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房产网 > 新闻中心 > 评测

经济学家魏杰:任何"人为办法"都难压价格(图)

2010年11月03日 06:23   来源:南京日报

  

名经济学家魏杰在宁谈经济热点

     “虽然是否会二次探底还存在争议,但是明年经济增速下滑已成定局,保增长、防通胀将是我国2011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昨天,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主办的“清华EMBA名师管理论坛”上,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有“中国经济学四小龙”之称的魏杰教授如此预估下一阶段的中国宏观经济走势。

  魏杰认为,未来一年,国家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拿捏就像是走钢丝,比以往任何一年都要难:控制过紧,经济增长速度会大幅度回落;放松太多,通胀的压力会很大。在两个小时的演讲中,他试图从经济学角度为明年中国经济走势把脉,并开出了药方。

  魏杰,1952年9月生于西安。先后获得经济学硕士、博士学位。曾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主任、教授、博导,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研究所所长。现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企业战略与政策系主任、教授、博导,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全国十三个省市的经济顾问,中国国有资产管理学会等5家学会的副会长。1991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特殊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观点三

  明年的“对策”有三

  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结构,深化改革

  明年“保增长、防通胀”的第一个对策是转变增长方式,变出口拉动为内需拉动。目前中国消费仅仅拉动GDP的30%,而美国有70%,中国消费未来起码要提高到50%以上。

  第二个对策是“调结构”。我国要从传统制造业向现代制造业升级换代,产业链要重新调整。我国大部分企业处于产业链的末端,都在搞加工制造,必须要向上游延伸。要提高产业的公信度,起码不能影响消费安全。我国下一步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也是新的增长点: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我们瞄准的方向。

  第三个对策是“深化改革”。深化改革有一些深层次内容,比如,如何保证中国民营企业继续发展?如果不直面这个问题,保增长就会很难。同时国有企业改革也必须进行“深化”,国有企业至今还没有完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任务,必须继续推进。

  观点一

  “三驾马车”有些乏力,

  明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会下滑

  观点四

  给居民增收,

  退税不如“发钱”

  我国对GDP的增长一直有一个目标,俗称“八九不离十”。超过10%,国家就要宏观调控,因为资源供给会跟不上,低于8%,就业问题难以解决。

  明年我国经济增长压力重重,学术界甚至在争议经济会不会二次探底,即增速低于8%。这些争议姑且不论,但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有些乏力。

  首先,第一驾马车——出口,已不可能像2000年那样高速增长了。一方面,中国不能搞过度出口,目前外汇太多,人民币太多。另一方面,世界也不允许,中国出口的主要地区是美国和欧盟(占总出口的80%),这两个地区已经在调整增长方式。比如美国,其负债消费模式已经进展不下去,国内失业率已经从3%发展到近10%。奥巴马上台之后,为了恢复美国的实业,对中国反倾销,并且迫使人民币升值。欧盟也在调整增长方式,调整过程中,中国对欧盟的出口也不可能有太大的增长。

  第二驾马车——投资。目前,我国公布的投资数字很“好看”,但这是统计的“完成投资”。明年情况如何,要看新增投资额。其实去年投完4万亿之后,我国就提出不再开动新的投资。因此90%的城市的新增投资是负增长。企业家务必去留意这些数据,明年和水泥、基建相关的“铁公基”产业可能会有影响,大家要及时调整产业方向。

  第三驾马车——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在三分之一。从消费构成看,三大核心消费是房子、汽车、家电。2009年12.5万亿元消费中,三大核心消费占据85%以上的份额。但是今年三大核心消费都出了问题。房地产新政出台,国家本意是抑制房价过速上涨,但人们理解为要降价,观望情绪越来越浓,要是明年没有新的政策调整,估计明年房产消费会萎缩。今年,虽然汽车生产量在增长,但是9月份消费量已经下降了17%。为了推动家电消费,今年继续在推家电下乡、以旧换新,但是家电销售增幅已经比2009年同期下滑,今年很可能达不到2009年的销量,2011年估计也不会有大的增长。

