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房产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要闻

个人集资建房资金监管遭遇信任危机

2005年04月07日 09:22   来源:三秦都市报
    尽管在今年的3・15专题论坛上,几乎所有的开发商都众口一词,认为个人集资建房是个天大的笑话,但是,由熊晖发起组织的“西安市首例个人集资建房筹备大会”照样还是在上个周末如期召开,会议争论的首要问题落在资金监管问题上,可熊晖称“先前谈好的两家银行已悄然退出”,没有银行对集资款进行监管,参会者都显得异常茫然,一时间,西安“个人集资建房”由此蒙上阴影。

    西安筹备大会

    资金如何监管尚无定论

    4月3日,由熊晖个人发起组织的“西安市首例个人集资建房筹备大会”在省测绘局员工活动中心二楼“五一餐厅”举行,66名响应者到会(听熊晖助手介绍:原本通知了341名,由于路上堵车,加上清明节的因素,所以一些人不能准时到场),当然大会也吸引了中央、省、市有关媒体记者的关注。熊晖在简述他发起的西安个人集资建房的筹备情况后,目前最紧要解决的是信任危机的问题。他一再强调,他自己是一个对房地产行业非常了解的专业人士。并坦言,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银行表态愿意合作来负责监管集资款项。当熊晖把如何解决信任危机的问题重点提出来,让与会人士讨论时,有人建议,在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尚未完善的情况下,谁也不能相信谁,每个人都要捂紧自己的钱袋。还有人提议,应该集思广益,讨论出一个公司章程,并迅速招募志愿者组建分工明确的专门工作小组,如法律组、财务组、后勤组、外联组等。

    事后,熊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个人集资建房就是要把握整个项目操作过程中的自主权;再就是资金上的自主权,必须透明操作,有一个监管制度。不论何种操作形式,资金是第一步,没有钱,后面的买地、盖房啥都是空的。”

    记者获悉,目前已有11名志愿者愿意无偿参与到前期筹备工作中来。直到大会结束,关于资金监管及安全问题仍未讨论出结果来。

    深圳林立人

    成功与否不取决于银行

    4月5日下午3时,本报记者电话采访了北京个人集资建房的首倡者――于凌罡先生,记者提问前,于凌罡特别强调他们现在是在合作盖楼不是个人集资建房。他说,参与合作盖楼的每个人的钱都存在自己的账户里,这是一种在资金、权利、义务、责任等方面全方位合作的盖楼模式,是由一群志同道合、接受合作盖楼制度的业主共同实施的。其宗旨为:在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依托银行服务,公开所有账目,赋予每个参与者协作监督权和建议权。对于建成的住宅楼,根据事先协议的合理分配原则,业主们可以得到价格便宜、底商分红和物业自主服务的回报。与直接购买商品房相比,合作盖楼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和利益回报。他们要的是楼,最终楼盖起来后,管理这块交给政府来做。就政府的态度,于凌罡说他咨询过有关部门,对他们这种形式是支持的。

    当记者提到他与银行、北京万通的合作情况时,于凌罡告诉记者,他们和民生银行中关村支行的合作不可能中止,现在与地产大腕冯仑所在的北京万通公司仅仅只是在开始接触的层面上。

    同日,记者还拨通了深圳市首例个人集资建房的发起召集人林立人先生(深圳九九加一实业董事长),林先生很自信地表示:“成功是必然的,成功与否并不取决于政策或银行,主要在于召集人要不畏艰难,不能有私心,最关键要行得正,自己要有能力”。他认为,熊晖的想法是正确的,但要多和银行沟通,主要是完善自己的程序,尽量降低政策、资金的风险。

    林先生向记者透露,近期正在联系全国各大城市的个人集资建房发起人在深圳开一个专门研讨会。

    金融机构

    只要符合法规 银行乐于监管

    西安首例个人集资建房发起人――熊晖先生此前向外界提过,有西安的两家银行(其中一家是中信实业银行)曾有意与他合作。4月5日9时30分,本报记者专程赶到位于科技路的中信实业银行高新技术开发区支行,该行刘立航副行长接受了本报采访,刘行长说银行与个人集资建房者的合作只是银行提供的一种常规业务。熊晖要与广大购房者达成一个统一的模式,比如公司成立起来,公司的章程、管理制度等,银行仅仅是被授权委托。这一块对银行的综合收益虽说挺高,但前期有些东西还不够明朗,所以银行方面对此比较谨慎。对于个人集资建房,分行、总行都在咨询,收集相关的信息,提高各自的认识。熊晖他们也应该去完善一些东西,参与的“业主”也要学习了解有关法律知识。

    刘行长说,做个人集资建房必须要去适应政策,不能让政策来适应你。只要符合《公司法》及相关法规,应该说是乐于做资金监管,银行实际上是按授权委托做资金的归集、监管。

    另外,还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银行都在缩减对房地产的贷款?即便是专业的开发商?贷款难度都很大。集资建房能否贷到款项?主动权几乎全部在银行一方。银行贷款前还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审查公司的开发资质、信用记录、经营业绩等,对于这种新的集资建房公司而言?这些指标全是空白。银行如果愿意承担这笔贷款风险?实在需要很大的勇气。

   

    总的说来,目前我国对个人集资建房的政策法规还是不完备的。政策和市场、企业和消费者个人都处于摸索阶段。一旦出现纠纷,没有相关的政策、法规可以作为解决的依据,会埋下隐患。而且房产开发是一系列连贯的环节,某个环节出现脱节都会影响整个工程进展,甚至前功尽弃。

    无论个人集资建房最终成功与否,最起码表达了老百姓的意愿,社会需要质优价廉的普通商品房与经济适用房,作为政府相关部门,是不是应对集资建房这件事情引起重视,采取措施,切实解决好普通老百姓的住房问题?

责任编辑:文远东 冯书文
声明:凡注明"来源:三秦房产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三秦房产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三秦房产网立场。
热点资讯
2025-04-25越秀西安 | 94亩,越秀携手高科落子沣东高新科创融合区,领袖西安第六盘
2025-04-30越秀西安 | 三代同堂换房记:从蜗居高新到143㎡四代洋房,我们等了十年!
2025-04-28央行上海总部:2025年一季度长三角地区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增加2528亿元
2025-05-06引爆五一!实景美学样板间开放的背后,看紫雲境如何重构主城生活标准
2025-04-27加速建设!一批安置房、酒店迎来新进展
热点资讯
  • 本周
  • 本月

更多>>推荐楼盘

[正荣·紫阙台] 17263 城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