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房产过剩与抵债房背后的真相
记者观察:房产过剩与抵债房背后的真相
本周在一家报纸上看到一个关于工程抵债房的信息,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些所谓的工程抵债房的出现并不是个别现象,大部分是开发商用手中的商品房抵附建筑商和材料供应商手中的工程款和材料款,而这些建筑商和材料商急于将这些房子变现。以前最多看到的是网上的低价房源,也有一些中介公司掌握着大批抵账房,而公开在大众媒体上尚属首次。
目前很多市场上在售楼盘大部分或多或少都有此类房子以某种特殊的渠道或方式在市场上流通,记者在一家专业公司就看到对外以很低的价格出售的几十个抵账房信息,其中有不少市场上的知名楼盘。据说,目前甚至出现专门销售抵债房的中介公司。
抵账房的大量出现折射出目前西安房地产市场一些不为人知的东西。首先,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抵账房。一方面说明开发商手中缺钱。资金短缺是去年以来房产行业的普遍现象,而去年的宏观调控和银行对房产信贷紧缩造成许多开发商“供血不足”,有的出现资金链断开。无奈之下只有以房抵债。
另一方面说明开发商手中的许多房子卖不出去,所以才有此“下策”。据权威统计显示, 2005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5.58亿平方米,而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达1.4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5.7%。西安的商品房空置面积有多少,目前没有一个比较权威的数据。
根据记者掌握的情况,去年整个陕西商品房空置面积接近500万平米,据此推算,西安的积压商品房面积应在400万平米左右,有的楼盘积压几亿元资金比较常见。这几百万积压房相当一部分都变成了抵债房。
其次,这些抵债房会给市场带来什么影响。据了解,这些房源价格非常诱人,有的优惠幅度高达每平米几百元,少的也有5%――10%的优惠,很明显会扰乱市场价格,更重要的是对购房者的心态产生一定影响。在目前楼市消费信心刚刚复苏的关键时刻,这种影响的负面效应还将会更加深远。
此外,抵债房也折射出开发商在无奈之下产生的诚信危机。“欠账还钱”是自古以来的道理,按照正规和法律认可的方式通过公开招标和签订合同之后,欠账就可以随便用自己的积压产品来顶帐。开发商则巧妙的把市场风险转嫁给材料商和建筑商,而不用承担任何违约责任。这种现象也许只有房产行业才会有。
有人说,商品房过剩是表象,大部分买不起房才是深层次原因。可以肯定,只要有人买不起房,就会产生商品房过剩现象;只要房子过剩,就会有大量抵账房出现;那么,只要出现抵账房,就会说明楼市存在着很多问题,至少这个市场的发展是非良性的。
- 热点资讯
- 2025-04-25越秀西安 | 94亩,越秀携手高科落子沣东高新科创融合区,领袖西安第六盘
- 2025-04-30越秀西安 | 三代同堂换房记:从蜗居高新到143㎡四代洋房,我们等了十年!
- 2025-04-28央行上海总部:2025年一季度长三角地区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增加2528亿元
- 2025-05-06引爆五一!实景美学样板间开放的背后,看紫雲境如何重构主城生活标准
- 2025-04-27加速建设!一批安置房、酒店迎来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