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疤再现 分批推盘成楼市新伎俩
近日,南京市“囤房最高罚一万”的消息在网上炒得沸沸扬扬,消息一出即争议不断,多数人对南京市政府“拿到预售许可证后不按期卖房的行为进行经济处罚”的手段并不看好,称其有“雷声大雨点小”之嫌;更有网友直言“更像是‘捂盘’动员令”,疾呼“‘牛栏关猫’的立法定规把戏该收场了”。
在“捂盘惜售”再次被“关注”之时,记者走访西安市多家楼盘时了解到,在当下大多数消费者大喊“房价涨得太快太高了”的同时,捂盘、惜售在西安楼市中再次抬头,而分批推盘则成2009西安楼市捂盘惯用伎俩。业内人士称其为“公开的秘密”、“见惯不惊”,并有人依此断言,“房价节节高,捂盘是主因”。
“囤房最高罚一万”
再揭“捂盘”旧伤疤
本月7日,南京法制办就《南京市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公开征集意见,其中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后未按期开始销售商品房的,由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处以警告、责令改正,并可处以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此消息一出,有人赞好有人反对,更有人称是“多此一举”。南京房地产开发建设促进会秘书长张辉认为,此举对开发商而言将是经济上的一个威慑,从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一些囤房现象。而业内有关专家则认为,即使将一万元的罚款额度加上去,很多开发商也会打擦边球或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将政府的处罚支出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记者仔细查阅网友评论时发现,多数网友对此举并不认同,有人认为“区区1万元罚款如何遏制开发商的捂盘利益冲动?倒像一则纵容开发商捂盘的动员令。”还有网友则直言不讳“请不要忽悠公众的智商”,“捂房不售,无刃铡侍候!”这样的立法定规,使人感觉就是在搞笑娱乐,这样的法规并不能体现消费者的意志,是故意留下法规漏洞让奸商去钻营。
在大家热热闹闹的争议中,“捂盘”这个当下见惯不怪的楼市促销手段再次被摆在公众面前,与往日不同的是,有去年楼市低迷背景做映衬,加之今年全国楼市“回暖”,各地楼价芝麻节节高的当下,此时再揭捂盘伤疤多少显得有些触目惊心。
捂盘年年有
今年分批推盘最多见
“真想不通开发商到底要干什么,同一栋楼却要分几批开盘,这样遮遮掩掩的到底是不是真卖房?”近日,一直受这个疑问困扰的姜女士可谓饱受其苦。她说自己在西高新上班,却一直在北郊住。从上个月起她就开始在西高新奔波看房,想尽快确定一套房子,可让她想不通的是,虽然从国庆节后就有好多楼盘集中推盘,但每次去都选不到好房子,有时根本就排不到号,更不要说精挑细选了。“开发商的生意真就那么红火吗,那为什么一栋楼要拉那么长时间分几批推出,为什么不一次推出好好的让大家选?”姜女士连连向记者提出自己的疑问。其实和姜女士有同样疑问的消费者不在少数,大家都被开发商“分批推盘”的乌龙阵搞得莫名其妙。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和领到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后迟迟不销售一样,分批推盘也是开发商惯用的捂盘伎俩之一。北郊某楼盘不愿公开姓名的营销经理告诉记者,对于开发商而言,分批捂盘的好处在于给消费者造成房源紧张氛围的同时,促进当批所推房源的销售;同时,还可以为开发商后期推盘积攒客户,这样就出现一开盘房子就抢空的现象,在楼市中营造出抢房、热销局面,诱使更多的消费者产生“迟点买不到”的心理,而义无反顾的购房。在今年的房地产市场上,分批推盘这种捂盘手段到处可见,同一栋楼开几次盘的现象也不再稀奇。记者就经常能接到亲朋好友“在某某楼盘第一批房源中没选到房子,第二批房源一定要想办法走后门选一套房子”的说情电话,开发商捂盘手段产生的营销预期也可见一斑。
理性购房
小心中了“捂盘”圈套
“现在楼市观望情绪又渐长,捂盘的风险也不小,聪明的开发商应该看清捂盘的利弊,小心赚钱不成还伤己。”针对眼下热劲不减的各种捂盘伎俩,业内有种声音是为开发商表示担忧,原因是当前楼市优惠政策前景扑朔迷离,国家提高首付比例、二套房贷收紧等等都有可能抑制楼市销售,在这种情况下,开发商若再玩捂盘小手段,在影响销售的同时小心伤了品牌元气。更有专家直言,捂盘是推高房价的主因。
采访中,就有部分消费者向记者明确表示,在当前房价有增无减的情况下,观望无疑是最明智的举动。记者以为,先不管南京“囤房最高罚一万”的举措是否能真正对开发商起到威慑作用,作为普通消费者,首先要理性购房,千万不要中了捂盘圈套,合适的地段、齐全的配套,以及高的性价比才应该是消费者购房时的真正参照物。
- 上一篇:·港府官员:香港政府将继续监察楼市 必要时出手
- 下一篇:·房价走势的“两面性”
- 热点资讯
- 2025-09-18十二连跌!西安房价继续下跌 多楼盘以价换量
- 2025-09-11公租房报名!西安市住建局最新通知
- 2025-08-30紫雲境重磅加推!价格炸裂!单价10500元/㎡击穿雁塔主芯门槛,这次真别错过!
- 2025-08-28关于印发西安市住宅工程“先验房后收房”工作指南的通知
- 2025-09-01福利加码!高新区人才租房优惠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