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宇峰:民进商退不是市场倒退
说温州人不懂市场规律,估计全国人都会笑。可当有些学者笑话温州人率先启动的个人合作建房违反了市场规律,却让人觉得似乎真有些道理――以个人自助建房替代地产商建房,违反了社会分工的经济规律。
##Detail_Page_AD## 社会分工,是无论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还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都承认的基本理论: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必然逐渐深化,并因此产生了很多专门的行业。这些行业对专门的技术管理人才和操作员工的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细,使得普通老百姓越来越无法简单地进入这些行业,这就是所谓的“专业壁垒”问题。
按照这种理论,大家合在一起盖房子的想法,似乎就如同小孩“过家家”一样天真。
不过,如果被称为“中国的犹太人”的温州人因此被嘲笑“违反市场规律”,一起被陪绑的至少还有世界“经济动物”日本人。
就笔者在日本东京访学时的见闻,至少在个人住宅市场上,实在无法找到多少能够印证上述“技术壁垒”乃至“规模效益”的专业景象:东京基本没有什么高楼住宅,大多是由个人独资或者集资搭建的两、三层小楼房,横七竖八,琳琅满目。但是,他们的确就是用这种房地产的市场理念,构建了这个容纳了一千二百万人口、世界上最为繁华的大都市之一。
记得刚到日本的时候,有不少日本学者向我询问北京的房价,每次当我略带尴尬而又“自豪”地说出真实情况后,他们都会做出一个相当夸张的惊愕状:为何在中国的低物价水平会产生如此高的房价呢?
通常我会告诉他们,如果放在一个不完全的房地产市场考察,它经常不是一个纯粹的成本价格问题。成本根本不是问题,再低的成本也可以有虚高的价格,金融危机时代的日本也有类似的问题。但关键还是如何消除这些市场的噪音。
很显然,中国目前的房地产市场在这方面尝试太少,竞争市场的自动恢复能力很差,重要的力量还是来自于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但效果不佳已被多次验证。如此不如敞开大路,引入更多的市场潜在者进入市场竞争。允许个人合作建房的进入正表明了这一积极的信号。
如果坚信市场,我们就完全没有必要担心这里的市场风险、工程质量以及成本问题。因为市场投资决策之前他们都已经认真考察过,市场的结果会告诉他最好的市场行为。当然,如果成功了,他们将从中谋得利益;但如果失败了,他们也必然需要承担其中的一切损失。这就是一个成熟房地产市场的基本规则,也是漫游在市场之中的草根企业家的活力所在。何况,我们也没有必要担心这些草根企业家,对复杂经济市场的理解和适应能力。
如果我们真的担心房地产市场会出现倒退,那么我们需要担心的不是这些竞争者的进入,而是那些房地产巨鳄垄断得太多,造成国内既没有其他人能造房子,也没有多少人能买得起他们造的房子。(作者 陈宇峰 为日本早稻田大学21COE-GLOPE研究中心国际研究员,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 上一篇:·财经时报:地产商冷眼观潮
- 下一篇:·时评:住房公积金只"锦上添花"不"雪中送炭"
- 热点资讯
- 2025-09-18十二连跌!西安房价继续下跌 多楼盘以价换量
- 2025-09-11公租房报名!西安市住建局最新通知
- 2025-09-11磅官宣!爱知中学落位【汇兴匠作·金地·长缨赋】旁,执掌优教未来
- 2025-09-08空港阳光里七期项目 助力空港新城品质人居升级
- 2025-09-15年度爆款预定,金茂西安第三座璞系亮相高新!