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房产网 > 新闻中心 > 访谈

富力谢强:品味一个文人的地产江湖

2010年02月21日 20:49   来源:新浪陕西房产网


《一个文人的地产江湖》作者谢强

        他,怀揣着文艺的理想经历了现实的彷徨,在报界与官场历练之后,毅然弃文从商。适逢我国房地产业飞速发展的年代,他有幸进入关于国计民生、社会财富与社会关注高度集中的行当,成为了这个有点狂躁、浮华的物质主义时代中引领潮流又饱受争议的地产商中的一员。

  他,就是天津富力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强。

  1月14日16时,谢强独家做客新浪乐居直播间,与新浪乐居北京副主编务名扬畅谈新书《一个文人的地产江湖》,为新浪乐居网友展现一个真实的地产江湖。 以下为访谈实录。


谢强与主持人务名扬捧书合影

  主持人:各位新浪乐居的网友,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十分有幸地请到了天津富力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强,与大家分享一本他新出的著作——《一个文人的地产江湖》。接下来,就让我们通过这本书,一起来分享谢总在地产江湖中的所看所想,所做所行。请谢总先跟各位网友打声招呼!   

  谢强:新浪乐居的网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谢总,我很好奇为什么这本书叫《一个文人的地产江湖》?这个书名有什么寓意吗? 

  谢强:为什么要起这样一个书名,这是当时我和出版社编辑共同探讨出来的。因为一个人从文人转变成商人,他的生命流转、职业变化是非常巨大的,落差也很大。别人会很好奇,你明明是商人,怎么和文人有关系呢?所以,这个书名一是会吸引人的眼球。再有,确实我本身也经历了从文人到商人蜕变的过程。我如何从文人变成了一文一商的结合,在这本书里都有呈现。

  原来计划这本书的名字是《再回首 我在地产这10年》,出版社领导通过跟我多次交流以后,认为我有很多文化情节,他们认为这些东西刚好和商业有些碰撞的东西,包括在前面的图片中选用了我的一些书法作用,以及我拉小提琴的场景,这都是些有意的提示,让人觉得又有点矛盾,用这个题目,可能更加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主持人:没错,看似一个简单的书名,其实里面蕴含了很多思考在里面。据我所知,您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文人,著有《鹿饮泉》、《太阳河》、《远方的眼睛》、《远行者的心绪》、《大路朝天》等多本著作。很多网友也比较好奇,您是如何从一个成功的文人转型为一个房地产开发商,而且同样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您在这个转型的过程中有哪些有趣的经历,请跟大家分享一下。 

   谢强:其实从一个文化人到一个商人,他的流转和变化确实是非常大的。过去,我是一个标准的文人,做过记者,在期刊社待过,还是中国作协会员,一直崇尚的就是写作。探究我这种文化情节的形成,是因为陕西那个地方视泥土为文化、砖头为历史,所以人们都比较喜欢文化。

  当时我们所处的年代,人们都喜欢在文化上面有所造诣,有所成就。这样我自己也走上了文学之路。我曾从陕西到海南,从海南再到北京。从陕西到海南,实际上是一种生命的流转,它是一种地域的跨越。在海南也有很多故事,椰风、蕉雨、海水、阳光,还有青春、眼泪、爱情。但我认为那些都是平面的,只有从海南到了北京,我进入了另外一个行业,这就是商业。

  商业,在过去来讲是“工农兵学商”,商实际上是排在最后。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不从商的,商人就是无商不奸、无奸不商。但是现在来看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从海南到北京,这才是一种真正的生命跨越,就是我从一个文人变成一个商人,这完全是另外一种概念。

  你要从事的这个事情不仅仅是你的职业,而是你的全部。所以我觉得既然是进入了商业这一门,就要一个心思去做商业,做什么就要像什么。那时候我就想过,只要进入了商业,文学只有业余时间才会去做。为什么我要入商业?其实文学是源泉,文学就是社会学,你只有自己在社会里面亲历了,你才能把你的积累厚积薄发,才能写出更好的东西。

  其实我的最大梦想就是文学。我记得《教父》里面有句台词,说“金钱使人头脑清晰,没有什么比商业更能调动人的创造性和想象性”。我觉得这句话很经典。这样去从事商业,以后才会有更丰富的创造。但是文学毕竟还是一个根源。

   还有一点,商业并不能泯灭我对文学的理想。如果你是文人,只要你这种情怀不变,你就可以从商,可以从政。但是你内心的那种人文关怀将是永恒的。   

  主持人:在您从文人向商人的转型过程中,有没有感到很痛苦的阶段?   

