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慎建议:宏观调控房地产业要少用行政手段(图
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原会长杨慎讲话
4月25日上午,2006年中国房地产国际研讨暨《2006年房地产蓝皮书》发布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报告厅举行,中国房地产协会原会长杨慎在会上指出:“继续执行对房地产价格调控,稳定房价,还是我们当前一项重要的任务。”
他说:“‘两会’期间,代表和委员们的意见、社会的呼声、总理的报告对此都有非常明确的观点,要求稳定房价、降低房价,现在正在落实,我们有这样的信心,我们的房价能够通过各种综合措施,达到稳中有降的目标。”
杨慎认为,我们现在对房价的调控一般都用行政手段比较多一些,经济手段注意得不够。他说,“我们没有经验,也不会。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出现问题,调控的目标和调控措施背道而驰”。
“举例说,去年宏观调控,要稳定房价、降低房价,但是我们的调控措施,一个是紧缩信贷,一个是减少土地供给。紧缩信贷就意味着放贷减少;减少土地供给,就把土地供给减少了。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减少,必然使价格上涨。银行信贷减少了,土地供应减少了,市场上的房子减少了,房价必然降不下来。所以,我们调控的目标和调控的措施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行政手段和市场价值是相辅相成的,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两者之间是相互补充的关系,不是说现代宏观调控就是用有形的手来打压无形的手,这样就容易出现用行政手段的办法,最后房价降不下来,调控的预期目标难以达到或者收效甚微。”杨慎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副局长王延中博士认为这还要回到住宅的性质上来看。他指出:“住宅从本质上来讲是商品,是市场机制配置起主导作用的商品供求关系。目前的价格控制措施能不能真正使住宅的价格降低下来?能不能使每个人都有自己想住的房子?这个问题是一个经济学的问题,是一个市场供求关系的问题,也是政府管制和政府决策的问题。”
4月2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编撰、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06年《房地产蓝皮书》发布,该书预测,从2005年房地产市场供求以及价格变化的情况看,2006年北京市房地产价格继续上涨的可能性较大,但涨幅将低于2005年水平。
2005年的中国房地产市场风起云涌,商品房价格跌宕起伏,为社会各界所关注,稳定房价也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2006年社会关注的目光仍聚焦于房价。4月2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编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06年房地产蓝皮书》在京发布。蓝皮书以房价为主线,提出“环房匹配指数”概念,并对中国35个大中城市(2000~2004年)“环房匹配指数”进行了评价,并指出,我国房地产价格长期走势是上升,而不是下降。
4月25日,“2006年中国房地产国际研讨暨《2006年房地产蓝皮书》出版发布会”在京举行。《房地产蓝皮书》指出,从2004年开始,国内其他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开始步入快速发展轨道,工、农、中、建四大商业银行的绝对领先地位已经受到挑战。2005年的情况则进一步印证了这一判断。
4月2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编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06年房地产蓝皮书》在京发布。蓝皮书指出,目前国内个人住房贷款发展速度放缓,整体市场进入平稳发展期。
- 热点资讯
- 2025-04-25越秀西安 | 94亩,越秀携手高科落子沣东高新科创融合区,领袖西安第六盘
- 2025-04-30越秀西安 | 三代同堂换房记:从蜗居高新到143㎡四代洋房,我们等了十年!
- 2025-04-28央行上海总部:2025年一季度长三角地区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增加2528亿元
- 2025-05-06引爆五一!实景美学样板间开放的背后,看紫雲境如何重构主城生活标准
- 2025-04-27加速建设!一批安置房、酒店迎来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