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房产网 > 新闻中心 > 评测

上市公司集体撤离楼市之谜:利润空间大幅缩水

2005年01月17日 14:04   来源:今日财富地产SHOW

    原来尘世间有很多烦恼是很容易解决的,有些事只要肯反过来看,就会有另外一番光景,终于才明白,静花水月是什么意思,其实情之所至,应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撤谁进,又有什么关系,只要楼市能够理性发展不就行了,今天那边是小霸王,可能明天又会轮回这边了。

    利润空间大幅缩水,资金实力、开发水平无法保障

    头几年,房地产是上市公司的香饽饽。2000年开始,众多非房地产类上市公司纷纷通过收购、置换等方式大量涉足房地产开发,祖国上下,一片热火朝天,似乎天底下只有盖房子才是英雄。现而今,风水轮流转,部分专家分析说可能会出现泡沫,又有政府官员群起灭泡,这大风一起,云还没飞扬呢,大家又纷纷转产撤资做其他去了。

    据说,仅2004年下半年,就有上海梅林、三元股份、华源股份、云大科技、亚华种业、轻纺城、广西斯壮等公司转让房地产企业股权。云大科技、四维瓷业、浙江阳光等公司的投资项目刚刚启动便被迫退出。

    有人说,到底是隔了一条江,且不管江是小是大,反正是隔了江,就两重天,既使香港有了金融风暴,波及内地也是十分有限。因而,一直以来,内地总有大量资金进入房地产业,因为据说房地产有着一直高达15%~30%的利润空间。甚而还有媒体报道,目前大陆房地产投资已经占到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8%,在一些房地产投资旺盛的大城市,这一数字已经达到55%以上,成为拉动当地GDP增长的主要动力。

    房地产行业在几年当中,都稳坐暴利排行榜的第一把交椅,并非徒有其表。其成本包括:拿地成本、建安成本、开发销售成本和相关的税费。在抛开这些成本之后,一般公司的利润一般都可以维持在10%~15%,有的甚至高达30%,将社会上一般行业0%~5%的利润远远比了下去。不能不说,这钱挣得太容易了,也就难怪N多公司眼馋,纷纷投身其中。

    现今,大家不约而同地纷纷潜逃房产市场,甚而还有公司宣称这一辈子都不打算再涉足了,这种不肯过江东的决心,是否意味着房地产赚不到想象中的那么多钱了呢?

    去年6月,人民银行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而后颁布实施的《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风险管理指引》则进一步对房地产企业的直接融资加以限制。随着宏观调控效果的逐步显现,不少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面已然捉襟见肘。在利润空间开始大幅缩水,资金实力、开发水平无法保障的情况下,尤其是开发成本逐渐透明的现实中,开发商赚取的只能是合适的管理成本和专业利润。对于那些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上市公司来说,行业风险也就显露出来了,那么尽早抽身也无疑是现实的选择。

  但前人曾说过: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你怎么退出?

    你唱罢了我登场。这边非房地产上市公司合影谢幕了,那边的地产专业上市公司又借机收购扩张登台了。曾有人戏言,地产业将有大规模扩张的趋势,因为凡是中国人都有个拖拉斯情结。姑且不说这算不算中国人的固有情结作祟,但大型地产企业对外扩张俨然已经成了趋势。他们通过兼并收购中小地产企业,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土地。

    当上市公司集体撤退,非专业、开发能力和实力不够强的开发企业退出,资金和土地资源向专业的地产开发企业集中,利润开始大幅下降时,房地产行业也正快步走向理性,宏观调控大背景下房地产业对上市公司的吸引力正在逐渐减弱。

    人这一辈子都不知道还会经历多少回的融资撤资,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到底是该融还是该撤。还是古人眼光亮啊,这不,又正应了一句话,凡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事实,你改变不了,因为过去了。

责任编辑:吴永
声明:凡注明"来源:三秦房产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三秦房产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三秦房产网立场。
热点资讯
2025-06-10中办、国办: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引导支持社会力量运营长期租赁住房
2025-06-12曲江新区:融合创新推动文旅产业蓬勃发展
2025-06-20西安楼市新政:优先供应“好房子”地块
2025-06-10楼面价11707元/㎡!绿城竞得奥体核心板块最后1宗住宅用地
2025-06-30央行:加大存量商品房和存量土地盘活力度,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热点资讯
  • 本周
  • 本月

更多>>推荐楼盘

[正荣·紫阙台] 17263 城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