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房产网 > 新闻中心 > 评测

房子故事:60年人居变化 难以抹去的地产记忆

2009年10月09日 09:34   来源:大河报

    房子,自古就是安身立命之所,也与我们的生活最息息相关。60年来,关于房子,有太多的变化。从平房到楼房,从福利房到商品房,从一家几口人蜗居在不到20平方米的斗室里,到现在一人独享20多平方米的居室面积……且听普通市民讲述关于房子的故事。

    1978年前租住公房

    特点:条件简陋,居住拥挤讲述人:郑州市民王先生讲述地点:防空兵学院招待所门前我是地地道道的老郑州,出生在郑州,长在郑州,今年已经56岁,亲身感受了郑州人居的巨大变化。

    在我的记忆中,10岁以前,我家里没有房子,一直租房住。我的父母都是单位职工,妈妈在国棉五厂上班,父亲在蔬菜公司上班。但那时,父母的单位都没有房子,我们一家5口人挤住在一间20多平方米的平房里。房子很破旧,每逢下大雨,屋顶就会漏水,这时大人就会用脸盆、水桶接雨水。平房不带厕所,白天上厕所都得去公厕,晚上则使用夜壶。那时候太小,很多事情现在记不清了,光记得成天吃不饱饭,肚子饿。别看父亲在蔬菜公司上班,但那个年代家里也吃不饱饭,没饭吃时,家里还吃过酒糟。这种日子现在想想都让人伤心难过。

    改革开放以后,家里生活渐渐好起来。1978年,家里终于分到了一套20多平方米的公房,面积虽然小了点,但总算有了自己的房子。

    80年代福利分房

    特点:房小、条件和环境差讲述人:郑州市民刘先生讲述地点:碧沙岗公园1982年,我成家时,单位分给我一间不到13平方米的单身宿舍,房间里除了放一张床、一个大衣柜、一张书桌外,再也没有多余的空间。整层共用一间水房,要“方便”还得到楼下百米外的公厕去。煮饭时各家都在房间外面放一个蜂窝煤炉子,下了班,各自便在楼道里点火做饭,那是真正的“锅碗瓢盆交响曲”。

    在这个房子里我住了近3年,1985年,职工们搬进了新居,我也分到一套近50平方米、带厨房和卫生间的住房。在搬进新房的那一刻,我一想到从此以后再也不用住以前那样的筒子楼了,那高兴劲儿就别提了!这套房子我一直住到1999年。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祖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家现在的面积有120多平方米。近几年来,几乎每位职工家里都配备了齐全的家用电器,有的职工还买了面积较大的商品房和私家车。如此大的变化,在30年前恐怕是连想都不敢想的。 

责任编辑:三秦房产网
声明:凡注明"来源:三秦房产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三秦房产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三秦房产网立场。
热点资讯
2025-09-18十二连跌!西安房价继续下跌 多楼盘以价换量
2025-09-11公租房报名!西安市住建局最新通知
2025-08-30紫雲境重磅加推!价格炸裂!单价10500元/㎡击穿雁塔主芯门槛,这次真别错过!
2025-09-11磅官宣!爱知中学落位【汇兴匠作·金地·长缨赋】旁,执掌优教未来
2025-09-01福利加码!高新区人才租房优惠多多→

更多>>推荐楼盘

[正荣·紫阙台] 17263 城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