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买房择邻而居
“孟母择邻而居”被视为教育孩子的典范,写进了《三字经》。现在,许多北京人在买房时也开始遵循这一“古训”,当然,除了教育孩子,提升生活品质成了现代北京人择邻而居的动因之一。“买这个项目的都是些什么人?”、“我的邻居是做什么的?”,如今在很多售楼处,总能听到这样的提问,一位售楼人员感慨,北京人买房真是越来越“挑剔”了。
秦女士在京西看中一套房子,订金已经交了,但因为对邻居不满意,她退掉了要买的房子。“去看房那天,刚巧遇到住在对门的那户人家扛着大包小包上电梯,他们一家是在北京做服装生意的外地人,家门口还堆着几个大编织袋。一想到经常要在电梯里与这些大编织袋抢空间,再好的房子我也没兴趣买了。”秦女士对记者说:“现在人们买房子已经不再是单纯地追求增大居住面积,更重要的是要提升生活品质。如果邻居之间的生活习惯、消费观念以及对物业的要求相差很远,那就很容易产生冲突,也会影响自己的生活品质。”
与秦女士一样,林先生改变了买房的决定,也是因为对邻居不满,“那套房子在郊区,户型、面积、价格、小区环境都不错,但我后来得知那个小区中有两栋楼是回迁户,所以毫不犹豫地放弃了。”林先生对记者说:“我原来住的小区也有两栋楼住的是回迁户,很多人不拘小节,夏天光着膀子在楼门口大声聊天,有的人甚至在楼道里支张桌子打牌,遛狗不按照小区规定的时间,狗也不拴着,任凭其在草地上大便,小区有两块绿地,在商品楼之间的这块基本上看不到什么脏东西,而在回迁楼之间的那块绿地,草丛里净是狗屎。”林先生告诉记者,他的孩子已经上小学了,他不想让孩子在这样环境下成长,所以决定另外买一处住宅。“回迁户多的楼盘我是绝对不会买。”
对于购房人的这种态度,许多回迁户也有自己的看法。“我在平房生活了20多年了,与邻居相处的非常融洽,大家没事经常凑到一起聊聊天或者打打牌,几十年的生活习惯不可能因为住进楼房就改得掉。”回迁居民张大爷对记者说:“搬上楼后,与邻居的距离远了,我也感觉很不舒服。”
“买房挑邻居,这是购房人消费理念成熟的表现。”北京物业管理商会会长于庆新告诉记者,回迁户和买商品房的住户居住在同一个小区,观念上的冲突肯定不可避免,这对物业来说也是一件很难协调的事。“经济收入、消费观念和职业背景不同,因此对物业的要求也不一样,买商品房的人更注重舒适性,而回迁户则更多地考虑经济性。现在房屋拆迁向货币补偿过渡,包括许多拆迁居民买房后也会感到一些不适应,感觉很难与邻居融洽相处,这种观念上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不管是拆迁居民还是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白领,在购房时最好选择同质人群,文化程度、经济收入、人生信仰和职业背景相同或相似,居住消费观念以及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基本相同,住在一起也会觉得更舒适。”
据了解,现在开发商在推广项目时,通常都会强调项目的目标人群,在郊区开发小区建设,都会将回迁居民与商品房住户区域分开,以减少双方因生活习惯、消费观念不同而产生的磨擦,便于物业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不同的物业管理
- 上一篇:·深圳的城市属性和楼市走向
- 下一篇:·北京南城楼盘供应量大增
- 热点资讯
- 2025-04-09最新!西安地铁9号线支线规划曝光
- 2025-04-14新一代金茂府 以“未来人居”致献智识人士
- 2025-04-02源邸滨湖2025湖岛美术馆首展,正式启幕
- 2025-03-31原乡牧歌CCHC全龄康养模式发布 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 2025-04-03国际顶尖设计团队齐聚 地建嘉信臻境2025经纪人峰会共话未来人居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