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房产网 > 新闻中心 > 评测

叫停集资建房助推了房价经济适用房却被用于出租

2006年12月05日 07:57   来源:华商报

  今日楼市 雾里那朵看不清的花

  ■存钱与房贷

    是当“守财奴”还是做“房奴”?  

  “中国的老百姓最喜欢把钱存在银行”,这是很多经济学家、房地产开发商看好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人甚至喜欢以发达国家的消费观来“讽刺”中国人的存钱行为,将中国人定义##Detail_Page_AD##为“守财奴”的形象。“这完全是一种脱离现实的悖论,是某些利益集团鼓吹的谎言”,有专家对此提出了严正的批判:“我们国家不同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尚未形成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只能通过银行储蓄来解决教育、医疗、失业、养老等方面的问题,而不只是住房。”

    房地产界有一则耳熟能详的故事,现在看起来完全是一个幼稚的“编造”,但它却“忽悠”着许多中国购房者,说是一个美国老太太和一个中国老太太在天堂相遇了。美国老太太说:“我奋斗了一辈子终于还清了住房贷款”;中国老太太说:“我攒了一辈子的钱临终才买了这套房。”

    超前消费让很大一部分想当“美国老太太”的购房者变成了“房奴”。不断上涨的房价让很多人坐立不安,甚至迫使部分已经“安居”的老百姓将银行的“养老费”全部投入到了房地产上,这种“买涨不买跌”的心态充分地调动了市场,亢奋的楼市开始消化银行存款。

    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公布:10月末,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为15.8万亿元,同比增长15.5%,增幅比上月低0.5个百分点,是2005年4月以来的最低点;当月储蓄存款减少76亿元,是2001年6月份以来首次出现的月度储蓄存款下降。

    当更多的人将钱投入到楼市,楼市上涨的“基础”就会更加“广泛”,但这种建立在上涨预期之上的房价根基却并不一定牢固。俗话说,积谷防饥,存钱并非落伍之举,理性地看待投资能够规避不必要的风险。

    ■叫停集资建房

    享受“公平待遇”就得提高“附加成本”?

  一些普通购房者往往要为一套房子奋斗数十年,一些特权部门利用集资建房大肆牟取私利,造成了体制内外居民住房条件的“两重天”,这种现象带有极大的不公平性。建设部、国土资源部等不久前联合发布了《关于制止违规集资合作建房的通知》,一律停止审批党政机关集资合作建房项目。这让普通百姓拍手称快。殊不知,在解决违规的同时,将更多的购买力推向了商品房市场,业内专家指出:“其对房价的助推作用不容忽视。”

    仔细分析各地的房地产市场,“非市场化运作的集资建房”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很大一部分购买力被隐形消化,这也成为抑制房价快速上涨的重要的“不合理性因素”。随着集资建房的叫停,商品房市场势必会涌进更广泛的购房军,本来就已经高位运行的房价会再次受到助力。

    叫停集资建房的另外一个理由是,“越来越多非市场化运作的集资建房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冲击”,“集资建房面积过大,势必冲击房地产市场;集资建房低于市场价格甚至低于开发成本,挤占了按市场行为经营的企业的市场空间。”看来,这种对房地产市场的挤占和冲击似乎才是最主要的原因。“公平”的结果便是地方房价的飙升。

    当然,“非市场化运作的集资建房”存在其不合理的一面,这种建立在“不公平”之上的制度给普通购房者造成了心理上的“嫉妒”;但如果是为了“公正”而以一刀切的手段来实现,首当其冲的便是刺激商品房价格,其“疗效”并不值得称赞。老百姓在享受“公平待遇”的同时,不得不付出高昂的附加成本。寻找科学的集资建房体制似乎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豪宅被查

    一则“杀鸡给猴看”的“娱乐新闻”?