  谢强:开始的阶段非常痛苦。你既要做好你的工作,每天要洽谈土地,管理公司,还要遇到很多人。你没有坐下来,非常静静地去思考问题的机会。古时候的文人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定,现在则是一个纷纷扰扰的世界。但这些琐碎的问题,你必须要面对。

  实际上从文人变成一个商人,这是个痛苦的过程。虽然痛苦,但我认为它是一种必须要经历的阶段。你从商以后,你才知道商人是非常务实的。务实是什么?现在这些文化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趋势,你看很多作家写的东西,问津的人比较少;反而那些描写时尚,和现代社会接触比较紧密的作品反而非常火爆,也就是“快餐式”的。因为现在人们都讲究务实,经济发展是人们最关注的问题。

   商人这个群体是过去人们所不齿的,现在却成为了这个社会的主流群体。商业文化是一种很主流的文化,你作为作家,要写商业,写生活,把它融合起来才有人看。那种纯文学的东西往往很少有人问津。

        现在像陈忠实、贾平凹、莫言这样的作家还是有的,但是少数。当我自己决定要走商人这条路的时候,我就是要从事一个我力所能及的商业,而且在这里我可以充实很多东西,使我的文学更丰富,将来更有成就。基于这种思想我进入商界。做地产是我的职业,文学是我的梦想。[!--empirenews.page--]

  
天津富力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谢强

  主持人:谢总,您这本书是怎样定位的?是关于自己的自传?还是带有文学色彩的小说?抑或是想给广大地产人一些有参考价值的财经读物?

  谢强:当时我想如果把我这本书写成小说,因为现在写小说的人很多,所以会很难畅销。房地产是个敏感、热点的话题,把它写成小说、电视剧的也很多,包括现在的电视剧《蜗居》也非常火。这种文学反映了一种抽象性的东西,人们集大成地去解读它。但是真正的房地产界是什么样?圈外的人不知道。

  我要把它写成小说,这本书就不能畅销,因为我不是个知名的作家,我仅仅是个文学者。这是第一点。

   第二,我进入地产圈十年,我应该把这些东西整理整理。我有很多困惑,有很多经验,有很多我觉得有用的东西;也有很多社会上对房地产这个行业所不了解的地方。因为现在房地产这个行业,实际上是一个雷区,是一个在风口浪尖的行业。它里面到底运作的模式是什么?有什么东西?房地产公司又是怎么管理的?

  基于这些考虑,我的这本书里全部是真实的故事。在里面我除了写人和事的故事之外,我也用了大量的篇幅去分析一些公司,比方说万科,它是非常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司;比方说顺驰,顺驰最后卖掉了,它卖掉的原因是什么?比方说富力,富力这种企业它的成长性非常高,而且它的盈利模式非常好。但是富力也有缺点,它在前进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和挑战,最后它是怎么解决的?

  房地产虽然是个传统的行业,但是在房地产行业里面,也具有普遍商业价值的企业存在。它的模板是什么?在这本书里面,我根据自己的实操经验,包括我对这些公司的判断,把自己的分析全都写了进去。所以它既有文学性,也有技术性,也有人们可以参考的实际案例,当然还有一些房地产行业的内幕。

  在我十年的地产生涯里,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我怎样看待地产,看待地产这个行业,看待我所在的这几家公司,包括外国公司的情况,我都把它集合起来。我希望这本书对整个行业能有一些启示作用。   

  主持人:我在翻看这本书的时候,确实感觉里面写到了很多房地产业内喜怒哀乐的事情,娓娓道来,仿佛发生在自己身边一样。那么在您的房地产经理人职业生涯之中,最令您感觉印象深刻的事情有哪些?  

