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楼市调控行政化色彩浓厚 回归市场化是未来大方向
三秦房产网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公布后引起轩然大波,其中并未提及房产税等有关楼市调控长效机制的内容,但却多次提及促进市场化。5000多字的公报中,“市场”一词出现了20多次。
市场化是指用市场作为解决社会、政治和经济问题等基础手段的一种状态,意味着对经济的放松管制,对工业产权的私有化。市场化的工具有许多种,程度较高的市场化是完全出售。
政策成为影响房价的主要因素
经历了10多年的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的今天,住房已经成为民间和舆论最热门的话题,而居高不下的房价也促使着楼市的发展伴随着政府的一路调控。
中央对于高房价影响民生大局的认识非常清楚,楼市调控的政策还将坚持下去,不仅放松的可能性很小,甚至会根据情况推出更严厉的对策。而且从历次调控情况来看,一旦政策放松,就会发生走势预期逆转,投机者再次蜂拥而至,导致房价大幅反弹,堆积更严重的泡沫,使调控付诸东流。
但是,这也造成了人们几乎是通过预测政策走向来看房地产走势。的确,政府的调控新政,尤其是行政政策,对房地产市场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力,在一定时间内和某种程度上,完全能够主导市场的成交量及房价走势,因此称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为“政策市”毫不夸张。
调控行政化色彩浓厚 回归市场化是未来大方向
在近日,有包括北上广深等14个城市纷纷出台调控升级措施,其中就包括了西安。这些城市大多是因为房价涨幅过高,年末难以完成房价控制目标。“房价控制目标”因其行政化色彩浓厚而逐渐失去实际意义。
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就曾表示,在楼市调控长效机制建立方面,逐步淡化行政手段,回归市场化是一个大方向。
当然,房地产市场化绝不意味着,加大了市场的作用就把政府的作用给淡化了,只是说政府会找到更有效的一面去积极地发挥作用,顺着市场的作用去发挥政府的作用。
房地产市场化程度有限带来矛盾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而房地产市场化程度的有限发展也会带来矛盾。房地产发展的有限市场化首先体现为价格的非市场化,在房地产供需矛盾解决前,地产价格上升的趋势将会被人为压制。但房地产价格持续下降也不太现实,如果价格持续下降,则意味着房地产需求的持续萎缩,需求萎缩的后果是房地产投资的下降和经济的下滑。
目前来看,政府对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坚决态度是值得期待的,但更重要的是对现有政策有更多反思及完善,要更多的通过经济杠杆实现国内房地产市场转型。未来楼市调控应遵循市场化思路,调控目标的设定应更多体现市场化意识。
- 热点资讯
- 2025-08-25迎开学!西安这些新学校即将亮相
- 2025-08-26滨江翡翠城 | 117㎡四室端厅享豪宅体验,新品样板间全城绽放!
- 2025-08-18我市扎实推进“保交楼 保回迁”各项工作
- 2025-08-20深化建筑业改革 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
- 2025-08-15金茂×贝好家 | 双强联袂的行业革新,划时代的好房子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