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西安投入80万人次 冬灌208.5万亩次
日益发展的严重旱情,已经对我市的夏粮生产和春耕春播工作构成严重威胁。记者从市水务局获悉,截至昨日,全市作物受旱面积已达147万亩,占夏粮作物总面积319.25万亩的46%。目前,西安已投入抗旱人数达80万人次,冬灌面积达到了208.5万亩次,其中浇一水面积177万亩,占可灌面积的79%。
旱情出现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2月3日,全市启动了抗旱二级应急响应。期间,市防汛抗旱指挥部3次发出紧急抗旱通知,对抗旱冬灌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各区县也积极组织,广泛发动,抓早动快,充分利用一切灌溉设施全力抢灌,掀起了全市抗旱保夏的高潮。
全市还结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抓紧水毁工程修复和现有水利工程的整修配套和改造,加快抗旱水源工程建设步伐,因地制宜增建各种抗旱应急设施,千方百计增加抗旱水源。共完成渠道整修1544公里,渠道清淤1095公里,维护建筑物1298座,维修机电设备2592台套,修复水毁工程145处,更新改造中小型灌区及抽水站9处,新打配套机井900余眼,修复机井300余眼,新修水窖100座,新修U形渠道85公里,输水暗管300公里,确保了冬春灌工作的顺利进行。
截至2月5日,全市共开动机井2.4万眼,动用抽水站55处、水库20座,投入抗旱人数80万人次,冬灌面积已达208.5万亩次,其中浇一水面积177万亩,占可灌面积的79%。目前,仍有轻旱作物78万亩,中旱作物55万亩,重旱作物14万亩。因旱引起的农作物长势不良、苗情较差的现状已成为当前农业生产的突出问题。
抗旱要求
多管齐下扩大灌溉面积
为将干旱对夏粮生产和春耕春播带来的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尽最大努力确保夏粮丰收,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要求各相关部门牢固树立抗旱夺丰收的思想,消除“只浇保命水,不浇增产水”观念,把抗旱工作作为当前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来抓,县乡干部要深入抗旱一线,动员组织群众,不等不靠,全力抗旱,做到认识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
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要求各相关部门要继续抓好抗旱水源工程建设。想方设法,加快修复和抢建一批水利设施。抓紧组织实施2008年下达的抗旱水源、节水灌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争取尽快投入使用。要发动广大群众投工投劳,采取蓄、引、截等多种办法,开辟水源,增加抗旱水量。
所有可以开动的水利设施要全部开动起来,加快灌溉进度。利用各种手段,蓄住地下水,拦截地表水,挖掘地下水,多管齐下,努力扩大灌溉面积,争取在最短时间内使未灌田块全部灌一水。要大力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尽力扩大灌溉受益面积;充分发挥各级抗旱服务组织的作用,加强抗旱技术指导和服务。
区县各街办、乡镇要加强具体指导,领导要亲临田间地头、井边站旁,面对面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协调、指导作用,促进抗旱工作快速推进。
迅速行动
灞桥区加紧进行二水灌溉
面对持续发展的旱情,灞桥区不等不靠,全区上下齐动员,抗旱保丰收。截至昨日,该区10.6万亩可灌溉农田在完成一水灌溉的同时,二水灌溉已超过3.6万亩,田间旱情有所缓解。
灞桥区夏粮播种面积14.4万亩,受旱面积达到了100%,狄寨和洪庆的旱塬地带,一些地块小麦缺墒,部分叶面出现干黄,如果短期内旱情得不到有效缓解,势必造成减产。为应对旱情,灞桥区全面落实抗旱行政首长负责制,把抗旱工作作为当前农村工作的首要工作来抓。引导群众主动投入当前灌溉工作,开动现有一切水利设施,全部投入当前抗旱灌溉。昨天上午,灞桥区政府主要领导带领财政、水利、农林等部门负责人,深入到田间地头实地察看土壤墒情,指导群众开展抗旱工作,鼓励广大干部群众全力打好当前抗旱“攻坚战”。
本组稿件除署名外
均由记者 赵辉 采写
高层关注
国务院8个工作组
