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房产网 > 新闻中心 > 评测

关注:西安草根一族诉心声 买房离我们太遥远(图文)

2010年08月28日 09:35   来源:陕西日报



农民工对住宿要求简单,只要有地住就很满足了。

  前言:“西安市99个城中村列入改造名单”;“西安大学生要建胶囊公寓”;“7月份西安房价大幅上扬,达到6249元的历史最高点。”最近,接连被媒体爆炒的三条关于住房问题的新闻,让刚刚大学毕业的杨阳开始为自己的“蜗居”生活担忧起来:城中村在改造,房价在飞涨,在哪里安身?为住宿担忧的不仅是毕业不久的大学生。面对日益减少的城中村、一路高歌猛进的房租和房价,众多外来务工人员感到了越来越大的压力。

  小商贩王小帅:搬家成了家常便饭

  王小帅老家在汉中,几年前带着妻子和他10岁的儿子来到西安,以卖凉皮为生。现在居住在西姜村。

  对于西安,王师傅记忆最多的是搬家:在不到1年的时间里,王师傅一家已经搬了3次家,现在租住的西姜村也即将面临着拆迁改造,王师傅又不得不考虑自己的第四次搬家。

  “刚来西安时,我们一家在雁塔区东姜村租住了一间民房。2009年11月,东姜村要拆迁,我们无奈地从东姜村搬到了杜城,在那里住了1个月后又搬到了西姜村。本来不想选择西姜村的,因为这里人流量不是很大,生意不好做。但要在西安找一间适合自己的房子实在太难了,没办法就先住在这里。这几天刚刚得到消息说,西姜村也即将改造,看来想在这儿住也住不成了,还得再想办法找房子。”谈到关于租房子的话题,王师傅感觉很无奈。

  王师傅现在租来的单间里,只有小小的一个卫生间,没有厨房,做生意的门面也是很小的一点儿地方。王师傅一家就靠着做凉皮这个小生意营生,每个月除了200多元的房租外,还要交小女儿的学费。说起现在的住宿条件,他说出了自己的烦恼:“现在住在这里老是停水停电。”

  对于城中村改造,王师傅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王师傅说:“城中村改造好着呢,这样把城市建得漂亮了,也便于管理了。但是话又说回来,城中村这一拆,我们这些外地人就没有地方住了。”尽管王师傅很赞成城市改造这一工作,但是自身住房问题还是让他忧心忡忡。

  听着王师傅讲述关于住房的话题,正在凉皮店吃东西的刘师傅也搭起话来:“西姜村也要拆了,我们这些外地来的就真的没地方住了,换了环境,一切又要重新布置。”刘师傅是个建筑工人,到西安打拼也已经10年多了,之前住在北郊,后来因为北郊改造要拆,所以又来到了南郊。

  “像我们家一个月收入也就一两千块钱,交了房租,给孩子交完学费之后,也就没有多少了。平时还不敢生病,一生病连看病都看不起。像我们这些外地人,现在感觉在西安工作还是能找到的,但是住的地方难找!”对于在西安的生活,王师傅感慨地说。

  点 评:由于外来务工人员春节期间集中返乡过年,保姆荒、民工荒成为媒体报道的热点,如何留住他们在城里过年成为大家讨论最多的社会话题。这说明城市的发展需要他们的存在。城市要改造,方向是对的。但是,我们在改造的同时,是不是在制度设计上,也多多考虑他们,多给他们一些人性关怀,让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在为城市作出贡献的同时,也感受到城市带给他们的温暖。

  毕业生杨阳:融入这座城市真的不容易

  “从大学这座象牙塔出来,才真正体会到生活的艰辛。”杨阳感慨地说。

  杨阳,一位刚从西安某大学毕业的本科生,由于暂时没有找到稳定工作,租住在西斜七路附近的徐家庄。因为没有太多钱,她只能租住在一间只有9平方米大小的房间内,放一张单人床后,几乎没有落脚之地。

  周围楼房林立,屋内空气不畅通,再加上夏季久久难以退去的桑拿天,让杨阳租住的这间房子极为闷热,屋内能消暑的就只有一台巴掌大的老式台扇。

  “我这台风扇算是老家伙了,从大一开学一直用到现在,今年夏天要是没有它,我就睡不成觉了。那几天温度最高的时候,晚上能热醒好几次,每次醒来都是大汗淋漓,跟刚从澡堂泡出来一样。有一次热得实在睡不着,我直接接了半盆水泼到身上,床上、地上溅得到处都是,当时还觉得挺凉快的,可过了没一会儿就开始受罪了,才知道什么叫湿热。”杨阳说。因为是过渡,也就没有添置什么家具,并且也没有资金改变目前的生活。

