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房产网 > 旧数据

难摘的红帽子下:2亿资产被占和13年刑期(上)

2004年04月01日 08:51   来源:http://www.soufun.com

      十年前,拥有2亿多元资产的四川著名民营企业―――德阳政通置业总公司突遭横祸:法院强行将该公司宣告破产,公司的全部资产被以低价变卖的方式瓜分,由司法及行政机关多个部分组成的“专案组”联合办案,将政通公司老板肖安宁以“侵占集体财产罪”、“非法集资罪”判刑13年。此案虽引起四川省委两任书记的关注并作重要批示,海内外媒体先后公开披露,但法院碍于种种关系不敢秉公断案,虽几次改判,受害人至今仍未昭雪平反。

           超常的发展

         据了解,四川德阳政通公司的前身是德阳市纸张用品公司,原挂靠于市文化局,每年向市文化局交纳一定的挂靠费,是名为“集体”,实为肖安宁个人投资的私营企业。对此,市文化局、国资局、体改委、集经办曾联合以正式文件证实:国家及上级主管部门均未出资。在当时的政策背景下,私营企业必须挂靠一个“主管部门”,带上一顶“红帽子”,工商局才注册登记。1993年3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纸张公司变更为德阳政通置业总公司,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和经营,实际投资人仍为肖安宁个人创办的文化纸张公司,但工商注册时那顶假集体的“红帽子”仍未摘除。1994年后,国家要求个人投资的“假集体”企业须与挂靠部门脱钩,恢复其本来面目。于是德阳市文化局、工商局、国资局、体改委、集经办先后下文,再次确认国家、集体在政通公司无投入,同意解除文化局与该公司的挂靠关系。根据“谁投资谁所有”的法律规定,政通公司纯系肖安宁个人投资的私人企业,这是不争的事实。

        政通公司成立后,董事长肖安宁抓住商机,率先响应德阳市委、市府的号召,进入当时尚未很好开发的德阳市旌湖开发区,以每亩14万余元的高价依法购得大量土地使用权,此后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其房产开发总量达到德阳市新区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经专业评估机构评估,其资产达到2.68亿元,负债仅8000余万元。但就在企业如日中天之际,一场浩劫悄然向政通公司袭来。

         强制性破产

         为了促进公司的房产销售,1994年12月26日政通公司推出了一套经市公证处公证为“合法、有效”的优惠售房方案:购房者可预付房款,以一年为期,到期后如愿购房的可享受25%的优惠,不愿购房的可由公司多付25%的价款予以回购。基于公司的良好信誉,一时间引来了众多购房者,预购资金达到2000余万元。

          但没想到,邻里失火殃及池鱼。正当政通公司大力实施“优惠售房”方案之际,1995年12月8日在政通公司开发地附近的一家公司修的劣质住房坍塌,造成多人死亡。此事震惊全国,引起购房者的恐慌。许多原先已付款预购政通公司住房的购房者不明真相,出于对房屋质量的担心,纷纷要求退款。加之国家当时紧缩银根,企业贷款困难,使政通公司一时无法满足部分人的退款要求。于是这些人便到市委、市政府上访。市委、市政府对上访事件感到十分恼火,指示立即成立由公、检、法、司、审计等多个部门组成的“专案组”,首先由市检察院逮捕政通公司老板肖安宁及相关职工。接着,由根本无评估职能的市审计局推翻原来评估机构对政通公司资产的评估结论,将政通公司资产仅评估为8000万元,负债1.2亿元,造成资不抵债的假象,硬把该公司作破产处理。

        在强令破产后,政通公司的两亿多资产未经任何拍卖程序,就以令人难以置信的低价“变卖”:一幢7000平方米、价值上千万元的商住楼,市工商局仅用210万“购得”,旋即转手,净赚数百万;市农行中区支行劳动服务公司以385万“购得”价值1200万元的一座写字楼,还白送给时价为100万元的一块地;评估价值为7000余万元的四星级高档度假村,以1800万元贱卖给市农行;一幢价值2000万元的商住楼,市建行以400多万元买下,转手一倒卖,净赚900余万元;市检察院也以400元/m2(时价的一半)“买得”一幢楼……

 

责任编辑:三秦房产网
声明:凡注明"来源:三秦房产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三秦房产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三秦房产网立场。
热点资讯
2025-06-10中办、国办: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引导支持社会力量运营长期租赁住房
2025-06-12曲江新区:融合创新推动文旅产业蓬勃发展
2025-06-20西安楼市新政:优先供应“好房子”地块
2025-06-10楼面价11707元/㎡!绿城竞得奥体核心板块最后1宗住宅用地
2025-06-30央行:加大存量商品房和存量土地盘活力度,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热点资讯
  • 本周
  • 本月

更多>>推荐楼盘

[正荣·紫阙台] 17263 城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