即日分赴重旱区
据新华社2月5日电
去年入冬以来我国冬麦主产区发生的严重旱情仍在持续发展,夏粮生产面临着多年少有的极其严峻的挑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当前旱情发展和抗旱工作。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级领导对此要高度重视,组织动员一切力量,落实各项抗旱措施,打好这场硬仗。要加大对旱情严重地区抗旱工作的支持力度,增加抗旱投入,帮助旱区克服困难,争取夏粮乃至全年粮食有个好收成,为今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打一个好基础。
2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主持召开国务院专题会议,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批示精神,对农业抗旱保苗及森林草原防火等工作作出进一步安排部署。会议要求,按程序启动抗旱一级应急响应,国务院即日向8个重旱区派出工作组,研究应对措施,帮助旱区解决实际问题。
中央财政3亿元
支持陕西等冬麦区抗旱
据新华社2月5日电 为支持地方做好抗旱保苗和恢复生产,财政部5日宣布,中央财政再次紧急拨付3亿元特大抗旱补助资金和农业生产救灾资金。截至目前,中央财政已拨付特大抗旱补助资金和农业生产救灾资金4亿元。
财政部表示,这笔资金将重点支持河南、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江西、陕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等15个省(市)的抗旱工作。
去年入冬以来,华北、黄淮、江淮、江汉等地降水偏少,我国出现了大范围的干旱,干旱已对当地冬小麦生长造成较大影响。财政部要求,各地要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抗旱资金投入力度;要采取切实措施,尽快将资金拨付到位;在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时,要优先支持购买排灌机械;要加强资金使用监督管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管好用好资金。
专家声音
做好冬小麦春季管理
据新华社2月2日电 针对当前冬小麦主产区旱情严重的情况,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提出了一系列冬小麦春季管理的技术意见。
专家组提出,目前立春已过、雨水将至,为此,春季麦田管理的主要目标是:突出抗旱保墒,强化防冻防灾,抓好病虫防控,促弱苗长根增蘖,稳壮苗稳长保蘖,力争夺取小麦丰收。专家组尤其提出,在黄淮海麦区,对于受旱严重,分蘖节处于干土层中,次生根长不出来或很短,出现点片黄苗的麦田,早春土地解冻后要立即浇水保苗,同时适量施用氮素化肥,最好施用磷酸二铵,氮磷配施,能有效地促进次生根喷出,春季分蘖增生,提高分蘖成穗率。
专家组还提醒,不要大水漫灌,不要地面积水,防止夜间结冰冻伤麦苗;浇水后表土墒情适宜时要精细锄地,破除板结,疏松土壤,保墒增温,促进根系和分蘖生长。
薄弱环节
“靠天等雨”思想要不得
广阔的农村田间地头,就在许多人如火如荼进行抗旱灌溉的同时,也有个别地区的干部群众出现了麻痹大意、靠天等雨的消极思想,影响抗旱工作的顺利实施。
据市水务局工作人员介绍,当前抗旱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亟待解决。一是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破损失修严重,既缺资金,也缺组织,影响到正常灌溉用水。二是抗旱机具不配套,不能正常发挥作用。一些地方偷盗农用电线现象突出,影响群众抗旱用电;三是灌溉水源工程难以保证当前的抗旱所需。机井灌区有4000眼机井因补给不足而吊空,还有1200眼机井报废,需要补打新井。五是区县抗旱进展很不平衡。
- 热点资讯
- 2025-07-22城市更新的4条建议——健全造血是主题,抓大促小是关键
- 2025-07-23央行:房地产贷款增速回升
- 2025-07-22沣东两个安置房项目有新进展
- 2025-07-24国宾峯面之上, 以一卷宋韵读懂金泰・和樾的松弛感哲学
- 2025-07-11重磅签约!西安爱知中学落子未央市府圈,推进未央教育高地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