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北京楼市高价还能扛多久
2004-01-10 新浪网友清风 就 2003年的中国十大暴利行业 房地产业高居榜首 发表评论
2003年过去了,2003年对于各地的房地产开发商可以说是丰收的一年。 这一年,中国火爆的房市给开发商和房虫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和超额的利润。但另一方面,随着房价的暴涨,靠着工资收入的老百姓也是怨声载道。尤其是对那些将要结婚而买房的年青人来说,2003年更是他们矛盾痛苦的一年。想买房嘛,价格偏高,等一等嘛,又眼睁睁的看着价格一路彪升。买还是不买,也许冲动的已经按捺不住了下手了,而对大部分头脑清醒的人来说,可能还是持币观望。毕竟对大多数人来说,买房并不是去买一棵青菜,你将要负上十几二十年的债务。选不好适当的时机,会直接影响到你以后的生活质量和你个人的发展。你也不希望你以后的十几二十年为房地产开发商和银行打工吧。那么将要到来的2004年,北京乃至中国的房价会涨还是跌呢?
打开报纸,登上各大门户网站的地产版,你都会看到很多所谓的地产大腕在滔滔不绝的说着2004年房价会涨,一涨再涨。这些叫涨的文章中,支持涨的论点说来说去无非是中国的GDP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需求旺盛,各种建材涨价,北京的奥运会等等。笔者清风对他们的预测只能是一笑而过,因为这只是一种卖房人的营销策略,所谓的买涨不买跌。强迫消费的营销方式。
那么,2004年的房价真的会象他们大腕所说的那样:涨涨涨吗? 我看未必,在2004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下,北京房价在猴年将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下跌。那么笔者为啥会做出这么大胆的预测呢?
2004年,供需矛盾将进一部激化。 市场经济是有它自身的规律的。要把握2004年房产市场的走势,就要从左右价格的最基本的因素入手。供应和需求。在2003年中国十大暴利行业评选中,房地产勇登第一。 不正常的利润就会驱使更多的企业更多的资金进入这个市场。从而造成供应的过剩。君不见,2003年无论什么乱七八糟的行业也涉足房地产业吗?制作电器的,卖牛奶的,养猪的,谁都想在这个市场分一杯羹。这只是一个很感性的现象。从数据来说:
1) 2003年,北京房地产开工项目达到了高峰,在九月份,曾经出现了一天新上市一个楼盘的奇观。
2) 银行贷款中房地产贷款比例的疯长也证明了这一点。 在2003年银行贷款中,百分之四十都投入到这个领域。这些钱能造出多少的房子。
3) 北京的大量经济适用房的上市。
种种迹象表明, 2003年的供给大增。从房地产行业的独特性来看,资金的投入到房子的建设的完成一般需要一两年的时间。可以说,新房上市量再2004年还会有高峰期出现。 这样推测,2004,2005年房子的供应量应该会源源不断放大。供应一方是这样,那么看看需求呢?
买房一般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自住,二是投资。 从投资来看,北京的租金市场一路下滑,股市和期市2003年底开始的火爆,随着中国经济学家对宏观经济是否过热的讨论的清晰化(宏观经济确实过热)2004年,央行很可能提高利率来降温,这些因素都会分流投资资金,加大投资房产的风险,减少投资收益率。 那么从自住方面来看呢,过高的房价,另大部分老百姓买不起房。笔者在京月收入1.5万,还是觉得吃力,那么对更多的老百姓来说,买房就更难了。开发商老打着什么首付多少,月供多少来吸引顾客。看起来,好象你能勉强供得起,那么你想过吗,现在的利率可以说是近十几年最低的,如果房贷利率提升,你能供得起吗? 举个例子,如果你现在的月供是三千元,十五年的话,如果房款提高一个百分点,你的月供就要超过三千五百元。笔者没有仔细算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算一算。现在国家已经提高了贷款利率,虽然还暂时不包括房贷,但这表明一种趋势。其实对于开发商来说,这样的做法是把风险转嫁给购房者和银行。这样就不难理解为啥央行在2003年会推出这么严厉的121号文件了。
在中国还有一类另类的买房需求,就是有灰色收入的不法官员。随着新一届政府的反腐工作的深入开展,在2004年,这方面的需求会急剧下降。
总之,2004年,房子的供应还会增加,而高高在上的房价和一系列的政策都会使需求进一步缩小。供需矛盾进一部激化,将会使房子的空置率进一步提升。 要缓和这种矛盾,只有一个做法,降,降,降.....无论开发商说他们的房子多么好卖,雄辩总胜不了事实。有心的人去看看那些已经入住的楼盘,晚上有多少盏灯是开着的。现在谁先降价,谁就能抢到先机。 在市场经济下,并不是谁说了算,而是要遵守规律。就像彩电业似的,2003年,随着制造彩电的原材料的猛涨,很多厂家都说要在2003末提高彩电售价,2003年过去了,2004年到来了,彩电厂家随也不敢提价,反而又降了。市场是无情的,没有人说我的成本涨了,我的售价就一定能涨。
那么有人可能会说,开发商死都不降价。我就扛杠铃。开发商们都达成卡特尔协议,就是死扛着。看你能把我如何?北京的楼市不是扛了几年了吗? 我说2004年,这个杠铃谁也扛不了了。这我们要从地产商的运营模式说起。在中国,大多数的地产商的自主资金是不大的。他们通过关系拿地,通过银行贷款,通过卖楼花,通过拖欠工程款,做着空手套白狼的买卖。 由于这些钱都不是他们自己的钱,房子卖多少,我就按一定比例还多少。工程款拖着,银行的钱,监管不严,慢慢还。他们是不着急的。所以能扛杠铃。但是随着2004年政策的变化,扛杠铃是扛不住了。
2003到2004年,国家把追回农民工的工资摆到了前所没有的高度进行重视。全国欠农民工的工资达到几千个亿,光北京就有几百个亿。 这些钱大多数都是建筑业,这里面很多又是房地产。 以前的工程款要还吧,这些钱那里来,只能快点卖掉空置的房子啊。 可需求这么弱,不降价能卖出去吗? 随着追缴农民工的欠薪进一步深入,很多的开发商的资金链都会紧张。不降价抛售能行吗? 这就不难理解近几天,北京的新华经典楼盘发生的业主找不到开发商,办公室被施工单位占领, 同时又有一个楼盘,被农民公拉电逼着要回工程款的事件了。 要缓解资金链紧张,只能把抛售变现。 随着国家对中行和建行的大力改革,也不难看出。今后对发放贷款的严格审核,再加上121号文件的作用,可以说2004年将是房地产开发商资金链进一步紧张的一年。 房地产开发商为了能早日套取现金,只能抛售。谁越早做这一步,谁就越主动。
2004年,将是房地产回归理性的一年。暴利不会在有了。我们看到的可能将是像汽车市场那样的残酷竞争。2004年的房地产业也将会想汽车业那样,越降越火爆,老百姓也越感到实惠。确确实实分享GDP每年增长百分之八的成果。
- 上一篇:·经济参考报: 历数房地产市场过热“七宗罪”
- 下一篇:·西安假日楼市全景扫描
- 热点资讯
- 2025-06-10中办、国办: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引导支持社会力量运营长期租赁住房
- 2025-06-12曲江新区:融合创新推动文旅产业蓬勃发展
- 2025-06-20西安楼市新政:优先供应“好房子”地块
- 2025-06-16央行:5月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增加8347亿元
- 2025-06-10楼面价11707元/㎡!绿城竞得奥体核心板块最后1宗住宅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