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新区200亿打造中国西部第一文化品牌
在我市人大、政协两大盛会隆重闭幕,《西安发展白皮书》发表之际,在全市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四化”发展理念,上下一心,共谋发展之时,曲江新区管委会提出了“200亿元打造西部第一文化品牌”的宏伟构想,提出了以30个重大项目为为载体,实施至这一战略构想的落实举措,提出了2005年率先启动18项重点项目工作计划,并迅速投资设立了负责项目运行的10个专门公司,这是落实市委十届六中全会精神,提升境界的大思路,新理念;是提高标准,狠抓落实的大举措,新机制;是干难事,不容易,干成事,了不起的大目标,新亮点,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使我们看到了西安发展的冲力所在,动力所在,竞争力所在,看到了文化优势,文化项目,文化产业给西安发展带来的激活力,拉动力和核变力,看到了曲江文化立区,旅游兴区的辉煌前景。 ##Detail_Page_AD##
打造中国西部第一文化品牌的30个重大项目
30个文化项目撑起曲江西部第一文化品牌的战略构想,形成完整的项目体系,总投资愈200亿元,具体如下:
1、 建设中国第一个文化MALL ?D 大唐不夜城,投资30亿
2、建设中国第一个唐文化主题公园 ?D 大唐芙蓉园,投资12亿
3、建设中国西部唯一的海洋文化主题公园 ?D 曲江海洋世界,投资8亿元
4、建设中国第一个国家级佛教文化研究中心三藏佛教研究中心,投资2亿元
5、建设中国最大的素食斋 大唐素食斋,投资2亿元
6、建成中国第一个丝绸之路主题雕塑园 ,投资3亿元
7、建设中国西部第一个游乐公园 曲江欢乐世界,投资12亿元
8、建设中国第一个爱情博览园,曲江寒窑,投资5亿元
9、建设中国第一个唐诗文化主题公园 唐诗博览园,投资5亿元
10、建设陕西民俗、戏曲、文学艺术大观园,投资5亿元
11、亿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国际展览中心为依托,建设中国西部文物博览中心,投资2亿元
12、建设大唐新天地项目,投资2亿元
13、建设丝路风清园核曲江流饮1000亩南湖水面项目,投资100亿元
14、建设老西安博物苑,投资4亿元
15、建设大雁塔南北广场,投资8亿元
16、建设青龙寺、乐游塬文化公园,投资4亿元
17、建设大唐通易坊,投资1亿元
18、建设中国第一个唐文化体验式主题宾馆唐华宾馆,投资1亿元
19、以唐长安古乐为载体,改造唐歌舞厅,投资1亿元
20、提升曲江万亩生态林,投资2亿元
21、实施秦二世陵保护和利用工程,投资4亿元
22、实施汉宣帝杜陵保护和利用工程,投资8亿元
23、建设西安音乐厅,投资2亿元
24、组建曲江艺术团、曲江歌舞团等艺术团体,投资1亿元
25、建设曲江高架观光游览车,投资2亿元
26 筹建中国第一个文化主题论坛曲江论坛,投资1亿元
27、建设西部民俗民居博览园,投资18亿元
28、依托西影集团、西安广电中心,投资6亿元,打造西部影视文化第一品牌;
29、依托西安植物园,建设曲江植物博览园,投资3亿元;
30、建设“大唐六街”,包括金石书画一条街、古玩珍宝一条街、酒肆茶楼一条街、庙街等,投资20亿。
这30个项目涵盖历史文化、现代文化、地方文化、国际文化,紧紧围绕“大唐圣境”这一主题意象铺展开来,形成乐唐风新韵、承古开新的文化大格局,将以独一无二的世界奇观吸引全球的目光。
[!--empirenews.page--] [/!--empirenews.page--]
文 化
文字、文明、文化。文化产业、文化事业的发展,印证了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二十年前的预言:“一个高技术的社会必然也是一个高文化的社会,以此来保持整体的平衡”。
世界经济的迅急发展也正在印证这一预言!
