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秀大于实际 冷看房地产界的救市表演
这些天,四川震灾未平,南方水灾又至;这些天,中国股市狂泄,世界油价疯涨;这些天,世界性的通胀毫无扭转之势,中国再度调高了存款准备金率……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多数人的收入预期下降,生活压力增加,对购房等大宗支出更加谨慎。
由此,疯狂奔跑的房价终于逐渐被勒住了缰绳。比如,北京楼市兴起了"买房送汽车";上海部分楼盘"新房直降一万";深圳许多炒房者已成"负翁";武汉开发商"集体打折";广州楼市呈现"价格战"味道,很多项目价格开始跳水;地震后成都购房者观望心态更浓,使房地产业更是备受打击……受此影响,沪深两市地产股持续下跌,还波及到了港股,如潘石潘石屹(潘石屹博客,潘石屹新闻,潘石屹说吧)下SOHO中国已从半年前的11.98港元跌至目前4.40港元左右,较高点回落了63%。(综合6月18日《中国青年报》等报道)
房市终于开始退烧,按理说这是好事,因为按照以前的方式发展房地产业,无异于饮鸩止渴,竭泽而渔。只有退烧才有可能回归理性;而只有回归了理性的市场才是可持续的市场。是故,虽然此次的房市退烧并非房地产商们的所愿,但既然事已至此,房地产商们也必须顺时应势,放下暴利企图和幻想,让房地产业成为与整个经济结构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的一环。
但种种情势表明,许多房地产界中人似乎有一种"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极端赌徒心态。比如就在近些天,一些相关人士和机构,做出了种种或直接或迂回的救市表演,远远观之,颇觉可笑。
做出最大也最直接地救市努力者,当属著名房产大鳄潘石屹。港交所公开披露的资料显示,6月16日和17日,其投入2134.7万港元回购SOHO中国股份,试图提振投资者信心。但此举被论者称为"火中取栗"之举,因为一旦此举不能阻止股票下跌,则其必将陷于更大的困境。与此同时,6月18日《第一财经周刊》还刊发了疑似软广告的报道,《潘石屹改造北京:为严肃的城市注入时尚气息》,对潘本人及其旗下项目大发溢美之辞。但从网络上的反应看,对这篇报道许多读者并不买账,讥其"王婆卖瓜"者有之,从中看出其已"心生内火"者更有之。
比较隐晦的救市表演,则来自于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等机构近日发布的《2008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10强研究报告》。不知道由何人主使的这份报告的结论是:"外资企业仍然看好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前景。"证据是"2005年至2007年间,外资房地产TOP10企业在中国大陆的总资产以平均每年34.2%的增长幅度迅速扩张。"(6月17日《经济参考报》)明眼可鉴,选择此时出台的这份报告,实则只具有"史料价值"而无现实参照意义,因为一直到去年年底,中国的房价仍在非理性地暴涨中,外资的迅速扩张正是基于这种可以"赚快钱"的背景;目前房地产正在退烧,外资企业是否仍然看好中国房地产市场显然有待调查。拿以前的数据得现在的结论,有混淆概念之嫌。
相比于某些房地产商曾经的强硬,相比于"房地产还将再涨20年"等论断的狂妄,当下这些救市表演是很低调的。但这种"低调"同样透露出类似"困兽犹斗"的强烈信号。在国家的调控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消费者购房理性不断增加,盲目追涨热情不断降低的现实下,房地产商们如果无视这种现实仍然妄想救市,赔了夫人又折兵只是迟早的事情。
- 热点资讯
- 2025-06-20西安楼市新政:优先供应“好房子”地块
- 2025-06-30央行:加大存量商品房和存量土地盘活力度,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 2025-06-30倪虹在北京调研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
- 2025-07-04幸福林带迎来巨擘联袂!金茂联合贝好家,引领城东人居变革
- 2025-07-02关于发布星悦居(高新上林东苑)保障性租赁住房房源的通告
- 1越秀西安 | 94亩,越秀携手高科落子沣东高新科创融合区,领袖西安第六盘
- 2中办、国办: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引导支持社会力量运营长期租赁住房
- 3越秀西安 | 三代同堂换房记:从蜗居高新到143㎡四代洋房,我们等了十年!
- 4引爆五一!实景美学样板间开放的背后,看紫雲境如何重构主城生活标准
- 5央行上海总部:2025年一季度长三角地区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增加2528亿元
- 6加速建设!一批安置房、酒店迎来新进展
- 7核心区域改善盘托举市场“点状回升”,3月平均去化率达45%
- 8曲江新区:融合创新推动文旅产业蓬勃发展
- 9中铁置业重磅出手,10.3亿元拿下曲江压轴低密热土
- 10西安楼市新政:优先供应“好房子”地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