  谢强:我首先回答一下什么是职业经理人。我在书的扉页上写了一句话:谨以此书献给风雨兼程的职业经理人。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他是很不容易的。作为现代企业的职业经理人在国内还比较少,像微软这些国外大公司已经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对我们国家来说,可能这条路还比较长,而房地产这个行业又是个比较传统的行业。我认为像马云的阿里巴巴,像华为,这些都是在建立在现代企业制度上,走得比较远的一些国内企业。

  当然,房地产企业也有,比方说万科,它就是培养职业经理人的企业。我觉得像富力、合生这样的企业,都是成长性非常好的企业。但是我们在建立这种现代企业制度中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还要继续往上走。

  职业经理人面临很多问题。我在书里面就写到职业经理人怎么样和企业融合在一起。一个企业能走多远,最主要是它的文化。在这种情况下,你作为职业经理人在企业里面适应不适应它的企业文化非常关键。如果说你在原来的企业里面待过,现在又到了一个新的企业做CEO,COO,那么你首先就得忘掉你过去的文化。如果你觉得过去的文化非常先进,你要来改造这个企业就是非常困难的。最后就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你被拍在沙滩上”,绝对是这样。因为你到这来面临的环境是很复杂的,这是一种很大的矛盾冲突,所以作为职业经理人很难。

  还有一种就是和老板的关系。老板的胸怀大了你会好受一点,老板的胸怀小了你会觉得很难受。这就决定了一个老板的胸怀和企业胸怀的问题。

  就一个企业来说,做5亿的生意,做10亿的生意,做100亿、500亿的生意,它的管理是不一样的,它的文化也绝对不一样,老板的胸怀也绝对不一样。多大胸怀做多大的事,多大资金做多大的企业。在这种基础上走现代企业道路,包括股权分制,包括上市以后的激励机制,包括职业经理人,这些人你是按人力资本看待,还是按人力资源看待?是让员工和你的企业一起成长,还是公司老板赚很多的钱,底下都没有?这些都是考验。

  我觉得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职业经理人首先要考虑这些问题,要不断改造企业,不断改造老板,不断改造企业的DNA,才能使企业不断地往上走。这也是职业经理人和老板、企业之间共同成长的一个过程。    

  主持人:我们新浪乐居网友中也有很多地产人,他未来的发展目标可能也是做职业经理人,以您的职业生涯,您有什么具体的建议与我们分享呢?   

  谢强:我这本书里讲的文人和职业经理人有很大的关系。现在的商人都是有文化的人,博士、硕士,实力都非常高。所以他不是过去意义上的商人,现在的商人是有文化的商人。

  现在由于商业的强势文化,老板也好,职业经理人也好,一旦有了成绩,社会上都会说你是时代精英,你是商界英雄。其实职业经理人还是应该踏踏实实坐下来研究企业。商人肯定以盈利是目的,只有盈利你才能谈到你的社会责任,只有盈利你才能谈到今后的发展,只有盈利你的职业经理人才是合格的。

  如果说你这个职业经理人有很多想法,无论这个企业的架构还是什么方面都做得井井有条,最后这个企业却是亏损的,那么就是很不负责任的。

  另外一个问题,在房地产行业怎么样成为一个好的职业经理人?其实房地产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行业,因为它关系到国计民生,所以它才是个雷区,它才是个风险很高的行业,所以国家一直在调控它。要进入这个行业,首先你要有一个良好的心里素质,不要怕被别人批评。一些媒体有时候说话很不客气,把开发商妖魔化。我觉得这都是正常的现象,因为房价太高了,群众买不起,买不起他就是要愤怒,愤怒他就是要骂你。在这种情况下,职业经理人应该有一定的承受能力。

  第二,你想成为职业经理人,你到一个小的企业自己搞房地产,跟着老板一起去创业,这是没有希望的。因为现在房地产市场已经从战国时代走入了三国时代,走入了品牌企业时代。好的职业经理人都在大公司,你必须要进入有品牌的房地产公司开始你的职业生涯,从基层一层一层地做起。

  房地产这个行业,并不是说我是搞设计的,我就能做总经理。它像万花筒一样,需要具有综合能力,拥有强大的人文精神。当然别的行业也需要,但房地产这个行业尤其需要你的综合能力,包括你的协调能力、公关能力、业务能力都要具备。    

  主持人:在您的职业生涯中,最令您印象深刻的事情是什么?您是如何化解某些负面的情绪,把精力投入在工作之中的?