法国人发明了电影,美国人创造了电影产业。从贫穷的非洲大陆,到欧洲文明的发源地;从固守文化传统的大中东,到开放多元的美洲大陆,好莱坞大片风靡不衰。美国电影的出口额在所有产品中雄踞第二,仅次于航空产品!占据了世界电影市场80%的份额。##Detail_Page_AD##
日本经济曾创造世界奇迹,以现代科技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功居其首,它几乎垄断了全球的唱片业、出版业和动漫卡通业,文化产业年产值占到了GAP的70%。
韩国前总统金大中的施政纲领明确提出,要把文化产业培育成 “韩国21世纪的骨干产业”。当国人面对扑面而来的韩剧、韩流时,可曾想到,一个巨大的文化消费正在将滚滚财流输向东邻。
事实表明,发达国家正在不遗余力发展文化产业。在国际舞台上,文化正在成为国与国竞争的利器!文化在全球竞争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
最新出炉的2004《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户将文化产业作为主营业务的跨国公司就有9家!而在美国400家最富有的公司中,就有72家是文化产业公司。好风凭借力!
文化产业是2 1世纪最具增长潜力的产业,和高科技产业、旅游产业并称为三大朝阳产业!
在迪斯尼,一件普通的T恤,只要贴上“米老鼠”、“唐老鸭”的标记,价格就会翻跟头;一个普通的汉堡在肯德基、麦当劳里卖出去,就比在街头小店贵了四、五倍!
这就是品牌的魅力!
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品牌正在迅速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穿牛仔、用IBM.电脑、索尼音响、德国电话、意大利冰箱、韩国空调、芬兰手机;穿西装,喝可乐、吃肯德基、品咖啡;看美国大片、观F1方程式赛车……。
这是一个20年前中国人绝对没有想到的世界!
这是一个品牌决定胜负、决定一切的时代!
强者愈强,弱者出局!.
文化基因决定商业基因,文化基因和商业基因共同生成品牌。
广袤的西部,是中华山川河流之源、文化之源、文明之源。
神秘的西部,是极品的丛林,是文化的宝藏,是神圣的“喜马拉雅”。
开放的西部,是未来中国的战略高地,是沟通欧亚的桥梁!
西部本身就是一个响亮的极品品牌!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共建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一个中华民族伟大文化复兴的时代即将到来!这为西部的文化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西部从来都不缺少文化资源,缺少的是创意大手笔,缺少像迪斯尼一样的有眼光的投资商和文化运营高手。
西部呼唤文化品牌。
西部第一文化品牌在行动!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西安举足轻重。新世纪,文化产业可能是历史赐予西安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次良机。
2004年2月17日,省委副书记、西安市委书记袁纯清在曲江调研,对曲江的发展寄予厚望,提出了“走进历史、感受人文、体验生活”的西安旅游新思路, 要求曲江把“大唐芙蓉园”建设成“国人震撼 世界惊奇”的旅游旋风式亮点。
2005年元月10日,在曲江“二年一中变”目标已顺利实现的关键时刻,在中共西安市委第十届六次全会结束仅一周,袁纯清书记、孙清云市长来曲江调研,对曲江实施“文化立区、旅游兴区”战略取得的巨大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提出了“一步与国际接轨,创国内一流”的新要求,并提出了要将曲江打造成为“中国西部第一文化品牌”的宏伟目标。
落实市委全委会和袁书记讲话精神,曲江管委会经过科学的论证和调研,提出了依托陕西大旅游、大文物、大文化的优势,以历史文化为纽带,以资源整合为手段,以30个项目为载体,筹资200亿元,将曲江打造为“中国西部第一文化品牌”的战略构想!
