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城市蓝皮书:我国城市可用土地资源已近极限
中国社科院周四发布的《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3》指出,我国城市可用土地资源已接近极限。中国粮食安全需要保持耕地红线,而东南沿海地区,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可用土地已开发殆尽。中国城市必将进入一个从规模扩张到品质提升的整体转型时期。
在同时举行的“中国城市发展战略转型高层论坛”上,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寅武表示,如何从发展理念、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发展动力、体制机制等方面促进我国城市发展战略的全面转型,推动城市全面协调发展是城市工作者和城市研究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蓝皮书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中国城镇化进程跃入快车道;另一方面,中国城市的发展品质亟须提升。“十一五”时期,中国城镇化进程中规模扩张的制约和品质提升的压力日渐凸显。展望“十二五”的城镇化,无论是自然演化还是宏观调控,中国必将进入一个从规模扩张到品质提升的整体转型时期,必将出现并加速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转型。
第一,中国工业化进程已进入中后期阶段,工业扩张的速度和规模已经趋缓,已经接近或即将达到峰值因而对城市空间扩张的拉动力已经有限并将愈来愈弱。
第二,城市可用土地资源也已接近极限。中国粮食安全需要保持耕地红线。中国必须保留自然生产力高的土地。东南沿海地区,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可用土地已开发殆尽,这些城市即使想外延扩张,也没有土地空间。
这样,城市发展只能被动转型。
第三,中国城市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济发展,已经积累了相当的物质基础,城市经济实力得到了极大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已初具规模,城市服务功能增强,因而城市发展整体转型的经济阻力得到了弱化。
第四,中国城市社会矛盾成为中国城市整体转型的内在动因,收入差距拉大表明收入调整与社会保障已迫在眉睫,2亿多农民工难以融入城市,处于边缘化境地,显然是一个社会稳定难题。只有城市发展整体转型,才能不断减少由于社会资源的极化配置产生的区域和城乡差异。
第五,城市资源保障、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也要求城市发展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城市。
武寅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历史进程当中,面对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过去那种建立在大量消耗资源,大量排放“三废”,缺少生态空间基础上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为继,城市发展已经进入了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
- 热点资讯
- 2025-06-30央行:加大存量商品房和存量土地盘活力度,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 2025-06-30倪虹在北京调研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
- 2025-07-04幸福林带迎来巨擘联袂!金茂联合贝好家,引领城东人居变革
- 2025-07-02关于发布星悦居(高新上林东苑)保障性租赁住房房源的通告
- 2025-07-02大学生保租房礼包一连串,租金最少省一半!
- 1中办、国办: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引导支持社会力量运营长期租赁住房
- 2曲江新区:融合创新推动文旅产业蓬勃发展
- 3西安楼市新政:优先供应“好房子”地块
- 4越秀西安 | 94亩,越秀携手高科落子沣东高新科创融合区,领袖西安第六盘
- 5越秀西安 | 三代同堂换房记:从蜗居高新到143㎡四代洋房,我们等了十年!
- 6引爆五一!实景美学样板间开放的背后,看紫雲境如何重构主城生活标准
- 7央行:加大存量商品房和存量土地盘活力度,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 8央行上海总部:2025年一季度长三角地区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增加2528亿元
- 9加速建设!一批安置房、酒店迎来新进展
- 10核心区域改善盘托举市场“点状回升”,3月平均去化率达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