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利益驱动 有的地方政府还是对楼市下不了手
利益驱动,有地方政府对楼市“下不了手”
专家历数影响地方政府抑制房价的三大因素
今年以来,在全国出现的新一轮房价快速上涨中,地方政府的利益驱动成为推动房价上涨背后的一股看不见的力量,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Detail_Page_AD##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当前,有##Detail_Page_AD##利于吸引外来投资、提高土地收益和增加地方税收,是影响地方政府抑制房价的主要因素,短期内难以消除,应成为新一轮房地产宏观调控的重点。
可为地方吸引大量外来投资
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房地产专家艾建国表示,首先,房地产业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地方政府缺乏打压房市的动力。房地产作为一个地方产业,既是消费商品,又是投资商品,可以为地方吸引大量外来投资,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以武汉市为例,近年来,在这个市的对外招商活动中,房地产成了吸引外资的一个重要领域,引起了诸多外地有实力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关注。2005年,武汉市吸引投资房地产业的外来资金,仅境外资本就达300亿元。在当年新拍卖的土地中,外地房地产企业投资购买的约占九成,占了大头。据有关部门测算,每100亿元的房地产投资可间接带动消费需求近50亿元。房地产开发不仅消化了钢材、水泥等大量上游原材料,还可以拉动建材、化工、服务等60多个下游行业,且可以解决大量就业问题,对推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乘数效应。
可直接为地方政府带来土地收益
其次,房地产作为一个半垄断性产业,还可以直接为地方政府带来土地收益。目前,在房地产一级市场,地方政府是受益对象,其目标与开发商是一致的,土地交易成了地方政府扩大财源的一个重要渠道,土地收益也成了地方政府的一项主要收入。以武汉市为例,去年,这个市共出让土地3755.9亩,同比仅增长0.3%,但交易金额却达124.25亿元,同比增长58%。当年,
是地方税收的重要来源
第三,房地产交易市场的活跃,也为地方政府提供了丰厚的地税收入。据介绍,目前房地产业涉及的地方税种较多,包括契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是地方税收的重要来源,有的高达30%。一项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湖北省地税收入的增长主要靠房地产业拉动,营业税增收额的4成以上、企业所得税增收额的7成以上来自房地产业。
以契税为例,2004年6月,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武汉市实施了一年购买空置房免契税政策,效果明显,全市商品房空置面积明显下降,当年商品房空置面积由上一年的184万平方米降至121.7万平方米,降幅达34%。到2005年6月,商品房空置面积进一步下降,仅100万平方米左右,其中商品住宅空置面积下降到39.32万平方米,只有一年前的三成。
然而,2005年6月以后,武汉市停止了执行这一政策,结果空置房面积迅速反弹,当年底就攀升到162.1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3%。其中商品住宅空置面积上升到108.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4.5%。业内人士认为,这除了受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后,市场上出现持币待购现象,商品房销量明显下降等影响外,购买空置房免契税政策的停止执行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专家认为,上述三大因素的长期存在,影响了地方政府打压房市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了中央宏观调控措施的实施和落实,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应充分考虑各项措施的细化和可操作性,重点抓好地方政府对各项措施的贯彻和落实,防止因地方政府落实不到位导致的调控失灵。
- 热点资讯
- 2025-06-10中办、国办: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引导支持社会力量运营长期租赁住房
- 2025-06-12曲江新区:融合创新推动文旅产业蓬勃发展
- 2025-06-20西安楼市新政:优先供应“好房子”地块
- 2025-06-10楼面价11707元/㎡!绿城竞得奥体核心板块最后1宗住宅用地
- 2025-06-30央行:加大存量商品房和存量土地盘活力度,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 1越秀西安 | 94亩,越秀携手高科落子沣东高新科创融合区,领袖西安第六盘
- 2越秀西安 | 三代同堂换房记:从蜗居高新到143㎡四代洋房,我们等了十年!
- 3引爆五一!实景美学样板间开放的背后,看紫雲境如何重构主城生活标准
- 4央行上海总部:2025年一季度长三角地区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增加2528亿元
- 5加速建设!一批安置房、酒店迎来新进展
- 6核心区域改善盘托举市场“点状回升”,3月平均去化率达45%
- 7中办、国办: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引导支持社会力量运营长期租赁住房
- 8中铁置业重磅出手,10.3亿元拿下曲江压轴低密热土
- 9曲江新区:融合创新推动文旅产业蓬勃发展
- 10年内首次降准落地!释放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