[!--empirenews.page--] [/!--empirenews.page--]
支 撑
“200亿打造中国西部第一文化品牌”战略构想,是基于曲江得天独厚的资源和文化基础;基于曲江优越的区位优势和城市功能;基于曲江完善的产业体系和政策环境。概而言之,可以概括为六大支撑: ##Detail_Page_AD##
1、资源支撑
曲江不仅拥有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拥有众多的城市资源,西北稀缺的水资源。而且,拥有诸多的知名资源品牌。
在曲江15.8平方公里土地上,汇聚了4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个国家级旅游景区和3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资源之密集、品位之高,国内罕见。
大雁塔,世界级的文化遗存,不仅是闻名.世界的佛教圣地,也是西安旅游的金字招牌。
唐玄奘,享誉国际的大翻译家、一大旅行家、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大使者,每天都接受着中外朝圣者的顶礼膜拜。
这些世界级的资源,是曲江打造西部第一文化品牌的资源支撑。
2、文化支撑
“长安自古帝王都”。陕西不仅有周秦汉唐,更有近现代的文化艺术辉煌。涌现出了柳青、杜鹏程、陈忠实、贾平凹等文坛巨匠;石鲁、赵望云、何海霞、刘文西等画坛巨匠;刘炽、赵季平等乐坛巨匠;卫俊秀、刘自核、钟明善等书坛名家。可谓大师辈出,灿如星河。
而位于曲江新区内的西影集团素有中国电影.“西部军团”的美誉。培育出了张艺谋、黄建新等国际知名的大导演,诞生了《西安事变》、《红高粱》等名片。
还有以陕北信天游、关中眉户戏、秦腔戏和户县农民画为代表的陕西地方民俗文化,更是享誉全国。
这些文化资源、民间瑰宝与深厚的历史文化一起,使西安赫然跻身世界四大古都之列,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巨大的文化消费市场是曲江打造西部第一文化品牌的依据所在。
有数据显示,目前西安文化产业从业.人员高达20万,很多是国内业界精英。在未来几年,他们都将大显身手,成为文化商品的生产者、经营者、服务者。
而文学艺术大观园将为文学大家开设专馆,让他们和慕名而来的游客交流互动、合影留念。“画家村”则不仅有展示,“长安画派”的专题博物馆,还有艺术家现场展演、交流的大舞台,让中外游客参与体验。而由赵季平担纲、陈维亚执导的大型歌舞剧“梦回唐朝”将于2005年4月在大唐芙蓉园“凤鸣九天”剧场进行盛大的首演式。随后计划沿“丝绸之路”,到欧、美、澳巡演,沿海上丝绸之路返回,并在日本、韩国巡演。
3、旅游支撑
做为全国五大国际旅游热点城市,西安2004年接待国内游客首次一突破2000万人次,境外游客05万人次。这其中,曲江和大雁塔是游客的首选目的地之一,形成了稳固的游客市场。2004年,大雁塔北广场接待游客近800万人次,成为名副其实的西安“城市客厅”。随着大唐芙蓉园、曲江海洋馆的盛大开放,到2000年,曲江年旅游人数将突破1500万人次,跻身世界级景区。这为曲江打造西部第一文化品牌提供了强大的市场支撑。
4、城市支撑
曲江新区不仅仅是文化旅游区,而且是城市发展新区,是未来西安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
大唐圣境、曲水丹青,让西安人在文化的熏陶中翩然起舞。这里不仅具备完备的市政基础设施,而且资讯发达,.打造与国际直接接轨的平台,是未来西安最佳的人居社区,是高品质生活的策源地。
城以市成,市以城兴。城市优势是曲江品牌的有力支撑,曲江品厂牌也是城市品牌。
5、产业支撑
文化产业具有同心圆的结构特征,其核心是资源、创意;并以此核心向外辐射,逐渐扩散到文化旅游产品的生产、销售和服务,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创造巨大的附加值。一个.迪斯尼公司能在全球跑马圈地,不断复制,关键就在于有一套完整的产业支撑体系。
曲江新区的发展,就是要盘活文化旅游资源,拓展文化旅游产业链条,建设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旅游产业体系,成为国内最大的文化产品生产、消费、经营基地;国际知名文化品牌的展示台;中国最有特色的历史剧拍摄基地。
6、政策支撑
曲江新区是西北唯一的旅游度假区,享受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优惠政策和管理权限,有完善的服务和支撑体系。被陕西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文化产业改革试验园区,并得到了西安市委、市政府、雁塔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未来的曲江,还将有望成为国家级文化产业
示范基地和国家级旅游景区,从而催生西部第一文化品牌的形成。
[!--empirenews.page--] [/!--empirenews.page--]
整 合
整合,是资源和市场的有效结合。
专家指出,西部文化旅游不缺市场,不乏精品,关键在于没有进行有效的拟合、整合!##Detail_Page_AD##
第一是散,没有整合成一个很好的线与面;
第二是少,旅游后续产品乏善可陈,仅仅满足于依靠老祖先留下的资源过活;
第三是短,旅游产业链比较短,没有形成成熟的产业体系和项目集群。
第四是低,建设标准低、酉己套设施陈旧,不能满足现代游客体验旅游的新需求。
西部旅游必须来一次重新的洗牌!