  为什么中国消费力这么低?说到底还是老百姓比较穷。中国要扩大消费,首先要提高居民收入,尤其是提高一般老百姓的收入。办法很多。

  比如,调整国家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的关系。近10年来,国家财政收入增速太快,达到25%,远远高于GDP速度,而居民收入增长太慢,在6%左右。前三十年解决国富,后三十年该解决民富问题了。

  国家去年给百姓减税、退税了,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比如家电下乡退税政策,你不去买就享受不到。我认为,最简单的办法是“发钱”。

  比如在教育上给上学的孩子发补贴。我们还可以提高个税起征点,把2000元的起征点提高到3000元。

  国家在社会保障上应该承担更多责任,我们主要从3个地方募集社会保障资金——国家、企业、个人。欧盟国家,政府占的比例是55%,企业和个人是45%;而我国,企业和个人占75%,政府是25%。

  我们还应该提高居民的财产性收益。居民光靠劳动性收入富不起来,美国中产阶级40%是财产性收入,中国百姓财产性收入不到2%。国有资产分给老百姓不太现实,但是老百姓该享受国有资产收益。财产收益还来源于动产和不动产,中国一方面要繁荣房地产市场和资产市场,保证百姓收益,又要防止膨胀过快。

  提高居民收入还可以通过调整企业利润和劳动收入的关系、提高农民收入、给落后地区创造就业机会等。

  观点二

  “保增长、防通胀”,

  不能沿用旧办法

  观点五

  未来房价还会上涨,

  调控只是要抑制上涨过快

  明年,我国面临通胀与经济增长下滑的双重压力,经济学界最怕这两个现象同时存在,因为治疗两者的药方恰恰是相反的。

  越来越多人认为,明年我国经济工作的基本任务将是“保增长、防通胀”。之所以把“保增长”放在“防通胀”前面,和中国人的国民性格有关。中国人喜欢利益比较,如果物价上涨,大家虽然一样受损失,虽然不高兴,但彼此心里是平衡的。但是增长速度下滑,导致失业率上升,“有人失业,有人没失业”,社会必然动荡。

  经济难题当前,我们该如何做?

  首先,必须认识到,过去的办法不能用了。比如,2009年,为了“保增长”,执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但是这两个政策的空间已经被用完了,明年如果还继续,最终结果是推动通胀继续上升。

  市场由供求决定,只要产品短缺,任何人为的办法都压不住价格。比如说房产税,我个人认为压不住房价,只要房源短缺,税费就可以转移,最终还是推动房价上涨。2006年韩国出台房产税,就起了反效果。产品在过剩条件下,这个办法可以试试。实际上,中国现在面临的问题,就是短缺的问题。短缺不解决,强制的办法都不可行。

  积极的财政政策也不能再推动了,如果我们继续使用它,还继续加债来保增长的话,未来的结果也不乐观。

  理性看待房地产市场就要正视这样的现实,未来房价一定会持续上涨。房地产调控政策从来没有提要打压房地产,而是要抑制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

  从经济规律看,房地产很长时间都会供不应求,有三种需求没法压制:改善型需求,北京房地产的85%是改善型自住需求;投资需求,中国老百姓有积蓄就有投资;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需求。

  从提高居民收入来讲,也不应该打压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它不符合我们未来的长期发展。在房产问题上,我们不能不理智,不能情绪化,明年政府要做的是抑制房价过度上涨,增加保障性住房。

  有人问,明年的房地产市场会不会出现更“严厉的走向”?我明白大家关心的是房地产的市场,主要是“房产税”的出台。在这个问题上,我历来主张要谨慎再谨慎。

责任编辑:张希 张璐
声明:凡注明"来源:三秦房产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三秦房产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三秦房产网立场。
热点资讯
2025-09-18十二连跌!西安房价继续下跌 多楼盘以价换量
2025-08-25迎开学!西安这些新学校即将亮相
2025-09-11公租房报名!西安市住建局最新通知
2025-08-26滨江翡翠城 | 117㎡四室端厅享豪宅体验,新品样板间全城绽放!
2025-08-28关于印发西安市住宅工程“先验房后收房”工作指南的通知

更多>>推荐楼盘

[正荣·紫阙台] 17263 城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