    上海“汤臣一品”,一个进入普通老百姓视线的豪宅,号称“中国内地住宅第一贵”。“价贵招风”,“汤臣一品”很快便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关注,据悉在不久前接受了有关税务部门的稽查。

    仔细想想,“汤臣一品”豪宅被查处与普通老百姓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最多只能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一个谈资。对于13万元每平方米的豪宅,暂且不去讨论它的真实价格和利润空间,也无需去关注它的市场前景,作为普通百姓,我们首先应该去看它跟我们的关系和关联,然后再去看它存在的合理性。豪宅无罪,住豪宅更无罪。相信很少有中国人住比尔・盖茨式的豪宅,但没人因为比尔・盖茨住豪宅就对其嗤之以鼻。

    有人固执地认为,是这些豪宅拉高了目前的房价,殊不知,天价豪宅与普通住宅本身就不能混在同一个市场,更不能以其作为丈量房价的参考。专家认为,豪宅的存在有它特定市场,属于奢侈品,其市场的运行与大众商品房市场没有必然的联系,更没有必要遵守同样的规则和利润区间;权力部门更应该关注的是普通商品房的“豪宅价格”,很多商品房的价格已经远远地超出了普通百姓的承受范围。

    富人住大房子、贵房子合情合理,只要他们所拥有的财富是合法的,我们就无权斥责别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业内专家指出,在目前的中国房地产市场中,豪宅与普通商品房所存在“问题”基本类似,用“杀鸡给猴看”的手法并不会起到实质性的示范作用,因为在“猴”看来,“鸡”本身就“该杀”,这样反而掩盖了隐藏在房价背后的深层次“病因”,助长了“猴”的“狂妄野性”。

    一个没有真实进入到老百姓生活的豪宅被查,最终只能演变成一则“娱乐新闻”,其现实意义值得商榷。

    ■经济适用房

    究竟是“穷人区”还是“富人区”?

  “高达48%的经济适用房却被用于出租,普通商品房用于出租的比例仅仅有20.55%”,近期的一份基于2005年北京、太原、西安三地的数据调查揭开了经济适用房的真实面目。调查结果认为:“富裕的有产者、拥有住房的多房户,买走了超过一半的经济适用房,经济适用房成为中国富裕的有产者谋利的工具。”

    如此高的出租率完全是意料当中的事情,经济适用房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患上“顽疾”,大面积、高房价、购房人资格的审查不严等等问题历来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有的经济适用房甚至演变成了富人区。

    “经济适用房是政府为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提供的一种公共福利,但现在已经出现了种种难以控制的违规现象,违背了该政策的初衷,又给国家造成了经济损失。”去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西安市原政协主席傅继德提交了《关于停止开发建设经济适用房》的提案,引发了全国范围内叫停经济适用房的呼声,这当中包括很大一部分低收入者。

    社会公众对经济适用房的群体性反对让其进入了两难境地,完全的叫停似乎又并不符合国家的住房保障体系和方针。前段时间沸沸扬扬的北京实行“经济适用房回购制”也迅速地被“删除”,取而代之的是一套模糊不清的“内循环模式”。

    “经济适用房当务之急需要解决的是建立与中低收入者之间的信任和信心关系,经济适用房的种种弊病已经让很多中低收入的老百姓对其失去了‘兴趣’,更多的人不得不去面对高昂的商品房市场。”看来,经济适用房的前路仍然充满变数。“国六条”之后,各地纷纷加大了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力度,但如果没有切实有效的分配制度,“扩大规模”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责任编辑:马红斌
声明:凡注明"来源:三秦房产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三秦房产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三秦房产网立场。
热点资讯
2025-09-18十二连跌!西安房价继续下跌 多楼盘以价换量
2025-09-11公租房报名!西安市住建局最新通知
2025-09-11磅官宣!爱知中学落位【汇兴匠作·金地·长缨赋】旁,执掌优教未来
2025-09-08空港阳光里七期项目 助力空港新城品质人居升级
2025-09-15年度爆款预定,金茂西安第三座璞系亮相高新!

更多>>推荐楼盘

[正荣·紫阙台] 17263 城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