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报:西安百名市民欲合伙建房
个人集资建房是否具有现实操作性成为争议焦点
看着房价的上涨,工薪阶层既想掏钱少又想买到好房子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昨日,西安市100多位市民开起了“个人集资建房筹备委员会”,本打算像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一样,成立一个组织,自己掏钱买地盖房,最后却不可避免地成了一场信用大争论。
登记人多来的人少
昨日下午2时许,在路标的指引下,记者找到友谊东路的会场。只见会场门口两个工作人员正在对来人的身份进行登记,厚厚的本子上有姓名、联系方式、建房区位、面积等登记资料。据她们讲,在本子上登记有341个个人以及共计299人的3个团体。据了解,在今年1月份,发起人熊晖在网上发布组建“个人集资建房会”的贴子,参会人员都是通过网络、媒体上看到这条消息后,而联系起来的。虽然人数累计超过600人,但会场里却有一半座位空缺着,出席人数也不过100多人。
下午2时40分左右,熊晖独自一人坐在主席台上,在发言中称,他的打算是将大家的资金集中到一起,注册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再以公司的名义购地、建房,因为省掉了开发商利润、广告销售费用、机构维持费用和项目贷款利息,所以价格可以做到开发商项目的60%到80%。
资金如何管理成了焦点
话音刚落,就有人提出质疑。市民张女士认为,将这么多人的资金积攒到一起,到底该由谁来保管,又怎么保管很难办。“我是干财务的,虽然通过银行可以保管资金,但这么多人银行很难同意。据我了解,目前全国还没有一家银行愿意受理这个业务。”像张女士一样,很多人都关心资金的问题,几乎每个人的提问都与此相关,台上熊晖只好不停地将自己的设想向众人介绍。到下午4时自由发言时间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成了一场信用大争论。
有人提出应当建立一个制度,将资金如何运用、保管,由谁担任筹备委员会委员用章程规定出来;一位樊姓先生索性让大家“捂好自己的钱包,不要轻易拿钱出来”,在制度不完备的情况下千万别把钱掏出来。他告诉记者,个人集资建房肯定是件好事,但要真正实施却很难,外地城市也在炒这件事,但至今还没有一个成功的。“我们能来,要么就是没房,要么就是想改善现在的居住条件,但资金问题不可避免。
熊晖告诉记者,他也是看到北京有人筹建个人合作建房组织后,才有了这个想法,并和北京那边取得联系。本来他对此事很有信心,但北京最新的结果是原本支持此事的银行撤了资,让他信心有些受挫。但不管结果怎样,熊晖称自己在西安都会坚持下去。
- 热点资讯
- 2025-04-25越秀西安 | 94亩,越秀携手高科落子沣东高新科创融合区,领袖西安第六盘
- 2025-04-30越秀西安 | 三代同堂换房记:从蜗居高新到143㎡四代洋房,我们等了十年!
- 2025-04-28央行上海总部:2025年一季度长三角地区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增加2528亿元
- 2025-05-06引爆五一!实景美学样板间开放的背后,看紫雲境如何重构主城生活标准
- 2025-04-27加速建设!一批安置房、酒店迎来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