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持续一路猛涨 惊人的涨幅带来的十大隐患(上)
目前上海商品住宅价格的大体形势是:内环线以内均价向1.5万元走;中内环间向1万元靠拢;中外环间向8千元方向走;只有外环线以外还能守在6千元大关之内。
2000年以来,上海市商品房价格一路猛涨,确实体现了近几年来上海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与上海这座充满活力和生机的国际大都市地位相适应。但是,在持续猛涨的背后是否存在隐患,著名专家尹伯成教授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欢迎讨论
2000年以来,上海市商品房价格一路猛涨,未曾回头,尤其是近三年来情况更为严重。2000年商品房均价为4895元/平方米,2003年达到5897元/平方米,今年7月摸高至7546元/平方米,9月飙升至8148元/平方米,比去年成交均价猛涨2251元/平方米,涨幅达38.17%。
由此可见,目前上海商品住宅价格的大体形势是:内环线以内均价向1.5万元走;中内环间向1万元靠拢;中外环间向8千元方向走;只有外环线以外还能守在6千元大关之内。
这是惊人的涨幅。据说,某位房地产界的权威人士给上海商品住房价格定位是:内环线内均价3万元,中内环间2万元,中外环间1万元。不知此传说是否真实,但近年来上海商品住房房价加速猛涨已成为不争之事实。
上海房价如此迅速猛涨有多方面因素,笔者不想在此分析这些原因,只想分析其持续猛涨后可能产生的后果,笔者把这些后果归纳为十大隐患:
助长房市投机
商品住宅本来和粮食、衣服一样是人们生活必需品,但一旦作为可以炒作的资产,就必然陷入"买涨不买跌"的局面。现在我国银行存款实际利率是负数,股市投资风险又大,其他投资门路不多,房市投资"钱"景最好(而且可以按揭贷款),于是,只要有首期付款实力的人卷入房市投资或者说投机的人就越来越多。事实上,目前上海市民中每户有2套或2套以上住宅的绝不在少数。至于外地及境外来沪炒房的力量就更为可观了。
加大通胀压力
尽管有数据显示近年来本市居民购房比例占75%,外省市人士购房占20%左右,境外人士购房占5%左右。然而,一个不容怀疑的事实是,在上海房价节节攀升和人民币升值预期形势下,目前海外资金涌进上海房市投资势头十分凶猛,不仅中国香港、中国台湾,而且韩国、新加坡甚至澳大利亚、加拿大的投资客也十分看好上海房市增值潜力。眼下上海正在上演"四海宾客"齐投资的繁荣剧目,海外投资客的首选目标是市中心区200万元总价的商品房。他们的目的:第一,房产增值,第二,人民币升值。真可谓一举两得。外资大量涌入上海房市,不仅进一步推高房价,而且加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为维持和美元的联系汇率,中央银行不得不抛出更多人民币基础货币,这又必然增加我国通胀压力。
阻碍普通市民改善居住水平的要求
几个月前有消息称,目前上海市民中还有60%的人未买过商品房,依然住着狭小的房子,他们多数是普通劳动者。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无力在前几年购买商品房,本来打算通过勤俭节约积累一笔首付款,再通过银行按揭贷款买上一套商品房以改善住宅条件,不料他们积钱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在惊人的房价面前,他们只得"望房兴叹",惊醒了在今生今世的购房梦。他们并不都是"弱势群体",不少人是大中小学教师之类的工薪阶层。在上海经济发展中,他们也辛勤工作,难道就没有权利和理由分享上海经济成长的(包括改善住宅条件)成果?有人说,你买不起市区的房子,可以买奉贤、金山、松江或南汇的房子,然而,在目前交通条件下,他们住到这些郊区,如何上班工作?何况那里房价现在也是不低。
阻碍城市化进程
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城市化的过程。目前我国城镇居民4.9亿,按照2020年达到小康目标,那时我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55-60%,城镇居民将达到8.5亿。我国城市化经验表明,小城镇遍地开花不是一条成功之路,而最有效率的道路还是逐步扩大原有城市。于是,大批农村人口不断向包括上海在内的大中城市迁移应是历史的选择。然而,上海房价如此猛涨,别说农村人口,就是收入前景不差的高校毕业生也无法在上海安居乐业。有人说,农村人口向城市移动,并不是要向市区更不是市中心移动。确实如此,问题是,城市的房价是市区郊区联动的。市区均价在1万元以上,郊区均价难道会在4千元以下?有人说,买不起房可以租房,然而,房价高,房租会低吗?
降低城市竞争力
一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取决于该城市的科技水平、市民素质,同时也与商务成本密切相关。上海房价如此持续猛涨,大大抬高了城市商务成本。技术和资金流入兴办实业,必须有房子;人才流进就业,必须有住宅。写字楼和住宅楼价格如此涨,资金和人才就难以跨越这样高的门槛。我们复旦大学近年来一些优秀毕业生留校做教师的,工作条件不错,就是为住房发愁。他们难道不是"人才"、"精英"?有人总把有钱人等同于"精英",对此我们实在难以认同。
- 热点资讯
- 2025-04-25越秀西安 | 94亩,越秀携手高科落子沣东高新科创融合区,领袖西安第六盘
- 2025-04-30越秀西安 | 三代同堂换房记:从蜗居高新到143㎡四代洋房,我们等了十年!
- 2025-04-28央行上海总部:2025年一季度长三角地区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增加2528亿元
- 2025-05-06引爆五一!实景美学样板间开放的背后,看紫雲境如何重构主城生活标准
- 2025-04-27加速建设!一批安置房、酒店迎来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