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认为房地产市场存在三大“雾区”
房子已经成为老百姓心目中的头等大事,然而,看清楚房地产市场并不是那么容易。业内人士认为,当前房地产市场存在三大信息不透明的“雾区”。
――企业信息“保密”,公众眼里是一团“迷雾”。广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潘蜀健说,我原来在一家公司担任独立董事,但最近已经辞职。原因很简单,我事实上在公司并不能履行独立董事的职责,很多次我想看财务报表,公司说重大事情要保密。独立董事尚且不能充分了解信息,更不要说普通市民的知情权了。这样的事情在房地产市场并不少见,在其他行业也有,如去年的广地花园“假按揭”、轰动全国的铁本事件等。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信息更需要透明,如并购过程、并购条件、双方债务关系如何处理,不能让股东蒙在“雾里”。一些重大事项,不但独立董事有知情权,还应该在股东大会上进行表决通过。
――有些企业“暗箱操作”,破坏交易规则。很多消费者也许有同样感受,买房时心里有些惴惴不安,有一大堆合同要签,但基本上已是格式合同,不可更改,担心吃了这顿“霸王餐”后还有意想不到的“陷阱”。2003年以来,广州新理想华庭、丽景台、广地花园等相继因资金链断裂爆出一房多卖、假按揭丑闻,一度引发消费危机。
――关于房地产市场的分析过于肤浅,不少决策也是“云里雾里”。潘蜀健说,
现在有关房地产的分析过于肤浅,有关部门提供的信息不完备,相关部门只是根据均价、供应量和销售量来进行分析决策。其实,一个简单的均价很难准确反映整个房地产市场的情况,因为商品房有不同的消费层次,而且单价与面积并不是纯粹的线性关系,到了一定的面积会有跳跃性发展。
同时,一些学者凭想象在下结论,拿不出经济数据来说明问题,这对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也是不利的。房子不是一般的商品,它具有很大的投资性,有相当部分还具有投机性。对于市场来说,一定条件下,“无炒不成市”,这叫存在“经济泡沫”。在国外,20%以上投机行为才是存在“泡沫经济”了,如果房地产市场到达“泡沫经济”的警戒线,就会面临崩盘的风险。
业内专家建议,有关部门提供更多、更细分的市场数据信息,杜绝一些房地产企业“暗箱操作”,建立起完全、可靠、公开的房地产信息系统。潘蜀健说,有关部门应在一定分类的情况下,公布更详细的相关数据,如40平方米以下、40-80平方米、80平方米以上的价格分别是多少。广州的房地产市场已经比较成熟,一些价格波动是正常的现象;而有些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出现过热,一旦“泡沫”消散将会面临风险,希望有关部门能加强监控。
- 热点资讯
- 2025-04-25越秀西安 | 94亩,越秀携手高科落子沣东高新科创融合区,领袖西安第六盘
- 2025-04-30越秀西安 | 三代同堂换房记:从蜗居高新到143㎡四代洋房,我们等了十年!
- 2025-04-28央行上海总部:2025年一季度长三角地区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增加2528亿元
- 2025-05-06引爆五一!实景美学样板间开放的背后,看紫雲境如何重构主城生活标准
- 2025-04-27加速建设!一批安置房、酒店迎来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