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房产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要闻

央行:货币政策不应给予市场长期低利率预期

2017年12月08日 08:46   来源:证券时报

  12月5日,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在中国银行总行召开题为“世界经济与中国2018:把握全球经济金融新格局”年会。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孙国峰表示,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各国央行都在研究并探索新的货币政策框架,其重点目的在于防范金融风险。新的货币政策框架主要包含政策目标、政策工具、政策的传导机制以及国际协调这四个主要需要关注的方面。

  在货币政策目标方面,其调控目标已不再局限于资产价格等因素,而是要看金融周期。孙国峰称,金融危机爆发后给各国央行的一个教训,就是要求关注金融周期。毕竟资产价格只是金融周期的一个体现,而金融周期的背后是银行广义信贷,资产泡沫的背后就是银行的过度借贷,且过度借贷往往是由超低利率引起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货币政策应该对金融周期进行调控。除了探索新货币政策框架外,金融危机后各国央行还在探索建立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孙国峰称,宏观审慎政策的核心是为了控制杠杆率,因为资产泡沫的背后都是高杠杆的问题。“但仅靠宏观审慎政策还不够,假如利率长期处于低位,即使使用了各种宏观审慎手段,效果仍是事倍功半,所以需要建立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政策框架来应对金融周期”。

  值得注意的是,孙国峰认为,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各国也开始关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也就是风险承担渠道。由于银行背后有政府显性或隐性的担保,所以天生有冒险倾向。如果央行长期保持低利率水平,就容易鼓励银行的冒险行为,这种冒险行为很有可能与央行的货币政策之间形成博弈,即市场会预期央行在金融市场受到压力时会降低利率,这反而会鼓励一些高杠杆的银行过度承担风险。所以,孙国峰认为,央行的货币政策应当抑制银行的冒险行为,特别是不能给予市场利率长期处于低位的预期,防止市场通过过度的冒险行为倒逼央行。而美联储今年下半年来启动的“缩表”,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长期利率,以防范下一次金融危机的到来。

  此外,孙国峰认为,在探索建立新的货币政策框架的过程中,各国央行还应加强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经济同步复苏的背景下,发达经济体已开始启动货币政策的正常化,相应的,新兴经济体也应该尽快启动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进程,以促进形成更加平衡的全球经济金融新格局。


责任编辑:三秦房产网
声明:凡注明"来源:三秦房产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三秦房产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三秦房产网立场。
热点资讯
2024-05-09重磅!西安全面取消住房限购
2024-05-14高新CID价值即将爆发,嗅觉灵敏的人已经上车!
2024-04-29《关于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问答
2024-04-30一批新规将于5月起施行,涉支付宝、微信支付等非银行支付
2024-05-06共叙岸线的美学赞誉,雁鸣·湖风雅序媒体沙龙圆满收官

更多>>推荐楼盘

[正荣·紫阙台] 17263 城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