这一系列的整合,对西安铸造城市文化品牌来说,只是一小步,而对整个西部地区来说却是一大步!
在这一系列的整合过程中,资源是基础,项目是核心,产业是依托,理念创新则是关键。
一是资源整合。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文化、旅游、艺术和历史资源,使之成为走向市场的产品和商品。
二是产业整合。不仅文化和旅游要整合,居住和体育要复合,文一化和居住要复合,一而且要将这些产业复合、整合为无数个新的产业,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三是项目整合。要以重大项目为核心,实现带动和示范一批配套项目,形成项目集群,要实现大项目之间的联动、互动,将同类属的、相关联的项目进行整合。如整合青龙寺、陕西历史博物馆、大慈恩寺,建设大唐佛都;实现大唐不夜城、大唐芙蓉园、大雁塔北广场三个项目一体化和有效互动,共铸“大唐圣境”的世界奇观。
四是理念的创新整合。开拓视野,提升境界,践行全新的发展观和人本理念,遵循统筹、和谐原则,不断创新,为推进西部第一文化品牌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
愿 景
打造西部第一文化品牌的战略构想有三大目标:打造西部旅游第一品牌,打造西部休闲、人居第一品牌,打造西部文化第一品牌。
实施西部第一文化品牌战略分三步走,即:
第一步,到2006年,投资额80亿,年接待游客1500万人次;曲江品牌在全国家喻户晓,年接待外宾60万人次以上;在东南亚有较强的影响力,和深圳华侨城相提媲美。
第二步,到2008年,借奥运会乘船出海,‘达到年接待外宾100万人次以上,使曲江品牌在欧美国家成为重要的旅游吸引地。
第三步,到2010年,西部第一文化品牌目标完全实现,文化产业进入产出期,形成巨大的品牌效应和资金效应;和世界级的文化品牌达成战略联盟,形成陕西、西部地区旅游的王牌,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加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之列。
文化所迸发的活力使曲江成为西部最响亮的旅游品牌,它对西安、西部的影响远远超过其自身,对其他产业的关联和带动将是划时代的。
世界只有一个曲江,世界将以曲江的崛起而重新认识西安,认识西部。曲江打造西部第一文化品牌所带来的产业效应、城市效应、 “圣境”效应和国际效应,将引爆旅游文化产业的一场革命,奏响盛世中国最华美的乐章!
- 热点资讯
- 2025-04-25越秀西安 | 94亩,越秀携手高科落子沣东高新科创融合区,领袖西安第六盘
- 2025-04-30越秀西安 | 三代同堂换房记:从蜗居高新到143㎡四代洋房,我们等了十年!
- 2025-04-28央行上海总部:2025年一季度长三角地区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增加2528亿元
- 2025-05-06引爆五一!实景美学样板间开放的背后,看紫雲境如何重构主城生活标准
- 2025-04-27加速建设!一批安置房、酒店迎来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