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城 西安龙首抬起来――北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2000年以前汉唐行政中心,2000年后西安市行政中心将迁往这里,历史是否还会有惊人的巧合?
近期社会各界正在热议西安行政重心北移问题 ,有传言西安政府机关将北迁。这对北城来说无疑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虽然该消息还没有得到最后定论,北城王者之相已经初露端倪。
有人说,西安经济要发展首先要发展龙头,龙头发展起来,当然可以带动其他地方发展。重振汉唐雄风应该是西安第一重任,从这个意义上说,北城肩负的担子也很重。
过去:千年热土见证辉煌历史
西安是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汉唐行政决策中心未央宫、大明宫均在西安城北,城北一直被喻为西安市的“龙头”。
据史料记载,当年刘邦平定天下后,曾为建都何处犹豫不决。张良等谋士建议定都长安,被刘邦采纳。刘邦令肖何在渭河南岸的龙首塬修建未央宫,开创了西汉二百多年的基业。现在北郊龙首村的地名就由此而来。
北城在历史上所占据的地理位置是何等重要。从古代很城一段历史时期来看,长安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都集中在北郊。
古长安长期为都,因而有凤城之称。传说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同其夫萧史,吹奏紫箫将凤凰引降于京城,后世遂称京都为“凤城”。两千多年前,这里一直是著名的西汉王朝的政治中心之一。
但历史的变迁是无情的,北城承载了几个朝代的辉煌和荣耀逐渐走向衰落,特别是到了上世纪初期,这里变得异常荒芜,成为一片棚户区,也逐渐演变成农村农民的代名词。解放后,城北在西安市整体战略布局中,以汉唐两处保护遗址、渭河湿地以及现代农业为主。相反。多年来城南的发展远远地超过了城北。有关专家认为,城北的发展滞后与西安市初期产业政策有很大关系。
在西安人的印象里,城北是典型的郊区,如果没有近十年开发和发展的历史,人们也许很难想像,在西安市北郊曾有一个有十几万人的大型古代王朝,也没有几个人会相信这里历史上曾经有过辉煌。
现在:西安龙首要抬头
在西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采访,对这里林立的高楼和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略印象很深。感觉城北的发展态势已经不亚于西安任何一个区域。几年前一家国家级媒体在描写西安高新区的地位和作用时,用了“西安城变”这样触目惊心的字眼。那么, 西安城市中心北移则可以在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提到北城的发展不能忽略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1993年以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但经过短短10年的发展,人们到北城去再也看不到那片荒漠的土地。
今天看到的是高楼林立的玻璃幕墙和成片的居住小区。南临北二环、规划中的312国道的必经之地、西铜一级公路从其东部由南至北经过、西安绕城高速公路又从其北部通过,距西安客货两运站各5公里、距市中心5.5公里、距西安航空港30公里,七横十一纵的交通,平均每平方公里拥有公路114公里,高出西安平均水平2.8倍。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其鲜明的区位优势通过条条干道沿伸着北城人四通八达的梦想。
2000年西安经济开发区晋升为国家级的经济开发区,可口可乐、普惠、三菱重工、西门子等十多家世界500强的企业相继入驻,更带起了附近相关产业的发展。2002年,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00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9.5亿元,占全市总量的比值大幅上升。
2003年,北经济开发区又迎来了自身的“二次创业”,并将通过“二次创业”,把开发区建设成为“国内先进、西部最佳”的经济开发区。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时凭借它的自身优势,成了最具潜力的投资区域,同时,开发区也带动着整个北城快速、健康地向前发展。
记者还了解到这样一组数字,目前城北已建立12个工业园区,使得城北具有非常众多的产业集群,产业所聚集的人口引发的住宅需求极为旺盛,并且有大幅增长的趋势。 截至目前经济开发区已引进各类合同项目299项,总投资234.6亿元人民币,引进外资达13.9亿美元,外资实际到位6亿美元。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而现今北城平行的七条路都是以凤城命名,而这七条路所包含的区域已经成为新北城经济发展的桥头堡。从凤城一路沿迎宾大道到凤城七路,昔日的“道北”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这其中一点一滴的变化都成为今天北城的骄傲。
古福地承载西安未来
西安北城,南倚龙首原,北临渭河,自古以来就是关中盆地渭河南岸东、西间水陆交通必经之地,在关中盆地中地理区位十分重要,在西安小平原内,其地理区位则显为最佳。其次西安北郊,北接咸阳、西连户县、周至,东通临潼、渭南,南接长安、蓝田,经济上的辐射、带动作用远较西安之东、西、南郊大。
当然我们不可否认,城北的经济发展还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从上个世纪开始,城北的发展一直是畸形的,明显先天不足。采访中许多企业坦言和城南相比,城北的环境和配套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文化氛围。“正因为如此,城北的发展才需要政府的扶持”,一位开发商说。
采访中记者发现,关于政府北迁正在成为北城的政府、企业、市民谈论的焦点话题。一位房地产开发企业老板表示,从西安的平衡发展来讲,也应该将政府北迁,长期以来西安的发展有一种重南轻北的观念,而一座城市的发展应该是平衡发展,不应该轻一头重一头,就像跷跷板一样,一头轻一头重就会不平衡,北迁后能够给北边的发展带来机遇,形成“新北城”,这样与南郊形成南北呼应,南北都有重头戏,就能把新西安托起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北城的政府、企业、市民正在以积极的姿态应对中心北移。通过“二次创业”的实施,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欲建成“两个基地”和“三个中心”,即中国西部现代产业加工基地和出口创汇基地,西安市重要的物流中心、生态旅游中心和城市综合服务中心,使其成为西安市一个配套完善、功能齐备的新兴中心城区和新城市亮点,并且使开发区的技工贸收入到2006年将实现600亿元。
西安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西安开发区以功能开发为导向、以空间拓展为基础、以七大产业为支柱,树立起了“经营开发区”的新理念,将经过6――8年的努力,把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成为西部重要的现代化制造业加工基地、出口加工基地、物流中心和现代化的西安市新北区。
有关专家提醒说,在中心北移过程中还隐藏着巨大商机。西安作为唐长安城的后裔,在建国初期至20世纪末,城南的发展一直强于城北,但是作为将与国际接轨的新西安来说,城北将随着政府的北迁而成为商家必争之地。对房地产、商业、教育、文化、观光农业等产业都是千载难逢的良机。
- 上一篇:·《法人》:黄金地段十年纠纷案回顾之二
- 下一篇:·遍栽梧桐引凤来
- 热点资讯
- 2025-04-09最新!西安地铁9号线支线规划曝光
- 2025-04-14新一代金茂府 以“未来人居”致献智识人士
- 2025-04-02源邸滨湖2025湖岛美术馆首展,正式启幕
- 2025-03-31原乡牧歌CCHC全龄康养模式发布 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 2025-04-03国际顶尖设计团队齐聚 地建嘉信臻境2025经纪人峰会共话未来人居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