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泡沫化"隐患显 "地王"身负四重危机当警惕
2009年12月22日,总成交价高达255亿元的广州亚运城地块轰然落地。这一单地面积已经超过广州市2009年一年的住宅用地计划供应量,甚至其成交价格可堪比中小城市全年的土地出让金总额。而彼时,距离“国四条”出台仅仅10天,与五部委推出的开发商拿地首付50%的“铁律”新政也只隔了5天。
此后第三天,在福州市土地市场2009年的最后一拍中,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房企以总价4.03亿元拍下一小幅地块,而楼面均价创下15040元/平方米的天价,刷新了作为二线城市福州“地王”的纪录。令在拍卖会现场的福州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王阿忠大呼:调控新政“被破功”!
福州楼面地价1.5万元的新“地王”诞生后,短短两周以来,新“地王”周边已开售的楼盘均价出现“坐地大涨”的现象。记者发现,涨得最厉害的一楼盘均价从1万元飙至1.2万元,10天涨的价几乎胜过过去的10个月!
这些仅仅是2009年“地王”疯狂的一页,“地王”们的惊艳出场一次次地为原本就已开足马力上涨的房价注入强心剂。同时,它为楼市“泡沫化”危机埋下越来越深的隐患。王阿忠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在“地王”身上有四重危机值得警觉:强烈的地价连锁反应;引发房价再度暴涨;资本过度向房地产业聚集;房价背离民生所引起的社会不安。
“虽然过去的一两个月,一些开发商拿地的脚步有所放缓,主要是土地市场缺乏高性价比的地块。一旦有合适的地块,必将疯狂竞价。”深圳兰江地产总裁杨大谷认为,“如今,靠银行放贷拿‘地王’的开发商打算动工的依然是少数,未来的房地产市场供应还是难以为继。”
在国内14个大中城市从事房地产开发的金地集团董事长凌克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过去的一年来,一线城市房价涨幅远高于二、三线城市,其房地产“泡沫化”程度也远比二、三线城市大。近年来,由于二、三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增大,一定程度上冲淡了全国房地产泡沫含量,也掩盖了一线城市房地产泡沫危机。
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统计,2009年前10个月,北京市房屋租售比达到1∶434,上海市达1∶418,深圳、杭州等地均突破1∶360,远高于国际通行标准,显示当前的房地产市场风险累积日益加大。另据中国社科院新近发布的《住房绿皮书》指出,京、沪、杭等20多个城市商品住宅价格出现泡沫,北京房价中泡沫成分约占五分之一。
历数近30年来全球或区域经济金融危机,有不少都以房地产泡沫破裂为导火索:最近的迪拜债务危机、美国次贷危机均源于房地产泡沫,其蔓延之快、影响之广令人瞠目;1997年香港楼市崩盘,房价在一年内缩水一半;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房地产崩盘导致日本经济20年一蹶不振……货币宽松、巨额贷款、低息低税、投机成风,这些楼市危机爆发前的共同“症状”中国目前全部具备。
在中国,房地产占投资四分之一,对GDP增长贡献度达2个百分点,与建筑业增加值合计占GDP超过10%,直接相关产业60多个,其对经济的渗透早已深入骨髓。而从1998年以来11年多来,房地产投资保持20%以上的增速,房价也几乎一直在加速上升。经济高增长——过剩流动性——楼市泡沫,这一链条中风险重重。
是泡沫,就总会破裂!从目前来看,地方政府、银行、开发商、炒房者、央企、股市主体,将是房地产泡沫破裂的首批受害者。
地方政府当居受害者“清单”之首。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债台”已经筑起,据不完全统计,地方财政负债现已超5万亿元,其中一大块是借银行信贷实施大规模投资计划,未来很多项目还需持续“砸钱”。王阿忠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很多地方政府主要财政来源就是卖地收入,土地出让金、房地产相关税收约占地方财政收入的40%,有的高达60%以上。可以想象如果楼市崩盘,地方政府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债务风险、信用危机。(来建强)
2009年各地“地王”简表
总成交价“地王”
广州亚运城地块:12月22日,总成交价高达255亿元。
上海徐汇龙华路1960号地块:9月30日,总价72.45亿元。
北京顺义区天竺开发区22号地块:11月20日,成交总价50.5亿元。
楼面价“地王”
厦门思明区云顶南路G23地块:9月8日拍出,由厦门恒兴置业创造,平均楼面地价高达30940元/平方米。
北京顺义区天竺开发区22号地块:11月20日,由大龙地产创造,平均楼面地价达29859元/平方米。
苏州金鸡湖大道06号地块:9月22日,由绿城集团创造,楼面地价33668元/平方米。
近五年主要的“国字号”政策
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即国八条),首度明确要采取有效措施,抑制住房价格过快上涨,并要求省级人民政府对本地区稳定住房价格工作负总责。一个月后,新“国八条”出台。
200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建设部等9部委15条《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细化“国六条”,并提出“90/70”标准。
2007年9月27日,央行、银监会共同发布通知,将第二套房首付提至四成。虽然这条政策够不上“国”格,但是近5年来最具“杀伤力”的房地产调控手段,够“国”威。
2008年初,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强调,为了切实保护耕地,就得大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走出一条建设占地少、土地利用效率高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土地利用新路子。业界称之为定调“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国策。
2009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的“国四条”目标是,综合运用土地、金融、税收等手段,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特别引人关注的是,国家提出,继续大规模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争到2012年末,基本解决1540万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
- 热点资讯
- 2025-09-18十二连跌!西安房价继续下跌 多楼盘以价换量
- 2025-09-11公租房报名!西安市住建局最新通知
- 2025-08-26滨江翡翠城 | 117㎡四室端厅享豪宅体验,新品样板间全城绽放!
- 2025-08-30紫雲境重磅加推!价格炸裂!单价10500元/㎡击穿雁塔主芯门槛,这次真别错过!
- 2025-08-28关于印发西安市住宅工程“先验房后收房”工作指南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