  谢强:当然在我的职业生涯里遇到的这种事情很多,也有很多的不愉快。因为房地产就是和人打交道,和政府打交道,和客户打交道最多的行业。在企业内部更是如此。有时候还有我们在工作上的一些问题,你有你的意见,我有我的意见。

  我在书里面也写到了,比如设计方面你希望楼体外立面是这样,我觉得花钱太多,并不合适。我和业务人员之间的沟通也会出现问题。但是最后我认为这些都是工作上的问题,包括我和老板之间。我在书里写到了富力地产(企业专区,旗下楼盘)的老板张力先生,他是一个有胸怀的人。正是因为他有胸怀,所以他对我说,富力地产只要是客观的问题你都可以批评。

  所以我在办新富力的时候也写了一些文章,梳理了一些公司的问题,也提出了一些很尖锐的批评。当然我和老板也有冲突。比如我到天津以后,因为天津的一些班子问题,一个副总,按照老板的意思,就要把他调离,我的意思就是把他放在那,发挥他的能力。当然老板有他的道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不愉快,甚至很激烈。

  我说自己是文人,其实文人他的精神是独立的,他的人格是独立的。所以我从来没有惧怕老板,心里面从来没有这个障碍。正是因为如此,老板也就认为你这个人是有你自己独特的特点。即使跟老板也有一些争执,但后来这些事情也都过去了,他也不会记恨我。最后事情得处理可能按照他的意思办,也可能按照我的意思办。但是我觉得作为经营企业,作为职业经理人应该坚持的还是要坚持。我觉得越是这样,两个人的心岸可能就更近一些。    

  主持人:总之有矛盾才有发展。    

  谢强:对,因为我所提的问题都是为了这个公司,即使这个问题的处理不能随我的愿,或者不能随他的愿,这都不是问题的关键。[!--empirenews.page--]

  主持人:这对职业经理人素质有很高的要求。谢总,我们回到您这本书,我当时翻看的时候特别感兴趣,就是您和地产界这些朋友的关系,像潘石屹、冯仑。其实我们新浪乐居的很多网友也是对地产界大佬们的生活非常感兴趣,尤其是任志强任总,以他直言敢说而闻名于业内,也得罪了不少人。在您跟他的接触中,感觉任总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身上有哪些宝贵的品质,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    

     谢强:我说一下任总。其实任志强这个人是个很率真,很本色的人。我这么多年和他接触过来,可以说有比较深的了解。他这个人就是直言,他不会为了什么事情把自己的腰弯下来。这么几年来,很多购房人痛恨任志强,但你现在仔细回想一下,他说的一些东西,现在看可能都是对的。

     但是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就在于任总的说话方式上。他是一个批判主义者,什么事他都用很严肃的语言说出来,可能换一个角度迂回一下就会好一点。我觉得从本意上来讲,任总还是想告诉大家真实的地产情况,真实的政策,真实的地产走向,而且他预言的很多东西都还是比较准的。

     任总他对我的帮助也很大。我们搞很多活动,我请他,他就来参加。包括我上长江商学院也是他推荐的。我问他推荐信是怎么写的,他说推荐信写的是他心中对我的判断,代表他的看法,和我没关系。他有原则,有底线,所以这个人是个耿直的汉子。在这方面他的优点还是很多的。我在书里面写到,有人说他是没事找事,其实不是,我们房地产界也需要有个人出来说一说到底是怎么回事,把实际情况告诉大家。

     购房者有很多人不理解这里面的内幕是什么。可能任总在说话方式上注意一点就会好一点。但任总本人是个很率真的人,很厚道。我和他去参加中央电视台的一个节目的录制,当时还有孟晓苏。开始说好了我们几个人到那主要是谈一下房地产的走势,但在中途就说到房奴的问题,谈这个问题免不了任总和于凌罡之间产生了一些直面交锋,后来任总中途就退出了录制。可以看出对于这个人而言,无论你是谁,他认为不对的,就表现得很明显。这也说明他从底子上来说,还是个很直白的人。

     后来那次中央电视台录的节目就没有播出,网上也有很多评论。当时我和孟总都劝他不要走,他说不行。我说这是中央电视台,他说不管谁,我是有原则的,然后就走了。   

     主持人:这就像您所说的,作为职业经理人要坚持自己的原则。   

     谢强:虽然任总是老板,但他的禀赋还是职业经理人的禀赋。  

     主持人:再说说鼎鼎大名的“海南五兄弟”吧。作为成员的您、曾伟、潘石屹、冯仑、张保全,每个人都取得了事业的成功。那么这个小团体身上肯定具有一些特质,您觉得是什么?    