  杨阳说:“周围同学跟我情况差不多的也有不少,都是家在外地而选择在西安打拼的。当时在学校,感觉本地的和外地的没什么区别,等毕了业才知道本地人的幸福。像我们这些外地人毕业了,一多半的钱都得拿出来付房租,而本地人则是刨过吃穿住净落,他们多幸福!”

  采访过程中,杨阳接到一个电话,随后告诉我们她一个朋友要过来。“她跟我一个学校的,我们学的专业不是很好,毕业时找工作很难,她就先回自己老家了。但是毕竟在西安上了几年学,大城市的生活过惯了,在老家待着不甘心又想来,她这一来,我这屁股大点地方就得挤俩人。”

  当问到她下一步的打算时,她有些迷茫,但更多的是对新生活的憧憬:“我安慰自己说,一切都只是刚刚开始,要能吃得苦中苦,我还是相信我的坚持一定会有结果,眼看着夏天马上就过去了,我也就不用受这么大的罪了。我现在正在好好准备,争取能在九十月份的招聘旺季找到个好工作!”

  “为了‘形象好、气质佳’,再热再累也得稍微化点妆穿上我唯一一身正装,而且还一定要穿高跟鞋。这一身打扮,上了公交车就全毁了,大中午的公交车上又热又挤,真跟蒸笼差不多。穿着高跟鞋还必须得特别小心,生怕把别人踩到,我被高跟鞋踩过,滋味真不好受。前段时间有媒体报道,一位女大学生因为交不起房租,被房东赶出门外,没办法只好睡在房东门口,好几天后才被父母接回的新闻,我感觉与其说是滑稽,倒不如说是悲哀。在这座城市里,生活真的很不容易。”谈到找工作,杨阳说。

  点 评:工资每月1000元,只够基本生存,前提是不生病;6个人居住一间房……这是很多大学毕业生真实的生活状态。在城市里,像杨阳这样因为向往城市生活而选择艰苦奋斗,争取留在城市的人还有很多很多。他们怀揣梦想,面对现实,用汗水去换取融入这座城市的机会,也期盼城市能够消除对他们的偏见与歧视。

  水果商刘小强:拥有自己的房子越来越渺茫

  来自咸阳的刘小强,在西安摆了十多年的水果摊了。刚到西安时,他租住在汉城路附近的一间民房内,后来由于城中村拆迁改造,那里住不成了。为了能够省一些房租,刘小强就搬到了较为偏远的贺家村。

  贺家村离刘小强摆摊的汉城路来回有20多公里,为了能把生意继续做下去,刘小强每天都骑着三轮车风雨无阻地来回跑。

  谈到住宿问题,刘师傅抬头仰望不远处的高层,脸上也掠过一丝怅然。刘师傅说,来西安已经十多年了,但依然觉得自己被边缘化着,不是周围人把自己边缘化,而是自己心里一直觉得没有真正融入这座城市。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不是因为自己自卑,而是因为现实很残酷。在我看来,怎样才算是融入了这座城市?不是户口,是房子。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就没有生存的根基。”谈到房子的问题,刘师傅这样说。

  对于在西安打拼多年的刘师傅来说,房子成为了融入这座城市的最重要条件和奋斗目标。但是一天天不断上涨的房价,让刘师傅感觉自己的这个奋斗目标正在变得越来越可望而不可即。

  “刚来西安的时候,房价还是很便宜的,那个时候我就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把生意料理好,争取在西安攒钱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在这种理想的支配下,虽然每天生意都很辛苦,但是到年终,看着存折上不断增长的数字,还是感觉十分幸福,对在西安买房也越来越充满了信心。可谁料几年后房价飞涨,虽然人们的工资也涨了一些,消费能力却跟不上趟。我卖的苹果也不是生活必需品,所以生意也就越来越难做了。摊前的这栋高楼我天天看,想着要是在这买了房子,做生意就太方便了,也不用每天蹬着三轮车来回奔波了。在现实面前,自己买房的信心也在渐渐退去。现在城中村改造,外来务工人员租房就更是难上加难。对于外来务工人员而言,我们需要在西安这座城市里生存,同样西安这座城市的发展也需要我们。”对于目前的现状,刘师傅很是无奈。

