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人余丰慧:人心浮动 高房价还能走多久
过高的房价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也成为了今年两会代表议论的热点之一。房价之所以受到社会这样大的关注,主要是住房、房价关系到每一个居民切身利益和日常生活。笔者曾经说过,一些人说“汽车与住房都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才逐步进入富人家庭中的巨资消费品,”把商品房市场说成是奢侈品市场、是富人市场是完全错误的。住房既是必需品又是奢侈品。住房像穿衣一样,每一个人都必须有房住,而不管档次高低,这是它必需品的属性;而豪华别墅对于普通人来说确实是奢侈品。但是,目前,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却被人为地严重扭曲了,房价高的离谱,泡沫越吹越大。一边是普通老百姓面对必需品的高房价而望房兴叹,一筹莫展;一边是某些房地产商大放房地产上涨信号,主观上想赚取更多暴利,客观上有把房地产推向崩溃边沿的可能。
离谱的房价,巨大的泡沫;百姓望房兴叹,怨声载道,利益受到侵害;个别开发商使尽手段,谋取暴利,甚至黑幕交易;本来住房制度改革以后,广大居民可以通过公平、公正的房地产市场来解决住房问题,国家、企业没有了负担,居民个人有了产权。但是,可好,依目前的价格,大部分人却买不起房,把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搞成了少数人的市场,就是所谓的富人市场。这些情况,也许就是我国的房地产市场特别是房价问题这样受到各界关注的原因吧。
好则,经过民众议论和呼唤,经过人大代表的建议等等,不能够让房地产市场这样扭曲下去,不能够让这个泡沫再这样吹下去直至破裂的意见已经达成了共识,并已经开始发挥作用。
北京晨报3月15日以“炒房者开始纷纷撤离上海,人心浮动多数急于脱手”为题报道说:国家已向沿海房地产泡沫发出明确“降温”信号,上海正在行动。一周以来,这个国内外公认的中国房地产泡沫的典型城市正试图令楼市“软着陆”,炒房者和开发商已经感受到了国家房地产政策信号的震撼力,一批已经获利不菲的炒房者正在悄悄撤退。上海市政府的“房地产新政”出炉后,群众反响强烈,炒房者人心开始浮动,多数急于脱手。社科院研究房地产金融的专家尹中立断言,政府未来可能会有更为严厉的调控措施出台。
笔者认为,上海房屋走向,上海炒家心态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全国具有影响力和辐射力。综合各个方面情况,笔者认为,持续的高房价即将走到拐点,即将面临转折。
国家不会对高房价置之不理,一定会出台强有力的调控措施。温家宝总理在刚刚结束的人代会上的报告明确指出:“要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重点抑制生产资料价格和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在这一要求下,国家以及地方政府不久就一定会出台抑制房价的调控措施,嗅觉灵敏的上海炒家的举动就是极强的信号。
各个地方政府对高房价已经开始采取措施了。上海市政府“房地产新政”已经出台;天津市政府批准颁发了《天津市定向销售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办法规定,购买人在取得房屋所有权证5年后方可上市出售,出售后不得再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精神要求下,北京、广州、杭州等房价高企的城市也会有相应措施出台。
一些职能部门也在对房地产市场加强管理,采取措施。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房价过快上涨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已经引起银监会等部门的高度关注,近期将会同有关部门就房贷等情况到上海、北京、深圳进行专项调研。一些商业银行面对房地产金融风险已经纷纷提高了房贷首付率。
一批专家要求限制房价的声音也是制止高房价的一股强有力的力量。林毅夫说,对买多套房产者银行借贷要谨慎;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易宪容一直在抨击房地产泡沫;萧灼基教授认为,地产开发商利润太大 房价过度上升政府不应旁视;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任玉岭提出,禁止炒房行为 依家庭人口限制买房总量;陈凌孚委员建议,对购买别墅者征高额土地调节费等等。
温总理的报告,地方政府的动向,职能部门的措施,专家们的呼吁,大部分民众的声音,已经对高房价形成了巨大攻势。希望政府在调控房地产市场价格上,力度要大,措施要硬,信号更明确,速度更迅猛。面对严重扭曲的房地产市场,各级政府应该是有所作为的时候了。
我们有理由相信高房价不会走的太久。
- 热点资讯
- 2025-04-25越秀西安 | 94亩,越秀携手高科落子沣东高新科创融合区,领袖西安第六盘
- 2025-04-30越秀西安 | 三代同堂换房记:从蜗居高新到143㎡四代洋房,我们等了十年!
- 2025-04-28央行上海总部:2025年一季度长三角地区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增加2528亿元
- 2025-05-06引爆五一!实景美学样板间开放的背后,看紫雲境如何重构主城生活标准
- 2025-04-27加速建设!一批安置房、酒店迎来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