     谢强:我觉得从海南回来,最大的一个不同就是观念的不同。实际上当时潘石屹在海南做房地产,那时候还不是一个真正市场化的地产。潘总是个很聪明的人,当他到北京来以后,他知道房地产营销是怎么做的,现在可以说他是一个营销大师了。从海南回来,最大的收获就是对事物的认识,观念上很新。如果观念上很陈旧,那么你这个人注定没有闯劲。这是第一。

     第二,就是胆子。有很多博士、硕士,你让他做老板,肯定做不了。他可能学识很强,但是你要他自己出来打破他的饭碗去做这个事情,他没有这个胆量。但是海南这些人已经在海南的热潮里滚了多少回了,经历过海南那种热浪,带着一股海南的热风到了北方,所以他身上的那股劲和别人就不一样。

     还有一点,海南这些人,他知道怎么样做一个商人。过去我们北方人做生意,能赚十块钱的生意,恨不得把十块钱都装走。但是海南人在这里赚十块钱,他就知道五块钱是自己的,剩下五块钱可能是人家的。除了我们“海南五兄弟”,包括“万通六君子”,他们都有这样一种心态。但这里面我比较遗憾,人家都是老板,我仅仅是个职业经理人。但是我觉得我和他们别的都一样,作为职业经理人来说,我需要的是个舞台,舞台够大就行了,并不是需要我有多少钱,我拥有多少财富,我觉得这些都不是很重要。

     还有一点,我和他们的这种人文情怀都是一样的。我们也都有一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游子情怀。这些也都是中国知识分子大家所共有的东西。[!--empirenews.page--]

  
谢强与新浪乐居主编杨熙讨论新浪微博妙用

  主持人: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策划要做《一个文人的地产江湖》这本书呢?    

     谢强:实际上这本书,为什么我要写它?一个是我这么多年的经历,我把它总结出来;第二,我既然做一个文化者,一个崇尚文化的商人,我怎么把它表现出来?现在的这种文人概念,就是没有理想。有一些所谓的文人,对什么都麻木,这种人不能称为文人。文人必须要有理想,对国家,对任何事有他的敏感度,并热爱生活。现在的文人不是以文为生,而是应该以文为心才能做得深刻一点。

     还有一点,你作为一个文化人,你应该如何归类?你要把文化和地产结合起来,拿什么做载体?就是这本书。但是现在的文人很难界定,作家也很难界定。你写得文绉绉,人家说你迂腐。你写的有点流气,人家说你低俗,所以做文人也挺难的。

     这也就是我想起来要写这本书的原因,然后把我的很多文化情节给根植进去,把我这么多年的经历、尴尬、苦难、喜悦、迷盲,包括我在职场上一路走来和老板之间的磕磕碰碰,把它写到里面,完成了我的一个心愿。

     我写了那么多年的书,搞文学也搞了几十年,我现在还特别怀念年轻的时候。那时大家没有什么交通工具,只有自行车,也没有电话,没有手机,就是你到我家串,我到他家串,大家聚在一起。你写作品,拿来叫我看,那个时候做文学没有什么出路的。可能会维持生计。但主要还不是这个原因,因为那个时候人都有理想。

     包括我的朋友朱鸿教授,他在我的序里面也写到那时候人的心确实没有杂质。那时候晚上为了写一本书,睡觉的时候想起来什么,就爬起来继续写。那就是一种理想状态。朋友一起聚在围炉之下,那时候何其美妙?现在商业社会发达之后,这种聚会反而越来越少了。

     我觉得文学上和原来比都有差距了。但是我们要适应读者的口味。前几天全国书展,我也专门去看了,卖得较好的书,除了那些非常经典的名著和工具书外,剩下的都是可读性一般的畅销文学。现在陈忠实、贾平凹之所以还长盛不衰,除了因为有一批很忠实的读者外,也与他们的作品被收录在学校课本中很有关系。当然他们的长篇小说写得都很棒。这就是个文化流转,是现代商业文化强势所带来的必然效果。   

