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西安主城区建成13个避难所
出门步行5~10分钟,就可到达临时避难场所。昨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西安市城区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提出,到2020年,西安将建成479处避难所,人均避难场所面积2.5平方米,满足70%主城区人口应急避难需求。
2020年
建成479处避难所
我市将重点结合公园、广场等开敞空间,建设疏散路线及避难场所,到2020年我市主城区规划的避难场所共479处,人均避难场所面积2.5平方米,达到满足主城区人口70%(约370万人)应急避难需求。其中一类避难场所21处,二类111处,三类44处,四类临时避难场所303处。
近期主城区
建成13个一级避难场所
我市在2010年前,完成市辖区内公园、学校、体育场等所有避难场所的配套设施建设,在城市人口密集区建设10处示范工程。其中,新城、碑林、莲湖、雁塔、未央各2处。到2015年,应急场所有效避难面积满足40%主城区人口应急避难。临潼、阎良区分别达到满足30%城区人口应急避难。
近期我市将在主城区建立13个一级避难场所。新城区为:长乐公园、环城公园新城段、幸福林带;莲湖区为:丰庆公园、环城公园莲湖段;碑林区为:兴庆宫公园、环城公园碑林段;未央区为:未央湖公园、 ■河公园、城市运动公园;雁塔区为:青龙寺公园、曲江国际会展中心广场、唐延路公园。
安全第一
建筑物倒塌砸不着
避难场所建设坚持就近原则,尽可能在居住区、学校等人群聚集地区多安排应急避难场所,市民可就近疏散。避让地震断裂带,远离低洼易积水地区,高压线走廊区域,避免安排在存放易燃易爆品、化学品等仓库的周围地区;必须保证在建筑倒塌范围之外,确保前来避难市民的安全。
按照规划,479个避难场所主要位于公园、绿地、广场以及体育场、学校操场,平时将履行休闲、娱乐和健身等功能。同时,也将配备救灾所需设施,以确保地震以及或在等突发灾害发生时,发挥临时避难作用。
交通便利
确保市民最短时间可达
未来数量最多的四类避难场所,将保证市民步行5~10分钟即可到达。为了确保避难场所的可达性,保障人员、生活物资向中心避难场所中转地快速、有效和安全地运送,一类避难场所将在不同方向设置4条以上的疏散通道,二类为3条以上,三、四类为2条以上。尽量利用现有道路和城市主体干道建成通畅的疏散通道,已经确定为避难用的道路,应设置避难引导标志牌。
- 上一篇:·咸阳兴平廉租住房保障工作进展顺利
- 下一篇:·深圳部分银行二套房贷首付提至四成
- 热点资讯
- 2025-09-18十二连跌!西安房价继续下跌 多楼盘以价换量
- 2025-09-11公租房报名!西安市住建局最新通知
- 2025-09-11磅官宣!爱知中学落位【汇兴匠作·金地·长缨赋】旁,执掌优教未来
- 2025-09-08空港阳光里七期项目 助力空港新城品质人居升级
- 2025-09-05一周狂销102套!紫雲境新品加推引爆抢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