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国地产大事件关键字大盘点
2007年注定是中国房地产业最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国家接二连三的出台重大宏观调控政策,从土地、金融、税收、房地产市场各个层面地产市场进行调控,这种调控的密度和力度是近年来所罕见的,开发商们也普通感到了丝丝入背的寒意。
这一年,房地产上市融资浪潮风起云涌,市场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趋势更加明显。同时,房地产业的新人新事层出不穷,显示了这个行业无尽的生机和活力。最为可贵的是,在房改10年后住房保障开始回归,国务院把解决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问题放在了突出位置,百姓住房难题有了盼头。
无论如何,2007年是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一年,这一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也因此具有了里程碑式的意义。
2007年就要走过最后的几天,站在岁末,让我们回顾这个激动人心的年头,简略地记录下2007年这个激动人心年代所发生的大事件吧。
关键字:住房保障
时间:2007年8月7日
事件回望:2007年8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即国务院“24号文”。“24号文”以住房保障措施为主要议题。加快建立健全以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制度为重点,多渠道地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政策体系。
上榜理由:房改十年艰难回归住房保障,“重市场轻保障”的住房模式有望得到根本性的转变。
重量级别:★★★★★
关键字:上市融资
事件回望:2007年,远洋地产、SOHO中国香港上市,华远借壳上市,易居美国纷纷登陆A、H股,此外,还有更多患融资饥渴的开发企业徘徊在上市门外。12月,河南鑫苑置业为解决资金难题,不远万里赴美国纽约上市,成为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内地房地产企业。此外,已经上市的企业通过增资扩股、定向增发的方式不断地吸纳资金。有融资渠道的房地产企业日益壮大形成了气候,没有上市的房产企业在宏观紧缩的冬日里冻得瑟瑟发抖。
上榜理由:解决资金链短缺问题,上市房产企业是穿着棉衣笑看寒流滚滚的楼市风云,更为自己一统江湖奠定了基础。
重量级别:★★★★★
关键字:提高首付
时间:2007年9月27日
事件回望:9月27日,央行、银监会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根据通知,对已利用贷款购买住房、又申请购买第二套(含)以上住房的,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40%。12月11日,央行再次出台房贷新政细则:以家庭为单位的第二套房认定标准。打击房产投资、投机者,有效抑制持续上涨“高温”不下的楼市局面。
上榜理由:具有“釜底抽薪杀伤力”的房地产调控手段。
重量级别:★★★★
关键字:紧缩信贷
时间:2007年12月3日
事件回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明年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同时,央行今年连续9次提高准备金率,6次加息,这意味着市场上的资金量少了,购房人的房贷要增加,开发商从银行贷款也更为艰难。
上榜理由:10年来稳健货币政策的首次调整,未来“楼市天气转冷”的预报。
重量级别:★★★★
[!--empirenews.page--] [/!--empirenews.page--]
关键字:土地囤积
时间:2007年10月9日
事件回望:8月31日前夕,A股和H股几家大型地产上市公司在中报里面披露了他们的土地储备面积,万科2157万平方米,富力2092万平方米。更有企业竟然涉嫌零地价拿地。针对这一现象,国土资源部发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即39号令。39号令直接打击囤积土地的“地主”们,极大程度上遏制地价涨房价翻倍的局面。使得国有建设用地从幕后走到台前,实行公开公正的招、拍、挂制度。
上榜理由:年度最重要土地调控政策,国土部重拳出击“斗地主”。
重量级别:★★★★
关键字:全面限外
时间:2007年11月7日
事件回望:11月7日,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联合发布了2007年版本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要求各地商务和外汇管理部门依法加强对外商投资房地产业的审批和监管。其中规定,外商投资内地房地产项目必须通过审批。与此同时,所有由地方部门审批的外资房地产公司必须上报商务部备案。与2002年和2004年版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相比,该新《目录》明确规定,限制外商进入房地产的多个领域:土地连片开发、高档物业如别墅、酒店、高尔夫等项目开发和房地产中介、经纪领域。诸如对外商投资房地产限制的系列文件,逐步压缩外商投资房地产的空间。
上榜理由:抑制外资疯狂投资中国房产,避免楼市泡沫。
重量级别:★★★★
关键字:土地增值税
时间:2007年1月16日
事件回望:2007年1月16日,国家税务总局下发通知,将土地增值税“预征”改为“清算”, 防止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圈占”大面积土地,形成土地“垄断”。 土地增值税是楼盘市场投放的“催生剂”,掀起了一场土地税收最果断的风暴。
上榜理由:有效打击囤地的一把利剑。
重量级别:★★★
关键字:天价地王
时间:2007年7月24日
事件回望:没有最贵,只有更贵。2007年以来,全国各地不断有“地王”浮出水面。“北京地王”、“广州地王”、“成都地王”、“长沙地王”也都声势逼人,“地王”现象频繁出现。
上榜理由:地王频繁诞生促涨楼价 土地“招拍挂”受到质疑?
重量级别:★★★
关键字:物权法
事件回顾:2007年10月1日起,物权法正式实施。物权法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物权法的颁布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影响深远。其中几条特别引人关注:一、住宅70年产权到期后自动续期,提高了住宅类物业的内在价值;二、实行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三、土地出让方式上有严格规定;四、拆迁补偿的规定维护了物权拥有者的利益,但可能会增加房地产开发的成本,延缓拆迁开发的速度;五、明晰小区公用部分的产权为规范房地产市场提供依据;六、为物业税的征收提供了法律依据。
上榜理由:物权法为中国人自己持有住所和物业提供了法律保障。
重量级别:★★★
关键字:中介诚信
时间:2007年11月13日
事件回望:07年11月13日,中天置业总裁蒋飞携2600万元巨款神秘失踪。从最早的“坚石事件”,“佰家事件”到今天的“中天置业事件”,中介行业的信誉度一直是业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除此之外,“中天置业事件”还暴露了资金监管漏洞的问题。“中天置业事件”的发生,再次敲响了中介机构资金监管的警钟。
上榜理由:中介信誉度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房地产中介的诚信再次经受严峻考验。
重量级别:★★
- 热点资讯
- 2025-06-10中办、国办: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引导支持社会力量运营长期租赁住房
- 2025-06-12曲江新区:融合创新推动文旅产业蓬勃发展
- 2025-06-20西安楼市新政:优先供应“好房子”地块
- 2025-06-10楼面价11707元/㎡!绿城竞得奥体核心板块最后1宗住宅用地
- 2025-06-16央行:5月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增加834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