     主持人:现在很多流行的书都是80后、90后写的书,销量都是几十万,上百万册的销量。   

     谢强:对。我觉得这个现象也对,比方说韩寒、郭敬明,作家里面也需要这样的作家,因为他们符合这个时代。作为我们这些老作家来说,应该高兴。其实年轻人只要这个书能出版,有读者,有市场,它就是对的。我始终认为他们都没有错,但也需要不同声音,有些作家对此也提出了一些质疑。但我始终认为人家也是一种文学,也是一种写法。    

     主持人:就像现在的美国大片很流行一样,因为它符合市场规律。   

     谢强:对。如果咱们把它写成纯文学就很难了。因为你的读者群,你的受众人群可能大多数身居城市之间。城市之间的这种“快餐文化”、时尚文化,随时都充裕着我们的生活。这样他就需要这些读本来充实他。韩寒、郭敬明他们恰好是时势造英雄。    

     主持人:做完这本书后,您未来有没有在文化方面的新计划?

     谢强:我觉得文化这个东西,商业活动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文化活动。整个商业活动也需要一个强大的人文精神做背景。所以文化和文学,我觉得是永远伴随我的。无论我在地产界,在商界继续干下去,或者是多年以后我不干了,但是文学会永远伴随我。

     这几年除了工作之外,我业余也写了很多文章,在很多报刊上也发表了。这本书出版以后,好好地理理思路,我还想写一本不同的书,也是关于地产界的。

     此外,我之前给尤小刚先生也写过一个20集左右的剧本。我想等清闲下来的时候,在这方面继续耕耘。毕竟文学是我永远的梦。[!--empirenews.page--]

  主持人:谢总,下面有两个乐居网友的问题一定要问问您。第一个问题,与您的时间管理有关系。大家都觉得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工作肯定很忙,那么您是怎么分配时间,来培养拉小提琴、练书法、读书、写书这些爱好的?  

     谢强:小提琴我已经很久不练了。这本书上我拉小提琴的照片,是2006年在天津的一次晚会上,我借了一把琴练习了半小时,登台拉奏了一曲。书法,我一般都是晚上写。读书,因为我晚上睡觉都有读书的习惯,这个习惯已经很多年了,一直坚持。写东西,一般都是在星期六、星期天,尤其是大的节假日。比如我的这本书,五一、十一、春节都没有休息过。

     这本书写了很多年。前面一部分,我在2003年的时候就写了15万字,是休息了几个月时间内写成的,当时取名《珠江时代》准备出版,后来没有出版。到富力以后,工作太忙,就再没有写。

     在2009年我休假的时候,又重新开始写后面这一段。因为在前面的过程中,我都有积累,每个重大事件,我都把它记录下来,现在汇总起来就行。当然,这是做了很多年的准备。

     另外,写到富力这一段用的篇幅也比较大。因为写富力对我而言是轻车熟路,身在其中。包括给我们老板几次上书,有的写得很长。这些资料我都保存下来了。我在富力办的一本杂志——《新富力》,这本杂志每期的卷首都是我写的,也带有一定的指导性,包括对整个国家内的经济形势也都做了分析,这都是我今后写作的一个源引。

     主持人:看得出,必须得注重日常的积累,再合理分配资源和时间,才能同时做这么多事情,也看出您是一个很勤奋的人。第二个网友的问题,在您的眼中,中国地产界是一个什么样的现状?   

     谢强:我觉得中国地产界,现在说应该是往更规范的方向发展。中国从1998年房地产市场化,到现在已经走了十几年的时间,实际上国家一直在调控,比如过去的“国六条”,到现在的“国十一条”,实际上国家一直在关注这个行业,因为这个行业它关系到国计民生。

     在这种情况下,当然最近一段时期,尤其是去年房价确实有些过高。我觉得有两个时期,一个时期是2008年。2008年由于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拉动经济,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对房地产的优惠政策,这是对的。实际上是国家给了房地产的回暖机会,要不然很多企业都倒闭了。房地产从2009年四五月份开始井喷式的爆发,不断上涨,到后来确实涨得离谱了。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看如果这样疯涨下去会有问题,因为有一些大佬的论断是不对的,他们说香港的房价怎么样,东京的房价怎么样,我们的房价怎么低,不能这么类比,因为人民的收入水平不在一个起跑线上。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调控也是对的。但是国家调控并不是说要打压房地产,它是要房地产平稳健康的发展,是遏制投机,控制投资。只要你是第一套房,用于自住,国家仍然还是给你优惠政策的。但是第二套房,国家控制也是对的。

