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楼市之10大怪象(下)
5、策划惯性之怪状――“粘贴”大师
策划大师们在“策划”干上两年就成了“流水线”上的熟手技工,这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粘贴”是他们的拿手好戏,只要有那么几份各种形态物业的策划范本(如:豪宅、小户型、写字楼、商铺、多层、别墅等)在手,一个晚上便可炮制出一份“非常份量”的策划报告,除了市场篇做出些针对性的调整分析外(项目位置可能不同),其他的如市场定位、营销策略、广告计划等都可以直接按鼠标右键从类似范本里“拷贝”过来,然后把开发商、项目名称和日期对应改过来便大致OK了!就这样,外行人看起来充满“智慧”和含金量高的策划方案,就是被这样轻易地“COPY”出来的。加上房地产代理行业策划人员流动性大,互相兼容性也比较强,到最后纵观各家公司做出来的策划方案,几乎都是大同小异,甚至连标点符号也时常“撞车”。有谁能想得到原本非常神圣的策划行业,竟被这批不思进取更别说与时俱进的“COPY高手”亵渎了十余年,是行业的悲哀,更是时代的悲哀!(但细想,也不能全怪他们啊,这也是现代社会工作节奏所造成的,可悲啊!)
6、标书制作之怪状――本末倒置
揽业务就要竞标,竞标就要有标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报告书”。目前我国房地产代理行业在此方面步入了一个很大的误区(想必是与开发商的喜好分不开的),就是“重量不重质”,要的是策划报告的厚度,至于质量如何倒是其次,开发商也是如此,一看,这么厚!包装这么精美,说明该公司办事认真,作风踏实,打印象分也给高些,由此引发了“写得越多越好、包装就是生产力”等连锁意识,光是白花花的纸张都不知浪费多少。本人就曾看过不少策划书,洋洋洒洒的上百页,装裱精美得像弥足珍贵值得典藏的艺术品,甚至配有古色古香质感十足的红木雕盒,气势相当恢弘,但看完后却发现什么都没有说到位,说了半天全都是纸上谈兵,没有一句是能帮助项目解决实际问题的,而只是恰到好处地保持若即若离的态度。手里捧着诸如此类的“能飞天遁地的策划书”,看到边上打开着的精美雕匣,倒是不禁让人想起古代郑人《买椟还珠》的故事来。
7、角逐份量之怪状――脑体倒挂
现在房地产代理行业僧多粥少,竞争异常激烈,收取费用的标准也相应一路坐滑梯,甚至有些项目为了做名气,即使亏本也接过来做。由于大市场行情牛市十足,“军师诸葛亮”(策划)开始贬值了,“关羽、张飞”(销售代理)反而值钱了,毕竟房子只要盖起来就不愁卖,根本不需要什么策划,若有也只是一些门面功夫而已。所以在竞标角逐的过程中,策划的份量慢慢演变成代理的陪衬(直接比拼谁的代理佣金低)。开始是把策划费打入代理佣金里面算,接着是获得代理权后返还策划费,后来干脆直截了当打出“免费策划”的口号!就是这样,谁让你们策划总是喜欢玩虚的,远不如销售代理那样真枪实弹地实干,白花花的钞票回笼到开发商的手上,这才是人家最为关心的,因为那可是看得见的实在!
事实上在中国远不止房地产代理行业“脑体倒挂”,就连装饰行业也是整日在报纸上叫嚣“免费设计,只收施工钱”。呜呼哀哉!在国外最值钱的“设计”到中国却成了“附件”――竟然是“免费”的?这是崩溃式倒退,还是跨越式的进步,我一时也搞不懂。
8、博弈决战之怪状――功夫在诗外
“功夫在诗外”说得一点都没错,只要是参与过竞标的人都会有同感。房地产代理业务竞标有三个层面的比拼,第一是技术层面,主要是比拼看谁对项目的定位、包装和销售等技术方面更出彩;二是商物标的指数,就是比拼看谁收取服务费用和代理佣金比例较低,现在有的把本钱也搭上,就是给予发展商所谓的保证金;三是关系层面,看谁的关系硬或谁的公关手段高,切记这是在中国,尤其是国企,人情大过天,加上目前房地产市场形势大好,专业水准的高低也一时难见分晓,于是“关系风”便大行其道,君不见各代理机构的掌门人甚至是开发商年年都在读永不肄业的MBA。
9、一病百药上之怪状――不管它什么病,百药全上
在此行业还有一个怪现象,就是许多房地产代理公司,都非常喜欢用惯常的操盘手法操作项目。比如有的项目,它是因为当地市场的购买力有限,项目销售的缓慢,影响了开发商资金的回笼,也导致了项目建设的缓慢。但在这过程中,开发商就急着催代理商拿出应急方案,代理商也因为被逼急了,就随意拿出一、两个方案救急,这就导致了代理商日后惯性地使用此手法。
10、未来发展之怪状――半个开发商
200多年前,西方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著名的“分工论”――“专业分工能创造价值”。但这一理论健康运行200多年后,在中国的房地产营销代理领域却受到“回归”的挑战,代理业竞争白热化的结果是,出现了“参股开发”的现象(当上半个甚至整个开发商,这就无需再竞标了),且已呈现燎原九州之势。对于诸多类似“多面手”的代理机构未来命运将如何呢?本人在此借用王志纲先生的“长短论”做一番参考:"人有两种,一种是飞禽,一种是走兽。我们就象飞禽,企业就象走兽,飞禽的价值在于翱翔于九天之上,所以它才能不断地掌握天下大事,它的功夫在那里呢?草枯鹰眼疾,它可以在几千米的高空,一下子就把野兔抓在手中。走兽的使命呢?就是深挖洞,广积粮,埋头苦干一心一意往前走。如果哪个机构或哪个人既想当飞禽又想当走兽,那它就成了蝙蝠。说它是禽,它又是兽,说它是兽,它又像禽,最终只能成为不伦不类的一种动物,它原来的优势功能就退化了。”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新浪陕西房产频道转载此文不代表频道同意其观点。)
- 上一篇:·中国楼市之10大怪象(上)
- 下一篇:·上海官员反驳楼市崩盘 称现只是高档房放量期
- 热点资讯
- 2025-06-10中办、国办: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引导支持社会力量运营长期租赁住房
- 2025-06-12曲江新区:融合创新推动文旅产业蓬勃发展
- 2025-06-20西安楼市新政:优先供应“好房子”地块
- 2025-06-10楼面价11707元/㎡!绿城竞得奥体核心板块最后1宗住宅用地
- 2025-06-30央行:加大存量商品房和存量土地盘活力度,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