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房产网 > 新闻中心 > 地市要闻

陕西省6万余农户搭上陕南移民搬迁安置首班车

2012年03月06日 06:42   来源:陕西日报

省长赵正永与村民畅谈

搬迁安置小组指导工作

安康市汉滨区七堰社区村民领到安置新房钥匙。

  2012年农历大年初三,省委副书记、省长赵正永在省政府副秘书长王洪章、省国土资源厅厅长王登记、安康市委书记方玮峰等人陪同下,冒着严寒来到安康市大竹园镇七堰村看望灾后的搬迁群众和基层干部,了解移民搬迁安置工程进展情况。

  来到七堰社区,赵正永立即被那里正在欢度春节的搬迁群众紧紧簇拥,他一边与搬迁群众亲切握手交谈,一边为父老乡亲送上新春祝福。看到七堰社区到处张灯结彩,年味十足,得知一期工程已将2010年“7·18”灾害中受灾严重的75户村民全部安置入住新房,搬迁群众家家置办了年货,新添了家具,开始了全新的生活。赵正永满意地对群众说:“我这次来,是给搬迁群众兑现承诺的……”

  政府承诺:10年避灾搬迁陕南移民240万

  赵正永对群众说的承诺,是2011年全国“两会”期间省委、省政府向全省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即计划在未来10年间,按照“小城镇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和避灾扶贫搬迁”三位一体的思路,投资1100亿余元,将陕南秦巴山区汉中、安康、商洛三市的28个县(区)的60万户240万群众,从地质灾害频发易发区实施避灾移民搬迁安置,从根本上解决祖祖辈辈生活居住在这些危险地区的群众生产、生活问题;七堰村受灾的群众搬迁入住新居后的第一个春节,我同他们一块过年。

  为了全面完成如此大规模的陕南移民搬迁工程,省上专门成立了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同时省上还专门成立了陕南移民搬迁工作指挥部。陕南三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移民搬迁工作机构的干部职工,在时间紧、任务重、基础设施、政策配套、资金筹措等难题多,以及当初无专门机构、专职人员、专项经费、缺少相关经验等困难面前,知难而上,紧紧依靠省委、省政府的正确决策和坚强有力的领导,经过对陕南三市搬迁具体情况的反复研究论证,深入分析,在必要性、可行性的基础上广泛征求陕南三市、县(区)政府和领导小组成员意见,在最短的时间内制订并报省政府出台了《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实施办法(暂行)》和《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建房资金筹措方案和陕西陕南移民搬迁工程有限公司运行机制》等一系列配套政策,为开局之年陕南移民搬迁完成年度任务,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科学规划:陕南三市移民搬迁工作机制日臻完善

  省政府《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总体规划(2011-2020年)》下发后,陕西陕南移民搬迁工程有限公司建立了运行机制,并围绕着“五项职能、两大任务”开展工作;陕南三市按照“统筹城乡、统一规划,集中安置、设施配套,安全避险、有利发展”的原则,分别编制了五年和十年规划,制订了2011年度移民搬迁安置实施方案,确定集中安置点的选址和安置规模,使移民搬迁对象心中有数。在集中安置点建设上,陕南三市均按照“三十年不落后、五十年不拆迁”的思路,做到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功能齐备、设施配套、环境优美;在搬迁形式上,坚持集中为主、因地制宜。

  此外,汉中市提出“绘好十年蓝图、定好五年规划、干好当年工作”思路,制订了“六个三”的工作机制;安康市提出优先搬迁居住在易受洪水、地质灾害威胁地区、边远贫困地区的农村危房户,特别重视贫困群众搬迁安置问题,防止“搬富不搬穷”现象的发生;商洛市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综合考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做到搬迁安置点功能齐全、布局合理、方便群众生产和生活。

