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曲江新区走出城市建设新路
有“十三朝古都”之称的西安市在城市新区建设中将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结合在一起,既对历史文化实现了最好的延续和提升,又使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走出了一条传承文化、超越历史、连接现实的城市建设新路。
在城市建设中,如何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是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西安市曾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1996年陕西省批准设立了曲江省级旅游度假区,决定以闻名中外的大雁塔和曲江园林遗址为中心,在15.88平方公里的地域内建设西安新城区。 ##Detail_Page_AD##
西安市委、市政府经过充分论证,认为西安傲立于世界都市之林的最大依托就是她丰厚的文化资源和保存完整的古都风貌,把西安建设成现代化的国际性大都市最好办法就是将历史文化与现代风采完美结合,挖掘西安特有的历史文化,充分张扬、展示古都在新时代的文化魅力。
2002年以来,曲江新区在对区内文化资源整合的前提下,提出了“文化立区,旅游兴区”的发展战略。根据西安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以及曲江在西安的地位,把曲江的文化定位在突出唐代鼎盛文化和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把城市建设定位到为中华文化的复兴提供现实的承载空间。
近两年来,曲江新区依托区内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累计投资30多亿元,演绎盛唐气象,张扬城市精神,进行大雁塔北广场、大唐芙蓉园、西安海洋馆等一批重大旅游项目的建设,形成了一系列的“旋风式”旅游亮点。
大雁塔北广场是曲江的一篇“大块文章”。2002年,曲江投资5亿元,启动大雁塔北广场及周边改造工程,对大雁塔周边1000余亩景区进行整体改造。建成了世界最大的唐文化广场,并围绕大雁塔形成了近500亩的开放式公园,使大雁塔景区道路畅通,环境优美,被誉为西安的“城市客厅”和“旅游名片”。
大唐芙蓉园是集中展示盛唐文化的大型文化主题公园,项目总投资逾12亿元,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水面即近600亩,使西安这样一个内陆城市,拥有了一个充满生机的“城市之肺”。
大型的文化旅游生态项目建设,不但凸现了曲江的历史文化特色,同时还成为城市建设的巨大推动力。在建设过程中,曲江新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妥善安置拆迁农民,大力进行城中村改造,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符合农民现实利益的安置补偿政策,启动建设了雁鸣小区等两个大型农民安置小区,改善了城乡结合部的脏乱环境,极大地推进了城市化进程。两年来,曲江在区内15.88平方公里范围内建设城市道路总长达40公里,铺设市政管网20公里,完成了近10余平方公里市区市政设施建设,城市形态初步形成,整个城市板块发展得到有力带动。
- 热点资讯
- 2025-04-25越秀西安 | 94亩,越秀携手高科落子沣东高新科创融合区,领袖西安第六盘
- 2025-04-30越秀西安 | 三代同堂换房记:从蜗居高新到143㎡四代洋房,我们等了十年!
- 2025-04-28央行上海总部:2025年一季度长三角地区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增加2528亿元
- 2025-05-06引爆五一!实景美学样板间开放的背后,看紫雲境如何重构主城生活标准
- 2025-04-27加速建设!一批安置房、酒店迎来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