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将让"民退国进"在地产业重演?
记者观察
宏观调控似乎总是能够得到令人意外的“收获”。2004~2005年的调控不仅令民营企业的 “重型化”进程戛然而止,还造就了“民企卖身年”,在大部分主要行业中,“民退国进”似乎成为一种风潮,国有资本四处出击,民营资本却节节败退。一年前 “非公经济36条”为民营资本带来的喜悦与信心,早已不见踪影。
现在,“民退国进”的风潮似乎又随着新一轮宏观调控逼近地产业。实际上,自去年宏观调控之后,至少在北京市场上,能够一掷万金爽快拿地的,基本上只剩下若干家大型国资房企。市场化房企,即使强如万科,在北京地土地拍卖会上也不得不“多看少做”。
“民退国进”的效应恰恰由此凸现。地价的高企已令更多房地产企业不堪重负,尤以民营企业为甚。在宏观调控紧缩信贷的背景下,出于“不犯错误”的心态,银行更愿意将开发贷款投向国企。这边是民营房企资金链条紧绷,那边是国资房企大量获得“输血”,真金白银的土地市场竞争中,后者逐渐占得上风,缺钱也缺地的民企,则面临被逐出市场的窘境。
“出身”决定“命运”的竞争方式,对民营房企显然有失公平。尤其是本轮调控开始后,政府对房地产行业和市场的主导权得到空前强化,不排除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政府或明或暗的“庇护”下,国有企业就算“不按市场规律办事”也能活得很滋润,而民营房企原有的“熟悉市场规律”等优势则可能大打折扣。
宏观调控的着眼点,究竟是短期效应还是长久稳定?如果政府的目标,是最终建立较为完善的房地产市场运行机制,那每一次宏观调控对民营房企造成的打击,不仅是不公平的,而且对行业未来的健康发展,也将产生相当大的负面影响。毕竟,在成熟的市场中,游戏规则,或曰市场规律,需要每一个参与者共同尊重和维护,不管你是国资,还是民营。
- 热点资讯
- 2025-06-12曲江新区:融合创新推动文旅产业蓬勃发展
- 2025-06-20西安楼市新政:优先供应“好房子”地块
- 2025-06-10楼面价11707元/㎡!绿城竞得奥体核心板块最后1宗住宅用地
- 2025-06-30央行:加大存量商品房和存量土地盘活力度,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 2025-06-30倪虹在北京调研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
- 1越秀西安 | 94亩,越秀携手高科落子沣东高新科创融合区,领袖西安第六盘
- 2越秀西安 | 三代同堂换房记:从蜗居高新到143㎡四代洋房,我们等了十年!
- 3引爆五一!实景美学样板间开放的背后,看紫雲境如何重构主城生活标准
- 4央行上海总部:2025年一季度长三角地区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增加2528亿元
- 5加速建设!一批安置房、酒店迎来新进展
- 6中办、国办: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引导支持社会力量运营长期租赁住房
- 7核心区域改善盘托举市场“点状回升”,3月平均去化率达45%
- 8曲江新区:融合创新推动文旅产业蓬勃发展
- 9中铁置业重磅出手,10.3亿元拿下曲江压轴低密热土
- 10年内首次降准落地!释放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