     最近央行又发了一个通知,提高存款准备金0.5个百分点,这个也是对的。这个实际上是减少资金的流动性。我觉得总体上这种调控,政府还是希望房地产健康稳定地发展。这次国务院发文件,总共2000多字,十一条,讲得都是很客观,都是为了这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所以它的标题里含有“健康发展”的字样,我觉得这也是给房地产商一种警示,就是国家很关注这个行业。

     作为一个有责任心,一个要报效国家的房地产企业应该怎么做,这也提出了一些问题。我认为房地产商现在要回归到一个理性的时代,这样才能比较健康的发展。当然现在还需要一个过程。

     主持人:落到购房人这个点上,您有没有什么建议?比如2010年上半年房价会是一个什么走势?现在国家政策频出,我买房是该等一等,还是去抄底?您有什么样的判断?

     谢强:现在说房地产的底在哪,没有人知道,顶在哪,也没有人知道。但我觉得有一点,股市和房市是有区别的。股市有很多虚拟的成交,虽然有实实在在的资金在里面,但是这个东西你是炒它的预期,而房子是实实在在就摆在那。前一段引起争论的“丈母娘房产”,也有它的道理。今年房地产的形势,我觉得不可能大起大落,想暴涨的可能性没有,暴跌的可能性也没有。

     还有一点,在北京,我认为在四环以里的房子,像这种核心区、商业区、发达地区,房价要降比较难,它非常坚挺。因为北京这个城市,也是个一线城市,外来的人很多,成为现在的“新北京人”。再说,年轻人也都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现在年轻人结婚房子也是个必需品。过去那个年代你可以没有物质的东西,但现在人们确实很实际,很物质化,这确实也是存在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房子就成了你遮风挡雨,你能不能安定下来的一个答案。因为它很重要,所以为什么人们这么关心房子。我觉得你该买还是要买,只要你是自己居住,能承受得了,国家贷款也给你优惠,你为什么不买?你别指望它大跌,也别指望它大涨。

     主持人:我听说您在这周末会有个活动针对这本《一个文人的地产江湖》,请您具体跟大家说一下。

     谢强:我这本书在本月16号下午两点到四点,在王府井图书大厦六楼有一个现场签售会。另外,1月17号在西单图书大厦,下午两点到三点,会有一个20多家新闻媒体参加的新书发布会,我会在现场回答大家一些问题。

     我本人希望这本书大卖,我也希望大家多提一些宝贵意见。对我来说,我觉得还是应该怀揣着菩提的心,无论这本书怎样,我就是想大家能知道地产圈里面的一些事情,能读懂我的心迹就可以。

     主持人:在访谈最后,我想跟乐居网友先分享一下很多地产大佬对这本书的精彩评价:

     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写到:一个改革多变的市场中必然会出现许多精彩的人生,一个多变的地产大潮中必然会诞生无数个有趣的故事。这本书所揭示的就是这多变中不同视角的一端。

     万通地产董事长冯仑:琼岛舞文,京都挥戈,谢强果真是英雄;珠江跃马,富力腾龙,冯仑原来附骥尾。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十年地产生涯,见证中国地产十年!   

     我们也相信这本书会成为很多地产精英人士的案头必备之书,希望您下次再与我们新浪乐居的网友共同分享您的故事,本次访谈到此结束,再见!

    (结束)

责任编辑:务名扬
声明:凡注明"来源:三秦房产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三秦房产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三秦房产网立场。
热点资讯
2025-06-10中办、国办: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引导支持社会力量运营长期租赁住房
2025-06-12曲江新区:融合创新推动文旅产业蓬勃发展
2025-06-20西安楼市新政:优先供应“好房子”地块
2025-06-10楼面价11707元/㎡!绿城竞得奥体核心板块最后1宗住宅用地
2025-06-16央行:5月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增加8347亿元
热点资讯
  • 本周
  • 本月

更多>>推荐楼盘

[正荣·紫阙台] 17263 城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