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房产网 > 新闻中心 > 地市要闻

陕南移民搬迁:三大难题亟待破解

2012年02月10日 06:51   来源:陕西日报

  陕南移民搬迁是一项保障当地群众生存安全、改善生活生产条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民生工程,不仅对富民强省和推进陕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全国同类地区推行生态移民也具有示范价值。然而因为涉及诸多方面,目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仍然不少。

 

 陕西安康移民搬迁户不再提心吊胆,新居喜迎新年。 刘 潇摄

  一对姐弟正为新房里搬运做饭的柴火。   陈昌奇摄

  安康汉滨区恒口镇安全村,地处月河川道南麓的凤凰山中,北傍恒口镇,总面积近2平方公里,这里山大沟深、坡陡,自然条件差,村支书刘启群说,水、电、路基本不通,每年汛期提心吊胆,名为安全村,其实并不安全。

  现实使安全村干部群众认识到村里的自然条件不可能发家致富。据刘启群介绍,从2000起,安全村开始陆续有人搬迁,目前已有132户568人搬离这个生存环境差的小山村,搬迁户占到总户数的93.6%,总人口的93.7%。

  根据国家统计局安康调查队的数据:安全村在山上居住时的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51元,较汉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低15个百分点。搬迁后收入增长速度明显加快,2005年人均纯收入达2082元,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4255元,每五年翻一番多。村干部讲,如果还住在山上,现在收入连新址的一半都难以达到。

  移民工程启动一年效果明显

  2011年,省委、省政府决定从“十二五”起用10年时间,采用移民搬迁的方式将陕南秦巴山区240万山区居民安置到生存条件较好的平川河谷地带。这是一项保障当地群众生存安全,改善生活生产条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民生工程,不仅对富民强省和推进陕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全国同类地区推行生态移民也具有示范价值。

  据统计,1949年以后,安康地区每年在救济受灾群众、灾后重建以及零星的搬迁工程中投入巨大。但仍是年年救灾,年年受灾。自1998年至今,各类扶贫移民、生态移民、危旧房改造等就达到10万户。按每户20万左右的成本计算,12年,光改造、搬迁等就花费了200亿元。此外,类似安全村这样的偏远山村较多,部分农民依然处于贫困状态,急需搬出贫困山村。

  去年省政府下达移民搬迁任务6万户、24万人,截至去年底,陕南三市已启动集中安置点建设742个,开工率达到100%;安置搬迁户数61170户,启动安置数达到102%,其中竣工户数占到20%,主体建成户数达到65%,正在建设户数15%,陕南三市都超额完成了搬迁任务。预计2011年启动建设的安置房在2012年6月底可全面建成,计划搬迁的群众在2012年后半年可全部入住。

  专家指出,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不但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更是一项涉及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仍然不少。

  问题一:地形制约山区选址难度大

  陕南三市地处秦巴山区,地理条件差,安康所辖的一区九县,比较开阔的平地只有平利县城、汉阴县城和安康城区,平地少,规模化城市建设几乎没有地方。其他的7个县城不是建在坡上,就是建在山沟里,非常不安全。此次移民搬迁,用地选址问题便凸显出来。相关报告指出,目前,在国家的支持和省上的重视下,移民用地指标已有专项安排,但因市县发展产业的积极性较高,许多指标被用于产业投资项目,加之审批周期过长,真正用于移民安置的专项用地落实相对困难。

  此外,在原承包地退耕还林或难以远距离耕种的情况下,要保证外迁移民人均至少1亩的基本口粮田,只能把目光投向迁入地附近的农民承包地,而迁入地的农民则不愿将自己原有的承包地调剂给新搬迁的移民户。这使部分只能依靠种植业为生的移民基本生活无法得到保障。

  略阳县白水江镇甘溪沟村的陈武,一直住在“屋后滑坡、房顶漏雨的老房子”里,他说想搬到勉县去,但家里的耕地让他放心不下,“如果不能搬到勉县,其他地方也行,但我走了,我的土地谁来耕种?”据了解,由于距家远,经营不便,加之种地无利可图;野猪太多,破坏较严重。一些搬迁户仅种较近的土地,部分土地撂荒了。

  问题二:贫困地区配套资金不容易

  去年5月6日,省政府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会议上公布的补助标准为:每个移民搬迁户补助3万元建房资金;移民搬迁户中的特困户按总搬迁户的10%控制,每户补助4万元建房资金;移民搬迁基础设施每户补助3万元。移民搬迁建房资金省、市县按5:5的比例筹措。5月23日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确定:集中安置分别按照60平方米、80平方米和100平方米三种房型和标准进行设计,由群众自愿选择房型并分别负担1万元、2.5万元和4万元。其余资金在每户省财政安排1万元的基础上,由省、市县各按50%的比例分担。特困户每户按30―50平方米标准,由政府建房集中安置,五保户实行集中供养(特困户、五保户比例不得超过搬迁安置总户数的10%);分散安置每户按3万元的标准予以补助,省、市县各承担50%。

