GDP从年初预计的12%下降到预期增长9%,是经济增长正常回调的结果,“不要拿房地产投资下降影响GDP来吓唬人。”
中房协“暂缓论” 成千夫所指的靶子
8月17日距离今年4月16日国家宣布推行房产新政正好过了四个月,在这四个月内,未来房价究竟是上涨还是下跌的推测在市场上炒的是沸沸扬扬,有人看涨,有人看跌,一时间谁也说服不了谁。而在政策层面上连续出台一系列调控地产的措施打压下,我们看到一线城市的房价只是有所松动,房价涨势得到了遏制,但是并未出现明显的下降态势。与此同时,二三线城市的房价不跌反涨,让渴盼着房价下跌的国人望眼欲穿。
的确,面对市场上普遍存在的对住房的巨大的刚性需求以及相关媒体上所报道的“6540万套空置房”的数据,要想判断出房市后市是涨是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也使得国人在选择买房的节点时十分纠结。就在这个政策节点极为微妙的时刻,作为中国地产行业的代言人,中国房地产协会最新出笼的“中房协建议暂缓出台新的紧缩性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消息一经媒体披露,立刻陷入到舆论和民众千夫所指的质疑声中。不过,大概是嫌“暂缓论”的说法还不够“雷人”,中房协副会长朱中一在接受媒体记者的跟踪采访时认为:有些地区出现‘地王’比较正常,或者有些‘地王’并不是住宅用地,媒体大肆炒作后,对购房人的心理预期,以及未来房价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 直接把导致高房价的元凶推到了媒体身上。
试想,如果没有各地房价节节上涨的事实,如果没有普通老百姓对于高房价的怨声载道,如果没有国家针对房地产行业出台的一系列调控措施,媒体是不会天天揪住高房价的大鼻子不放的,这本来就是一个本末倒置的伪命题,假如房价不成为当今国人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媒体绝不会用如此超大的篇幅去勾勒地产业暴露出来的种种怪相。换而言之,在五年之前, 当房价的涨势没有现在这样咄咄逼人的时候,媒体对于房价的报道要少的多。
作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行业协会,中房协如今的工作重点应该是督导整个行业如何更好的去执行现在国家出台的地产新政,督促已经赚得是脑满汤肥的地产商不要继续恶意囤积土地“借地生财”,促使地产商不要成为公众出气的靶子。而不是象现在这样屁股决定脑袋,从部门本位主义的角度出发,置国家相关地产调控新政的大局于不顾,匆忙抛出所谓的“暂缓论”,意图让刚刚显露出来要过紧日子的地产商鲤鱼打挺,重新翻身,将高房价进行到底。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表明,6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价环比下降0.1%,这是近15个月来房价首次下降,7月份房价环比则与6月持平。从整体看,目前房价基本处于盘整回落态势,政策的调控预期效果还远未达到。房价一旦出现反弹,则未来市场的泡沫化程度无疑会进一步加剧。在这个时候抛出所谓的“暂缓论”,无异于给地产商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使得国家辛辛苦苦实施了四个月的地产新政可能前功尽弃,倘若真的如此,地产商为了一己私利推高房价的行为会更加变本加厉,国人不得不在“蜗居”里继续饱受高房价的煎熬。其实,在房价到底是由谁推高这方面,地产业人士看得比中房协还明白。著名的地产大嘴任志强日前呼吁地产商集体给房价降温,说明房价上涨并不是媒体炒作的结果。
地产商推高了房价,中房协却把推高房价的板子打到了媒体,那媒体整日里呼吁给高房价降温,怎么房地产市场一点都不给媒体面子呢?由此可见,媒体就是媒体,它只是如实反映记录了客观存在,并不具备推高或者降温房价的功能。
朱中一回应“上书门”:我的意思被曲解了
中新网8月17日电 最近身陷“上书门”的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朱中一今天在接受新浪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前有关“中房协上书国务院暂缓出台紧缩性政策”的报道曲解了他的意思。
“中房协确实给中央作了房地产行业的工作汇报,但并非媒体报道所言的‘上书’”,朱中一表示。他还解释说,中房协在7月中旬给中央的做汇报中,并没有提及暂缓出台紧缩性政策,而是建议应该落实现有的调控政策,“适当的采用问责机制,使政策落地”。
朱中一表示,房地产行业是具有建设周期的特殊行业,刚性需求需要慢慢释放,因此调控政策应该为这些需求提供一定的释放期和观察期。他认为现行政策已经比较有力,开发商拿地积极性不再像过去那么高涨,开发进度正在放缓,如果再出出台更多更新的政策,可能会导致市场预期更加不明确,从而出现大的波动。
朱中一还透露说,中房协制定的十二五住房建设规划已经上报有关部门。在这份规划中,中房协提出十二五期间需要每年新增600万套商品房和500万套保障房。
朱中一此前在先后在建设部体改法规司、政策法规司、办公厅等部门任职,目前担任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在最近举行的博鳌一个房地产论坛上,他透露中房协已经多次“上书”国务院,建议暂缓出台新的紧缩性房地产调控政策。消息传出后,引来各方质疑,认为他“拿房地产投资下降影响GDP来吓唬人”。《南方日报》则刊文指出,《人民日报》日前发表的有关呼吁坚持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不动摇的文章,正是对“上书门”的直接回应。
- 上一篇:·胶囊公寓现西安 记者带您体验蜗居生活
- 下一篇:·当草原被“水泥森林”所替代
- 热点资讯
- 2025-07-22城市更新的4条建议——健全造血是主题,抓大促小是关键
- 2025-07-23央行:房地产贷款增速回升
- 2025-07-22沣东两个安置房项目有新进展
- 2025-07-24国宾峯面之上, 以一卷宋韵读懂金泰・和樾的松弛感哲学
- 2025-07-22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国内航班值机截止时间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