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房产网 > 新闻中心 > 访谈

李连源:长篇小说《奔向光明》读后小记

2014年03月05日 14:39   来源:三秦房产网

  电影《一九四二》结尾,难民们依然步履艰难地在走在通向西安的路上……长篇小说《奔向光明》开头,英英一家四口九死一生逃出河南黄泛区,逃难途中二个儿子遭遇乱兵抓壮丁、又收养了父母双亡的清天、清云兄妹,最后辗转来到咸阳蹉峨山下暂时安家……

  陕西女作家杨莹和她的《奔向光明》

  在陕西作家的素材选取中,抗战题材或背景的不多,此类故事和记载也极少,作家杨莹填补了这个空白。那个时期,关中虽非抗日大前线,却是每个中国人都要直面的,在鲜为人知的关中道上也星星点火般燃起抗日故事,成为《奔向光明》这本书的表述主体。

  《奔向光明》以全新角度描写那段时期民间由生存到自发抗日的悲壮历程,用细腻入微的笔触描绘出河南难民逃到陕西后波澜壮阔的抗日故事。故事曲折、惊险、悲壮、正气,看点很多:第一、抗日不见日本人:时代背景、大量信息量等促成抗日氛围,侵略与民族、家庭;仇恨与恩怨、悲喜交织,促成民众自发抗日,场景感强烈;第二、陕西元素突出:羊肉泡、胡辣汤、水盆羊肉、裤带面、西凤酒等形成系列。秦腔、眉户、老腔、陕北民歌、豫剧等戏剧形式丰富;第三就是秦豫交织的语言艺术,让小说充满丰富的时代气息及浓郁的地域文化元素。

  陕菜是中国各大菜系的渊源,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而与之呼应的陕西小吃也是餐饮界一朵奇葩绽放出迷人光芒。书中对陕西小吃的描述随故事情节而入,循序渐进润物无声,巧妙地弘扬陕西地方文化,教人难忘。

  故事开局,主人公英英和老八夫妇历尽千辛万苦来到陕西泾阳县,在嵯峨山下一个小村落了脚。一个春日,他们带着孩子们远路赶集,在集市上店家一句“几位客官,来啦!来一碗春天的苜蓿面咋样?”将陕西面食率先推到读者面前。试想想,春天里万物复萌嫩草先发,尤其是一场雨后,路边、田里都会长出嫩绿、肥厚的苜蓿,而将焯水的苜蓿揉到面里擀成面条,无论干拌、油泼、臊子都是一道美味。尤其是油泼苜蓿面,在葱花、辣面之上“滋——”的一声热油泼下,椒葱之香瞬盈鼻腔,勾得人口水难耐,作者特别注重对陕人喜爱的秦椒进行一番描写。一碗苜蓿面,如翡翠一般,既有面香,还有野菜之天然营养,真美味啊。

  没有足够的生活无法写出生活的鲜活,杨莹就是生活的践行者。平素在微博、微信上经常晒一些自己做的饭菜,用一点一滴的积累为创作奠定基础。书中最大篇幅描写陕西面食文化的场景是英英一家人逛集回来刚学了裤带面后就动手来做,并将搀什么、怎么和、怎么做说的一清二楚,尤其将“陕西八大怪”中“面条像裤带”阐述的非常到位。对陕西人“一旦一顿不吃(面),就会坐卧不宁、烦躁不安,冲动而好斗……”描写得入骨三分、出神入化。

  接下来,对关中人吃面的历史、对面食的依赖进行论证和描述,对面条的吃法、种类罗列详细约百余种:宽面、细面、长面、短面、拉面、扯面、刀削面、干面、汤面、拌面、蒸面、炒面,宽的如裤带,细的如发丝,可谓应有尽有、各具特色。关中人喜食辣椒,给面条里佐以酸菜调味品,酸的爽口舒心,拉的酣畅淋漓,满碗红的辣子漂着油花,时令蔬菜碧绿清新,真是色香味俱全,既好吃又好看。面条为关中人的家常便饭,几千年来研制发明的面条达几百种,如西安箸头面、岐山臊子面、岐山淋注面、岐山哨子面、岐山大刀铡面、眉县炉齿面、麟游血条面、礼泉烙面、西安猴头面和猴耳朵面等都是闻名天下的面类精品。

