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大开发 西安四区一港两基地建设迸发新活力
西部网讯(《今日点击》)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西安市十年来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以围绕“四区一港两基地”建设所形成的产业布局和城市格局为西安的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强劲的动力。
明年“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将在浐灞生态区揭幕举办,这将是西安市乃至陕西省承办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性盛会。但是,许多人可能并不会想到,几年前这里还是污水横流、沙坑遍地、垃圾成山的一幅景象。
沈红梅(西安市灞桥区段家村村民):那时这荒凉得很,就没人来这里。
  十年前,流经西安东郊的浐河、灞河一年接纳的污水量就有5000多万吨,占了西安市污水排放量的1/6,两条河岸堆放的垃圾加起来有几百万立方米,被称为西安的 “生态重灾区”。 
  2004年,随着西安浐灞生态区的设立,这里的面貌悄然发生着改变。2007年,一场水上国际体育赛事,更让许多人惊讶这片区域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张新道(西安浐灞生态区世园园区管理办主任助理):我背后的水面,2007年10月4号5号,在这成功举办了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当时10万市民在浐灞这泱泱水面来看摩托艇世界锦标赛都非常惊叹,惊叹的是这里的变化。
历经6年治理,目前浐灞生态区已建成亲水城市广场18个,拥有水面17000多亩、绿化林地36000亩,并开放了雁鸣湖、桃花潭、广运潭等多处大型生态公园。一座大水大绿、宜业宜居的生态新城正在西安东郊崛起。
王军(西安市委常委 西安浐灞生态区党工委书记):我们一开始确定的思路是以环境治理带动城市发展,以城市发展支撑环境治理这么一个思路,通过几年建设,浐灞生态区已经基本形成了新的城市格局。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西安浐灞生态区一样,十多年前这里也是一片荒地,但是今天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成为西安经济最有活力的地方,对来过西安的外地人乃至西安本地人来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直都不断刷新着人们对西安的城市记忆。
10年前,西安高新区的面积是10多平方公里,而到今天已经发展成近40平方公里的科技新城。对于西安高新区的日新月日的变化,交警强博的感受最新,因为他每天都要在这里执勤,给各种口音的人指路。记者:你一天能接待多少问路的?
强博(西安高新大队唐延路中队交警):我一天最少要接待10个以上,有外地的朋友,也有本地的朋友。各种情况都有,各种方言都有,很丰富多彩。
袁海林(西安高新区规划局局长):2000年到2009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这十年是高新区发展速度最快的十年,也是发展质量最好的十年。
应用材料公司是一家外商独资的世界500强企业,作为全球领先的纳米制造技术企业,应用材料公司正是看到西安高新区的人才优势和优惠政策,于2006年落户西安高新区,5年来,企业在高新区的投资总额已达到2.55亿美元。
邹博(美国应用材料公司西安区总经理):我们非常高兴,几年下来以后,我们感觉西安高新区对我们支持的力度越来越大,而且越来越到位。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西部开发十年来,世界500强企业有100多家落户高新区。十年来,西安高新区连续保持了年均30%的增长速度。如今,西安高新区已成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
曲江音乐厅让普通的西安市民有了欣赏高雅音乐的好场所。
曹彦(曲江音乐厅负责人):这十年西安的文化产业发展还是非常快的,特别是我们的投入,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投入非常大。比如说这个音乐厅、美术馆的建成,可能在西北都是首屈一指的。
在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改善市民文化生活的同时,西安市也注重提升和改善市民的人居环境。在保护大明宫遗址的改造工作中,西安市一次解决了25000户,占全市三分之二棚户区居民的安置问题,使昔日脏乱差的“道北地区”成为西安的文化新区。
周冰(西安曲江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办公室主任):大明宫这个项目,在民生工程方面解决的要远远超过单纯的民生工程,它是通过大遗址保护、大文化产业发展附带民生工程,同时他又通过这个大遗址保护、大文化产业来反哺民生工程。
短短的几天采访中记者发现:在10年的西部开发过程中,西安紧抓机遇,提出“四区一港两基地”的建设思路,不仅拉大着城市的骨架,也在调整着新的产业结构。在这其中,西安高新区无疑代表了这座城市最前沿的高新技术产业的方向;曲江新区则处处彰显着古城西安旅游业的兴旺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地处城市北郊的经济开发和航天航空基地所形成的产业集群都展示着西安装备制造业的优势;而正在新建的西安国际港务区就是按照西部大开的战略思路,承载起西安发展现代物流服务业的功能,标志着西安初步建成了具有口岸服务功能的国际陆港,地处内陆的西安从此将迎来了通江达海的发展机遇。西安国际港务区记者出像:十年良机转瞬至,一片大潮顷刻来。这是西安国际港务区内部宣传册上的一句话语,因为几年后这里将会出现一座集码头、货运、关口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城,从现在开始西安国际港务区就要擎起西安现代服务业走向外部、走向国际都市化的大旗。
西部大开发十年来,西安市生产总值从1999年的577.29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2724.08亿元,翻了两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5900元增加到 18963元。城市建成区面积由2002年的202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369平方公里;随着城市环境综合治理,西安城市蓝天天数由十年前的202天增加到304天,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
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孙清云:西部大开发实施十周年来,西安市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谱写了西安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总的来讲这十年是西安发展变化最快的得到实惠最多的十年,最近中央召开了西部大开发会议决定实施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这为西安今后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好的机遇,今后十年我们将已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为目标为突破口,来推进今后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到2020年西安市的一些优势方面将会达到一些国际化的水平,初步建成国际化大都市。
纵观西部大开发的西安10年,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个字,这个字就是西部大开发的“大”字。10年来,西安的生态建设走的是“大水大绿”的路子,城市发展奔的是“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另外还有“大文化”、“大飞机”等等,这个“大”字承前启后,就像这座城市曾拥有大明宫、大雁塔的大气魄一样,鼓舞人心,振奋精神。相信在下一轮的西部大开发中,西安必将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真正建设成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人民生活富裕、具有鲜明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
- 热点资讯
- 2025-09-30中国金茂确定入场奥体!
- 2025-09-29三兆村城中村改造项目地块一年底全面封顶
- 2025-09-30从建筑到生活的升维革命!大悦城控股首个【全心+】邻里成长社区惊艳亮相
- 2025-09-30科技路金茂府十一卡皮巴拉展,解锁国庆萌趣与健康双重体验
- 2025-09-30当曲江遇到金茂,奏响高端生活共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