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笔开发大产业
在投资环境已经极大改善和优惠政策逐步趋同的条件下,开发区的发展要靠产业来招商,只有拉长区内的产业链,才能使之成为新的竞争优势。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如果上有供货商,下有销售商,投资者自然会主动来投资,产业链正在成为开发区发展的第三优势。
目前,这个链条在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逐步形成。记者在可口可乐的生产车间参观时,眼花缭乱的全自动化操作流程让人目不暇给。一个奇特的现象就是:所有罐装的瓶子并不是车间现有的,而是从隔壁的墙上架起了一条传输带上源源不断地输送过来。原来,供应瓶子的是另外一家企业,他们是一墙之隔的邻居,对方生产好瓶子以后,直接传输过来,仅运输成本一项,双方都减少了不少,现在可口可乐以每小时两万瓶的产量进入市场。日本三菱在经济技术开发区之所以接连建厂,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也是所形成的产业聚集效应。 在加入WTO后,我国迎来的一个重要机遇便是发达国家制造业向中国转移、沿海传统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今年,我市又开始了实施"工业强市"的战略。这对于以产业为主要发展方向的经济开发区加快建设来说,意义不言自明。
按照目前的功能定位,经济开发区确立了立足本市、辐射西部的“两个基地、一个中心”的发展方向。制造加工业是我市和经济开发区已有的优势,重点培育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气机械设备制造、石油加工及精细化工制造、食品饮料制造、生物医药制造、新材料制造等六大产业,形成优势产业集群,把经开区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加工基地。2006年经开区实现工业总产值420亿元,其中六大产业占70%以上,实现工业增加值130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1/5。
国家级陕西西安出口加工区是西北地区唯一的一个出口加工区,依托园区的政策优势,吸引和聚集大批出口加工型企业,打造西北地区最大的出口加工基地,将是其它开发区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到2006年,进入出口加工区的企业累计可超过30家,实现出口总额5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量的60%以上。
另外,充分发挥西安承东启西的独特区位和经开区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优势,围绕现代制造业加工基地和出口加工基地的建设,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把经开区建设成为立足本市、辐射周边地区的物流中心。
目前,经济开发区“两个基地、一个中心”已具备相关的产业和企业支撑。长庆油田、西安石化总厂、中油测井等企业可发展石油加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配套发展下游深加工产品。西航公司、陕西汽车总厂、德国西门子铁路信号等企业可发展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构筑西部重要的交通运输机械及零部件加工制造产业基地。日本三菱、瑞士ABB、西电公司、山西永济等企业可发展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打造以机械电子设备制造为主体的加工基地。台湾顶新、中萃汉斯、米旗蛋糕等企业可发展食品饮料制造业以及相关配套产业。利君制药、嘉惠制药等企业可发展生物医药制造业,形成药品制造产业集群。挪威海德鲁镁合金、奥威钛合金、ELLISON涂层材料、西北有色超导材料等企业及产品可发展新材料制造业。围绕现代制造业加工基地和出口基地的建设,依托交通和旅游资源优势,以物流业为龙头,大力发展商贸、金融、房地产、中介服务、休闲娱乐、涉外教育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现代服务产业,全面提升经开区作为现代化新城区的综合服务功能。
- 热点资讯
- 2025-04-09最新!西安地铁9号线支线规划曝光
- 2025-04-14新一代金茂府 以“未来人居”致献智识人士
- 2025-04-02源邸滨湖2025湖岛美术馆首展,正式启幕
- 2025-03-31原乡牧歌CCHC全龄康养模式发布 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 2025-04-03国际顶尖设计团队齐聚 地建嘉信臻境2025经纪人峰会共话未来人居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