  这段的精彩在于林林总总罗列了陕西最有代表性的面食,不仅将品种、特点讲的分明,还把老陕独特吃法、喜好描写的精彩纷呈,让人读着书而胃口贲张垂涎欲滴,呼呼啦啦的全然不顾,就想立马咥碗面消馋解饥。

  在对陕西名吃羊肉泡馍的描写中,老掌柜的一段话格外精彩:“应该带娃吃一下,人都说这是来陕西的第一口么,有‘天下第一碗’的美名。据说当年李闯王麾下第一大将刘宗敏在紫禁城吃着山珍海味时,还感叹着‘吃遍天下,不如一碗羊肉泡馍’,可见羊肉泡馍是陕西的一绝。”而且还延伸到宋太祖赵匡胤流落长安羊汤泡饼的传说来,真是把陕西饮食历史挖掘的深入细致。

  书中值得点赞的章节很多,或引经据典、或历史传说,不拘一格形式生动,比如:“听说啊,这西凤酒是当年唐明皇的御酒,现在是当地老百姓的最爱”;“泾原砖茶茶质好,香气浓郁,古有‘茯茶驼队十里外,茶香已入牧人家’之说,这算是当地名茶,只有用泾河之水、泾阳气候加工而成,才有这悠长的清香。”看着这样的文字却是4D感受,色香味一应俱全。体验、感受全有。这样的描写还有许多,而全方位的陕西元素也多有呈现,让西安草根读来显得格外亲切,如易俗社、陕西人盖房典故、水盆羊肉的吃法、司马迁祠等描写,生动详实颇具回味。

  同时,随着故事情节的不断深入,在许多章节中,不论主人公或各界人士、草根路人等,都会随着故事情节而带出许多充满陕味的特色如:biangbiang面、熏鸡、笼笼肉加馍、金线油塔、泡泡油糕、三丝煎饼、蒸豌豆花、贡丸汤、罐罐粉丝、千层油饼、水盆羊肉、荞面饸洛、米儿面、槐花麦饭、锅盔、茯砖茶、西凤酒、柿子酒、米酒、易俗社、秦腔、眉户、陕北民歌、陕南民歌、八大碗、八香、麻食等,多达百余种,这些你或许品尝过,但许多是只闻而未尝。吃过的可以继续回味,没吃的则可期待,这种土得掉渣的民间美食来源于民间,所以必须走到民间才能得以如愿。想想,这是多么诱惑并值得践行的事啊。

  笔者与作家杨莹

  《奔向光明》独辟蹊径从侧面描写抗战时期民间草根一族的人和事,又巧妙嫁接了饮食文化,让读者在回顾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时,对陕西小吃有所了解,继而了解陕西文化。不久前,习主席接见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时,不仅说陕西方言,还用陕西特色招待贵宾:羊肉泡馍、biangbiang面、肉夹馍,让这些包涵着浓郁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裹挟着三秦古风从台后走向台前,“习连套餐”迅速火遍三秦大地并向960万平方公里的各个角落扩撒、蔓延。

  民间有俚语“南方才子北方将,陕西自古埋皇上”十三朝帝都熏陶了陕西深厚的文化底蕴,如果说中国是棵参天大树的话,北京是树冠,陕西就是树根。而与之息息相连的陕西饮食文化,在这块热土上充分吸允了丰富营养,养育了朴实的三秦儿女,在不同时期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感天动地延绵不断。

责任编辑:李连源
声明:凡注明"来源:三秦房产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三秦房产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三秦房产网立场。
热点资讯
2025-06-10中办、国办: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引导支持社会力量运营长期租赁住房
2025-06-12曲江新区:融合创新推动文旅产业蓬勃发展
2025-06-20西安楼市新政:优先供应“好房子”地块
2025-06-16央行:5月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增加8347亿元
2025-06-10楼面价11707元/㎡!绿城竞得奥体核心板块最后1宗住宅用地
热点资讯
  • 本周
  • 本月

更多>>推荐楼盘

[正荣·紫阙台] 17263 城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