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部:“十五”全国地籍管理取得明显进展
“十五”期间,全国地籍管理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服务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服务。
“十五”期间,全国国有土地使用权登记覆盖率由从2001年初的58%上升到2005年末的85%;##Detail_Page_AD##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覆盖率由16%上升到51%;集体土地使用权登记覆盖率由61%上升到73%,依法有效地保护了土地产权人的合法权益。
“十五”期间的五年来,各地加大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工作力度,全国累计受理土地权属争议13万件,累计调处土地权属争议12.3万件,调处率达92%。据信访部门统计,2005年因土地权属问题引发到部信访案件数量下降44%,来访人次下降了66%,有力促进了社会稳定。
“十五”期间全面完成了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坡耕地调查,全国耕地后备资源总量为1.13亿亩,其中可开垦1.071亿亩,可复垦0.06亿亩,为科学制定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规划、合理确定补充耕地目标提供了准确依据。各地地籍调查覆盖面不断扩大。完成城市市区地籍调查2.5万平方公里,覆盖率由54%上升到86%,完成建制镇地籍调查2.4万平方公里,覆盖率由38%上升到64%。据悉,为保证土地调查成果的现势性和准确性,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提供依据,全国已陆续有20个省(区、市)、1220个县(区、市)陆续开展了土地更新调查。
“十五”期间,初步建立了国家级开发区预警预测系统;完成了全国93个50万人口以上城市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对160个国家级开发区(园区)和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等重点地区土地利用状况进行了监测;完成了环北京地区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全国有103个市、353个县(区)开展了土地利用遥感监测。监测成果较好地应用于土地执法检查等工作,成为发现违法用地的“千里眼”。
“十五”期间,全国有1028个县(区、市)开展了图件更新,1453个县完成1:1万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817个县建成并应用了地籍信息系统。地籍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大大提高了建设用地审批、土地市场交易等工作效率,有力推动了国土资源管理现代化。通过地籍信息系统建设,既大大提高了土地管理工作效率,又为城市规划、拆迁、消防、农林、民政、金融等部门提供了有效、便捷的服务。全国累计提供土地登记资料查询服务571万次,有效地保障了土地市场交易安全,保护了土地产权人的合法权益。
- 热点资讯
- 2025-04-25越秀西安 | 94亩,越秀携手高科落子沣东高新科创融合区,领袖西安第六盘
- 2025-04-30越秀西安 | 三代同堂换房记:从蜗居高新到143㎡四代洋房,我们等了十年!
- 2025-04-28央行上海总部:2025年一季度长三角地区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增加2528亿元
- 2025-05-06引爆五一!实景美学样板间开放的背后,看紫雲境如何重构主城生活标准
- 2025-04-27加速建设!一批安置房、酒店迎来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