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跌难断房价走势成了楼市谜团 西安楼市又如何
赌房价,似乎已经成了近三四年来一个令媒体和老百姓心跳加速的“悬疑剧”,总有人试图猜准最后的谜底,于是,我们听到一大堆人喊升升升、另一群人叫降降降;结果呢,房价,却总是“说也说不清楚”,看也很难看得明白。
关于房价的话题,从来也没有消停过,街头巷尾、茶余饭后,百姓议论的生活大小事有它;报纸荧屏、网络新媒,社会民生的热点新闻有它;政府会议、经济报告,国家宏观经济的“晴雨表”中也少不了它。最有趣的一件事,就是两位在地产界小有名气的人物徐滇庆和牛刀,在2008年为了房价的升降公开打赌,并且约定,预测不准的一位要在报纸上公开道歉,一年后,结果出来了,徐滇庆还真不含糊,在南方都市报上自掏腰包打广告承认错误。这么一个品价格为何总是弄得人心里七上八下呢?
不同于普通商品的“心理价格”
记得2002年左右,在一本财经书看到一句话:“商品房是抵御通货膨胀的有力工具。”当时,颇感兴奋,自以为又找到了一个读懂房地产的“真理”;时至今日,这个道理已经为广大消费者(往往是投资者)所了解——不少人急着买房,就是害怕通货膨胀的不期而至,让自己的钞票“毛”了。
因此,不同于普通的消费类商品,商品房作为具有增值保值效用的不动产,在市场交易中存在特殊的“心理价格”,又被称为“心理预期”,对于房价上涨或是下降的心理预期会导致人们踊跃购房或是观望,当然,也不排除普通人常见的“羊群效应”,一种争相抢购的表象会吸引更多人的参与其中。
就拿我们西安来说,大致在2005年以前,商品住宅的消费还是以自住型为主,2006年后投资性乃至投机性的购房日渐增多,房价的增幅开始加速,由市场化初期的每年均价增长一百多元达到现在的六、七百元,这种增速显然与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不相匹配——这一趋势与全国大城市基本一致;房价的起伏也与股市的潮起潮落息息相关,说明房地产的资产价值属性日渐凸显,而满足居住的消费类属性有所弱化,一个例证就是高端收入人群大量购置房产保值,从而拉动整个市场价格水准的抬升。
土地交易改革的“功过是非”
有人认为,导致房价数年来节节攀升的一个“罪魁祸首”是土地交易制度的改革即“招拍挂”的实行,标志性事件是2004年的“831大限”——从这一年的8月31日起,以往盛行的协议土地转让叫停,全部实施招(招标)拍(拍卖)挂(挂牌)。此种观点是,“招拍挂”价高者的游戏规则推动土地价格飙升,拉动房价上涨;2008年一度中断的“地王现象”在近期重演,结果是“面粉比面包贵”,地王周边楼盘纷纷涨价。
而在西安,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国内众多大牌地产公司的进入使得原本平稳的土地市场风云突变,仅在2007一年就使得房价上升1000元左右。显然,土地制度的改革带来的一个结果就是全国楼市的形成,2004年以前很少有外地公司进入西安,因为拿到土地的“门槛”很高,但招拍挂中的资金为王,实力说话,让拿地的“门槛”更多的是倾向于资本的高低。然而,地价上涨真的是房价高涨的主要动因吗?
郎咸平等专家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如果房价由土地的价格来决定,那么住房销售的价格就应该以成本定价;而住房以成本定价的话,国内的房价绝对不会发展到目前这种高得离谱的地步。
应该说,是对于房价继续上涨的预期,促使开发商一掷千金大胆拿地,这一点与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如出一辙、相辅相成。就西安来说,虽然土地市场开放、国内大牌公司竞相征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地价上涨、房价因成本提高而有所增长,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大公司带来的竞争加剧实际上提高了西安楼市的性价比,这比单纯的比较房价更有意义。另外,中新、富力、雅居乐、绿地、盛恒、首创等实力雄厚企业在城市边缘的拓荒式开发,使得西安城市结构趋于完整、科学、合理。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化只有十年时间,不能把房价的不合理上涨简单地推诿于土地制度和交易方式,仅以西安为例,2004年前“小国寡民”市场中的房价小步慢走固然让人留恋,但是,融入全国大市场乃大势所趋,只要商品房的性价比稳步提升,就意味着社会、人民创富能力的增长。
调控政策的“加油”、“点刹”
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影响、关联100多个行业,“衣食住行”的住房以及房价更是直接关系国民生活和社会安定。国家对于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可能是所有产业中最多的,2005年之后尤为密集。
宏观调控犹如开车的“加油”和“点刹车”,经济过冷时踩油门,过热之时又要踩刹车,房价的升降因此受到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房地产是资金密集、资金依赖性产业,开发贷款、购房贷款、建筑商贷款无不依靠银行融资。银根宽松、利率较低时,往往也是房价升幅较快之际,例如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前的情形;政府采取宏观调控措施,控制信贷规模,提高贷款门槛,会使购房者暂缓购买房屋,从某种意义上减少了房屋需求,供应增加,需求减少,会迫使开发商降价回笼资金,一如2008年国内开发商明里暗里打折促销。
2009年房地产销售的量价齐升与4万亿经济刺激的宽松金融环境不无关联,然而,在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之际,众多学者、业内人士展望明年不免忧虑,地王频出“面粉卖得比面包贵”、住房价格过快上升“观望情绪又起”、楼市股市过热伴随其他行业过冷等等,政府会不会出台新一轮的、更为严厉的宏观调控政策?一些城市率先出台的取消二套房贷优惠政策可视作一个迹象。瑞银首席经济学家陶冬在本报举办的城市观点论坛上明确表示,新的调控一定会出炉,最快的时间可能是明年下半年。房价的“拐点”会在明年、后年出现?现在没有几个人敢放言预测了。
总之,房价之所以“说也说不清楚”,主要是因为影响、制约的因素太多了,使其充满了变数。
- 热点资讯
- 2025-09-18十二连跌!西安房价继续下跌 多楼盘以价换量
- 2025-09-11公租房报名!西安市住建局最新通知
- 2025-08-30紫雲境重磅加推!价格炸裂!单价10500元/㎡击穿雁塔主芯门槛,这次真别错过!
- 2025-08-28关于印发西安市住宅工程“先验房后收房”工作指南的通知
- 2025-09-11磅官宣!爱知中学落位【汇兴匠作·金地·长缨赋】旁,执掌优教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