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 西安市四次规划演绎变迁
上世纪80年代初,也即改革开放初,西安市开始编制第二轮城市总体规划(1980年—2000年)。在以后的30年间,西安市又先后进行了三次大的城市总体规划。规划变化之快,反映出城市建设发展之快。
1980年—2000年的规划(即第二次规划)所确定的城市规模为:中心市区面积162平方公里,人口180万。城市性质为:西安将建设成为一座保持古城风貌,以轻纺、机械工业为主,科学、文教、旅游事业发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该规划突出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确定了“显示唐长安城的宏大规模,保持明清西安的严整格局,保护周秦汉唐的重大遗址”的古城保护原则。在这一规划的指导下,先后进行了西安航空港的迁建、陇海铁路电气化改造、火车站、西临、西宝、西铜高速公路及一批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
1995年—2010年第三次城市总体规划1999年5月经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此次规划确定的城市规模为:到2010年中心城市人口规模控制在310万人,城市面积为275平方公里,中心市区面积175平方公里。城市性质为:西安是世界闻名的历史名城,我国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北方中西部地区和陇海兰新地带规模最大的中心城市。按照“保护古城,降低密度,控制规模,节约土地,优化环境,发展组团,基础先行,改善中心”的原则,形成“中心集团,外围组团,轴向布点,带状发展”为特色的城市布局结构,避免中心城市“摊大饼”式无序蔓延,引导城市向多中心的空间模式发展。
2008年,西安市实施了第四次城市总体规划。该规划200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实施。此次规划确定的城市规模为:到2020年,西安市域总人口将达到1070.78万人,全市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865平方公里以内;约有80%的西安人将成为城镇人口;主城区的人口将达到528.4万人,城市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490平方公里以内。西安将在尊重历史文化,继承历史文脉,保护历史风貌的基础上,通过传统格局的突显、特色空间的整合、文化环境的营造来延续城市特色,促进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的有机结合,体现“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老城区与新城区各展风采,人文资源与生态资源相互依托”的城市特色。届时,西安将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设施完善、生态良好,富有历史文化特色的现代化大都市。
- 热点资讯
- 2025-09-18十二连跌!西安房价继续下跌 多楼盘以价换量
- 2025-09-11公租房报名!西安市住建局最新通知
- 2025-09-11磅官宣!爱知中学落位【汇兴匠作·金地·长缨赋】旁,执掌优教未来
- 2025-09-08空港阳光里七期项目 助力空港新城品质人居升级
- 2025-09-01福利加码!高新区人才租房优惠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