  当谈起经济适用房时,刘师傅说:“经济适用房只是给西安本地人住的,而且住的话还要写申请,像我们这些外地人哪有经济适用房可以住啊?”言语中,刘师傅透露出更多的无奈。

  点 评: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斥着外来务工人员忙碌奔波的身影:他们操着外地口音,不修边幅,从事着城里人很少从事的简单辛苦的职业,风雨无阻。虽然社会地位低微,但依然积极为自己的人生做着一份规划,积极地为融入城市不懈地努力着。城市也因为拥有了他们的辛勤付出,才变得如此繁华和美丽。所以,城市的发展在受益于他们辛勤劳动的同时,是不是也应作出些许的回报?

  建筑工雷小洪:不怕没地住只怕没活干

  8月15日下午13时,雁塔区某建筑工地。

  来自渭南市蒲城县的雷小洪师傅正在和水泥。八月流火,炎炎的烈日,晒得他皮肤黝黑发亮。过路的行人撑着伞戴着遮阳帽行色匆匆,雷师傅和他的工友们正在烈日的炙烤下,干得很起劲。

  对于住宿问题,雷师傅说,像他们这种工地规模较小,住宿就在工地旁边临时搭建起来的石棉瓦棚子里面,条件稍好一点的工地就组装几个活动板房,让工人们在里面住。不过在夏天更多的是哪儿凉快在哪儿睡,地下室、停车场、外面的广场上或者是工地上的宽敞地儿、工地打好的地基上都能睡。毕竟是出门在外打工,不比在家里,睡觉有电风扇吹着。

  “有的时候,包工头也会给我们这些工人租一间房子,然后我们十来个人打地铺就睡在地上,夏天我们自己买风扇,电还是可以随便用的。但是这种情况不多。一般情况下,我们晚上就在工地上凑合着睡,遇到刮风下雨天,也没有挡雨的地方。晚上被子被雨淋湿了,第二天拿出去晒晒,晚上回来要是被子没干就那样子盖着睡,那也没办法啊。连喝的水都没有,更何况住的地方了,我们只能跑到外面弄水喝。”谈到住宿问题,雷师傅显得一脸茫然。

  对于不断增多的城中村拆迁,雷师傅感慨地说:“原来我们可以几个人一起租一个十几平方米的房子凑合着睡,有时候为了节省还可以自己做点饭吃。但是现在城中村因改造都要拆了,我们连房子也租不起了,就只能睡在工地上了。农民工本来就是靠力气赚钱的,工资又不高,高档的房子我们租不起,便宜的房子找不到,现在要找到适合农民工住的地方不太容易了。”

  “有活可干但又没地方可住,是现在农民工最主要的问题。不能保证住宿问题,又怎能保证工程的质量问题呢?但是关键还是要有活干,只要有活干,我们最起码就不会饿肚子,现在这个建筑工地工人每天大约工作9个小时,70块钱的工资”,对于现在的报酬,雷师傅感觉已经很满意了,“就是这70元的工资也不是人人都能拿到,人才市场里经常还流动着找不到活干的农民工。”谈到现在的工作,雷师傅多了些安慰。

  点 评:农民工要求最简单:只要天天有活干,再苦再累都不怕。但是,我们的社会却不应该因为他们要求简单,就忽略了他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城市的发展,也应让我们的农民工兄弟受益。可现实却是,在劳作了一天之后,我们的城市却拿不出一席之地供他们落脚。“让每个人都有尊严的活着”,其中也应包括我们的农民工兄弟。

责任编辑:康传义 实习生 宋 菁 张 瑜 杨 欢
声明:凡注明"来源:三秦房产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三秦房产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三秦房产网立场。
热点资讯
2025-09-18十二连跌!西安房价继续下跌 多楼盘以价换量
2025-08-25迎开学!西安这些新学校即将亮相
2025-09-11公租房报名!西安市住建局最新通知
2025-08-26滨江翡翠城 | 117㎡四室端厅享豪宅体验,新品样板间全城绽放!
2025-08-28关于印发西安市住宅工程“先验房后收房”工作指南的通知

更多>>推荐楼盘

[正荣·紫阙台] 17263 城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