  据国家统计局安康调查队的数据显示,安康市2011年搬迁2.2万户,除去1087户特困户外,有3807户需100平方米住房的集中安置户,有12963户需100―125平方米住房的集中安置户,市县需配套建房资金4.69亿元;有3236户分散安置户,市县需配套建房资金4854万元。根据目前市、县财力,难以落实如此大量的财政配套资金。除了配套建房资金,基础设施项目配套难度也不小。据汉滨区大竹园镇党委副书记马金乾介绍,2010年“7·18”特大泥石流灾害后,在各级领导部门的关心下,七堰社区正在按照规划进行,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完工并入住。“现在最大的难题是基础设施项目,”他估计安置点平均每户需基础设施配套5万元甚至更高,“目前只能一步一步来。”

  实施移民集中安置工程,安康市初步规划移民集中安置点近2000多个,按每个5万元计算,至少需要1亿元,县城重点安置小区和重点镇安置小区规划,费用更大。而从陕南三市的财政状况来看,三市的财政收入仅占全省2.38%,自身财力十分有限,主要依靠省级财政的直接投入和转移支付。

  原材料以及工费上涨,也是困扰移民搬迁工程的一个问题,几乎所有的集中安置点工地,都反映了涨价问题,根据民建陕西省委员会的调研报告,规划中测算的1109.4亿元资金需求总量主要集中在移民建房资金上,其他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土地整理等方面因为规划弹性相对较大,估算投资有缺口;同时,规划对资金需求规模的预算是静态预算,如果考虑通胀因素,按年均5%的通胀率测算,十年所需的动态投资接近2000亿元。

  问题三:产业薄弱如何致富最关键

  “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是陕南地区移民搬迁的基本要求。紫阳县借助工商业主资本+土地流转入股形式,修建移民户安置公寓。投资1.3亿元的双安闹热村富硒油茶综合开发项目,由业主集中修建农民公寓,对高山农户进行整体搬迁,集中流转土地开发种植油茶2万亩。同时农户与业主签订土地流转,置换房屋合同,再通过房产、林权、土地等形式入股,参与企业劳动分配。这种公司+农户+基地的移民搬迁经营模式,已列为市级重点项目并广泛推广,紫阳县还在工业园区周边建设移民安置点,为农民就业创造便利条件。该县在蒿坪镇工业园区建立了10余个移民安置点,敞开大门迎接农民进社区入住,并推荐搬迁农民进企业打工挣钱,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汉滨区安全村支书刘启群介绍,搬迁前村民住在山上,均以种地养猪为主,少数年轻人外出务工,就业门道窄,仅靠几亩薄地连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很难致富。根据国家统计局安康调查队的数据,迁入新住地后,安全村的村民10户中有1户开了诊所并在西安开商店,1户成了香菇种植专业户,1户成为木耳、药材专业户,5户是务工专业户,2户以务工为主、兼顾务农。10户30个劳动力中仅6人务农,其余从事二、三产业劳动。搬迁带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更带来了致富的希望。

  汉滨区大竹园镇党委副书记马金乾介绍,七堰社区目前已经入住75户308人,预计三期工程结束后,整个社区有劳动力2000余人,通过兴建茶园和蔬菜基地,以及养猪场等,实现搬迁群众能够“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但有相关人士指出,由于三市经济基础薄弱,产业项目少,吸纳就业能力低,无法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稳得住、能致富”是今年乃至今后移民搬迁工作的最难问题。一些乡镇干部说,搬迁时间紧任务重,现在更多的是考虑如何“搬得出”。

  继续攻坚

  据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介绍,为科学、有效地推进陕南移民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已经着手研究建立陕南移民搬迁安置信息系统。安康市在推进移民搬迁中,把“两个优先”作为推进工作的重点,即优先搬迁居住在易受洪水、地质灾害威胁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农村危房户,特别重视贫困群众搬迁安置问题,防止“搬富不搬穷”现象的发生。商洛市在推进移民搬迁工作中,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综合考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做到搬迁安置点功能齐全、布局合理、方便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据了解,为了缓解移民搬迁的资金压力,2011年省财政厅、陕西有色集团公司迅速为陕西陕南移民搬迁工程有限公司筹措资金30亿元。陕西陕南移民搬迁工程有限公司已落实贷款20亿元,拨付陕南三市周转金14.47亿元,同时又筹集2亿元用于抓点示范。陕南三市市、县已筹集建房资金9亿元,配套基础设施资金12亿元。

  据领导小组办公室介绍,在新的一年里,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工作要坚定信心,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全力攻坚;要看到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扎实推进的有利因素在不断增加:一是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的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工作符合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必然会得到中央的支持和帮助;二是陕南地区移民搬迁深得陕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三是推进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工作的模式正在形成,一些地方开拓创新,把移民搬迁同城镇化、现代农业化相结合,已经初见成效,广大基层干部的畏难思想有所转化。

责任编辑:王 帅
声明:凡注明"来源:三秦房产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三秦房产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三秦房产网立场。
热点资讯
2025-09-18十二连跌!西安房价继续下跌 多楼盘以价换量
2025-09-11公租房报名!西安市住建局最新通知
2025-09-11磅官宣!爱知中学落位【汇兴匠作·金地·长缨赋】旁,执掌优教未来
2025-09-08空港阳光里七期项目 助力空港新城品质人居升级
2025-09-15年度爆款预定,金茂西安第三座璞系亮相高新!

更多>>推荐楼盘

[正荣·紫阙台] 17263 城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