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投资将实现两个转移 楼市发展空间仍巨大
在市发改委日前召开的信息披露会上,有关人士表示,为促进北京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本市投资将实现“两个转移”。即布局在空间上从北城向南城倾斜、从市区向新的发展带和城市边缘集团转移,在新的发展带上建设规模50万人口左右的中小城市,实现70%人口当地就业;在产业结构上引导房地产投资逐步向其它产业转移,即在保持房地产适度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制造业、高技术产业、旅游业、商业、现代服务业等。通过扩大经济总量来调整房地产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
2010年前每年将需20万套住房
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投资处处长宋宇日前表示,京城楼市发展空间还很大,如果从需求规模测算,到2010年前本市每年有20万套住房需求。
据有关资料表明,三口之家住房建筑面积在80―100平方米这个区间是比较经济、适用的一个套型。西方有些发达国家的套型,平均超过了100平方米,但不继续往上升,相反的还退回来,退到80―100平方米。
据悉,从1990年到2003年,全市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年均递增率4.4%。按此测算,2005年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为20.38平方米,若平均家庭人口为2.77人(2001年户籍平均家庭人口),则户均住房使用面积为56.45平方米,折算成建筑面积76.61平方米;2010年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为25.28平方米,户均住房使用面积为70.03平方米,折算成建筑面积93.14平方米。这也就是说,到2010年前后,北京家庭住房平均面积将提高到一个比较稳定的合理水平。同时,1990―2002年北京市常住非农业人口年均增长12.56万人。以此增长率进行推算并考虑到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需求,到2010年全市常住非农业人口将达930万人。
据以上因素测算推断,2004―2010年全市住房年均竣工规模保持在2000万平方米左右,约20万套。考虑未来10年是我市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关键时期,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可以得出:今后一段时期住房的供给与需求都处于比较旺盛的阶段。住房发展的基本目标建议: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年均增长4%,2005年达到20平方米,2010年达到25平方米。2010年后,随着居民住房需求满足程度的逐步实现,住房的增量需求将趋于缓和,住房市场供给格局将由增量发展型转向存量调整型。
奥运前建设供地300平方公里住宅
将占30%日前从有关方面传出信息,预计到2008年,北京城市建设用地供应总量将达到300平方公里,其中新增和存量城市建设用地各占一半。
据悉,新增城市建设用地将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业项目、经济适用房、大型公共设施建设项目及小城镇建设。而存量用地则主要用于危旧房改造、工业区改造更新、市区大型公共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及环境建设项目。居住用地供应将控制在供地总量的30%。
未来几年二手房交易将达800万至1000万平方米
日前从有关部门传出消息,本市今年将采取四大措施盘活二手房,争取在今后3至5年内,使北京的二手房交易达到800万至1000万平方米。
据了解,北京2003年的二手房交易面积仅为260万平方米,尽管竣工量与上海相仿,但存量房的交易远不如上海活跃。所以,市政府今年将采取四项措施盘活二手房市场:首先要简化手续,实现一个窗口服务;加快交易;方便交易,今后本市将逐渐把交易中心延伸到社区、街道,政府相关部门还要在更大的范围内公布某一地区的二手房交易指导价;实现规模交易,政府在前期要用优惠政策扶持引导企业参与到二手房的交易市场。
- 热点资讯
- 2025-06-10中办、国办: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引导支持社会力量运营长期租赁住房
- 2025-06-12曲江新区:融合创新推动文旅产业蓬勃发展
- 2025-06-20西安楼市新政:优先供应“好房子”地块
- 2025-06-16央行:5月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增加8347亿元
- 2025-06-10楼面价11707元/㎡!绿城竞得奥体核心板块最后1宗住宅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