  公共财政:保障移民搬迁年度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2011年,省政府下达移民搬迁任务6万户24万人。为保证这一任务完成,资金保障尤为重要。对此,省委、省政府多次召开陕南移民搬迁工作会议,想方设法为陕南移民搬迁筹措资金。5月6日,省政府在安康召开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会,与三市政府签订当年移民搬迁安置目标责任书,省长赵正永和副省长江泽林为陕西陕南移民搬迁工程有限公司揭牌;6月9日,省政府在商洛市挂牌成立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工作指挥部;7月1日,省政府下发了《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实施办法(暂行)》,省财政厅随即出台了移民搬迁建房补助资金筹集与管理办法。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省财政厅、陕西有色集团公司为陕南移民搬迁工程有限公司筹措资金30亿元;陕南移民搬迁工程有限公司落实贷款20亿元,拨付陕南三市周转金14.47亿元,同时筹集2亿元用于抓点示范。陕南三市已筹集建房资金9亿元,配套基础设施资金12亿元,投资累计达70亿元。公共财政补助搬迁户建房,使搬迁群众积极性空前高涨。去年一年,陕南三市已启动集中安置点建设742个,开工率达到100%;安置搬迁户数61170户,启动安置数达102%,其中竣工户数占20%,主体建成户数达65%,正在建设户数15%,预计2011年启动建设的安置房在2012年6月底可全面建成,搬迁群众可在2012年下半年全部入住。

[!--empirenews.page--]

安康市汉滨区七堰社区村民舞狮庆贺乔迁新居

新建的安置房

  移民搬迁:让群众安居乐业过上幸福安逸的生活

  紫阳县蒿坪镇双星村村民丘洪平,是全村搬迁第一户。2010年“7·18”洪水冲毁了他家祖祖辈辈居住在山沟里的房子。年前,邱洪平夫妇和3个儿女一家5口第一个搬迁到双星村新建的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120平方米的单元楼房,新修装的房子和城里人的一样气派。如今,他带着儿子在外打工,妻子照看家,女儿在当地打工,生活有了来源。

  安康汉滨区大竹园镇七堰村一组村民林晓明,是“7·18”洪灾中受灾最严重的村民。百年不遇的洪水摧毁全村24户人家,其中22户农户的房屋被泥石流掩埋,12人遇难,17人失踪。林晓明的父母和儿子、两个姐姐及侄子、侄女一家7人遇难。去年,林晓明住进了七堰社区新建的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123平方米的二层楼,妻子在社区创办了农家乐,他在镇上打工,女儿上高中,一家三口年收入9万元。大年初三,赵正永省长来到林晓明家鼓励他努力工作,创造美好生活。

  汉中市宁强县舒家坝镇宝珠观村村民廖通贵祖辈几十年住在山上的老房子,被2008年“5·12”地震毁坏后又被大雨摧毁。去年10月,他搬进了宝珠观村可容纳43户农户的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住进120平方米房子。廖通贵说他再也不用担心房子倒塌了。眼下,廖通贵和儿子在县城打工,女儿出嫁,妻子照看稻田,一家年收入近2万元。

  不辱使命:“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有计划有安排

  “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是陕南地区避灾移民搬迁安置工程的基本要求。移民搬迁农户大多居住在深山老林,本身不富裕,有不少群众担心搬迁后失去耕地及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居住环境。为此,省上采取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两种形式,便于他们发展现代农业、林业和第三产业。搬迁规划的小区建有一部分经营用房,使一部分移民在居民区里从事第三产业;加强技能培训,积极为搬迁群众提供公益性岗位;鼓励和组织输出劳务;对困难家庭一家至少有一个人安排到公益性岗位;增强搬迁群众的就业能力,增加移民的工资收入;对于没有工作岗位和生活来源的,则安排参加最低生活保障。

  目前,部分有条件的搬迁点已着手通过土地、林地流转,让大户或企业去经营,或集体经营林地,让搬迁群众多一份财产性收入,通过雇工形式增加工资收入。其中,紫阳县双安镇闹热村按照“农民出山、产业进山、统一经营、统一流转”的发展思路,采取农民集中居住、产业集中发展、土地集中经营的模式,把农民分散的宅基地、耕作不便的承包地、空闲地、荒坡地、林地等流转给安置房建设投资人黄寿远创办的紫阳县硒生源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由公司统一经管,种植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都十分看好的农产品——油茶,让搬迁移民离土不离乡,居住在社区、工作在园区,让村民变成产业工人。

责任编辑:安莉 戴吉坤 郑晓勇
声明:凡注明"来源:三秦房产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三秦房产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三秦房产网立场。
热点资讯
2025-09-18十二连跌!西安房价继续下跌 多楼盘以价换量
2025-09-11公租房报名!西安市住建局最新通知
2025-09-11磅官宣!爱知中学落位【汇兴匠作·金地·长缨赋】旁,执掌优教未来
2025-09-08空港阳光里七期项目 助力空港新城品质人居升级
2025-09-15年度爆款预定,金茂西安第三座璞系亮相高新!

更多>>推荐楼盘

[正荣·紫阙台] 17263 城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